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步行阶梯训练干预对高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导速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高龄DPN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训练干预,研究组60例应用步行阶梯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及神经导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感觉障碍、曲腕无力、鱼际肌萎缩以及血管明显收缩等并发症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神经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的训练方式,步行阶梯训练的方式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高龄DPN患者的应用中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步行阶梯训练 高龄DPN患者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200 例糖尿病 患者 的神经导速度 及其 经验 。 方法: 选择 2019.1 -2019.12 我院 收治 200 例糖尿病 患者为观察组 ,择取同期 50 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肌电图测试,测试 MCV 值、 SCV 值。 结果: 观察组 左正中神经、左尺神经、右胫神经及右腓神