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的小档案:的蛹(yǒng)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经过几年的生长,蝉蛹会爬出地面。蝉蜕(tuì)皮时,蝉蛹的前腿会牢牢地挂在树上。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中部是可以内外开合的圆盘。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小绿叶是茶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受天气的影响,近几年小绿叶在河源地区茶园中愈发严重,且为害期愈发长,几乎全年都有。在倡导生态健康食品的大背景下,用药物防治小绿叶多少有点投鼠忌器。如不施药,按传统工艺加工,则品质不佳,颇让种植户纠结。当地茶农跳出传统思维,因势利导,通过创新工艺,将小绿叶为害鲜加工利用,变废为宝,不失为一种新思路。

  • 标签: 小绿叶蝉 金萱茶 加工利用
  • 简介:【目的】绿长突是中国新纪录种,是危害新疆葡萄生产的新害虫,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方法】田间定点调查,悬挂粘虫板、糖醋液诱集,结合室内饲养观察等方法。【结果】室内饲养表明,若虫共5龄,各龄期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3.88、6.31、5.16、5.28、7.00d;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9.5和6.4d。田间观察表明,绿长突以卵在寄主葡萄上越冬,在新疆玛纳斯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卵于4月底开始孵化,5月下旬越冬代开始孵化为成虫;第1代卵从6月中旬开始孵化,7月中旬若虫开始羽化;第2代从8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底;成虫主要在夜晚21点至23点及凌晨6点至8点活动。【结论】绿长突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若虫共5龄,具有较强的趋嫩性;成虫有较强的趋黄性,一定的趋光性,趋蓝性较弱,对糖醋液无趋性。试验结果可为葡萄安全生产,防治绿长突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葡萄 绿长突叶蝉 生活习性 生活史
  • 简介:深藏不露假糊涂,祸吉于胸早有图。危难之时施巧计,精通退壳启新途。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如果再等,只能继续黑暗,我要自己打开一片明亮天。如果隐忍,只能继续深渊,我要打通这头顶的生死关。

  • 标签: 歌词 歌曲 音乐艺术 艺术作品
  • 简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杨、柳和槐树上常见。不见其影,先闻其声。发声的是雄,雌是听众。有人认为它在悲泣,有人认为它在鸣不平,有人认为它在叽叽歪歪,其实,它是在唱山歌求偶呢。如果没有声,夏天都要变成无声电影了。

  • 标签: 雄蝉 发声 求偶
  • 简介:夏月蝉鸣如网,撒向古典的蓝空。蝉鸣破窗而来.染绿了我们的枕席。你我皆,那些多色的躯壳似乎只宜于回响一酋古老的歌,一段被人遗忘的诗。有谁会回顾邪曾经蠕动的生命,怜惜那转瞬即散的旅魂?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炎炎夏日,让人昏昏欲睡,而树上的歌星——,在绿叶掩护下不知疲惫地唱着。树上的小'歌星'们还在唱,我可闲不住,偷偷提着水桶溜出去。因为爷爷说把抓到的放进水里,它就不会瞎跑了。我去树林里找了一根大约两米长的树枝,又在树枝一头糊上了黏黏的面团,找了一棵叫声最响的树。对了,你知道哪种不会叫吗?不知道了吧,雌是不会叫的,雄的叫声是从肚子的响板发出来的,雌因为响板结构不完全,所以发不出声。我蹑手蹑脚地靠

  • 标签: 寻虫 虫记 记蝉
  • 简介:,俗称知了。它有两对形状基本相同的膜翅,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基,视力相当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有三个单眼,触角短,呈须状。的体型通常不大,成虫体长多在2~5厘米之间。有'夏日歌手'之称的雄,常攀伏在树干上,不停地振动鼓膜,发出嘹亮的鸣叫声,为的是吸引雌来与它交尾,它似乎急着想完成自

  • 标签: 歌唱生涯 蝉歌唱 雄蝉
  • 简介:?不就是除了唱歌,什么都不会的那个家伙吗?恐怕好多人都会这样说吧。可是,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虫子呢?为什么一生都在不停地唱歌,}宝宝为什么要在黑暗的地底下独自待五年?

  • 标签: 生命 唱歌
  • 简介:“水稻收割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正忙着烘干和销售。”前不久,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潭镇三合村,三合香米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骆元波告诉笔者。骆元波的合作社一共种了2230亩水稻,年产稻谷250万斤,是郴州市的“粮王”。往年这个时候,让他最头疼的是丰收之后的稻谷储存问题。

  • 标签: 水稻 农民专业合作社 科学 郴州市 北湖区 湖南省
  • 简介:【目的】水象甲是水稻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性对象之一。该虫自2010年传入新疆后,其发生面积和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已对新疆水稻尤其是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水象甲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及防治阈值的确定对其准确预测预报及化学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尚未见新疆荒漠绿洲区的相关报道。【方法】通过田间罩笼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水稻有效穗数、单穗粒数、结实粒及产量等指标,计算得出水象甲在新疆的产量允许损失率及防治阈值。【结果】田间水象甲成虫数量与水稻有效穗、单穗粒数、结实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与千粒重关系不显著;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虫口密度、每公顷穗数、单穗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性显著,它们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此外,新疆荒漠绿洲水象甲的产量允许损失率为1.1756%,其防治阈值为5.82头·m^-2。【结论】新疆荒漠绿洲区允许的水象甲越冬代虫口密度最大临界值为5.82头·m^-2,高于此值应及时进行防治。

  • 标签: 新疆荒漠绿洲 稻水象甲 产量损失 防治阈值
  • 简介:1949年之前,老舍是一位小说家。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名满天下。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几乎放弃了小说的创作,改写剧本了。为什么呢?因为写小说需要相当的时间,老舍等不得,他急。他热爱新社会,'渴望把自己所领悟到的赶紧告诉别人,使别人也有所领悟,也热爱这个新社会'。剧本可以写得快点,被剧团演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剧本的形式适合老舍的要求,从1950年至1966年,他创作了

  • 标签: 稻花香里 老舍稻花香 说丰年
  • 简介: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严重威胁水稻的高产和稳产。为了挖掘水稻抗白枯病新基因,本研究对一个野生基因导入系W6023进行了白枯病多菌系接种鉴定及抗谱分析,发现W6023具有广谱抗病性。用强致病菌PXO99诱导W6023及其感病轮回亲本IR24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105644962和91022599条序列,通过GO注释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糖代谢途径等方面。在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发现203个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其中在W6023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14个(56.2%),下调表达的有89个(43.8%),而且35.9%分布在第11染色体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203个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6个属于类抗病基因,如NBS-LRR等;14个直接或间接与水稻体内过氧化物的代谢相关,如编码过氧化物酶和金属硫蛋白等;6个编码抗病相关转录因子,如WRKY和NAC等;18个为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编码钙调素结合蛋白和萜类合成酶等。随机选择6个W6023中上调表达和3个IR24中上调表达的基因进行RT-PCR及qRT-PCR分析,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本研究获得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结果是可靠的,为以后更深入挖掘W6023的抗病基因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 标签: 水稻 抗病基因 白叶枯病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利用88对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收集于我国东北三省的35份杂草和36份栽培遗传基础及籼粳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标记能够高效地鉴别属资源的籼粳属性,共检测到15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a)为1.773。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东北地区杂草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当地栽培,其中杂草的等位基因数(Na)、杂合度(He)、基因多样性(Hsk)以及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659、0.006、0.076和0.085,而东北栽培分别为1.557、0.004、0.060和0.067。遗传结构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杂草与栽培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籼粳分化。进一步对籼粳血缘进行相对量化分析发现,杂草的籼型基因型频率(F_i=0.050)略高于当地栽培(F_i=0.043)。东北三省籼型基因型频率变化趋势为:辽宁杂草(0.062)〉辽宁栽培(0.058)〉吉林栽培(0.048)〉黑龙江杂草(0.041)〉吉林杂草(0.024)〉黑龙江栽培(0.020)。

  • 标签: 杂草稻 栽培稻 分子标记 籼粳分化 籼型基因型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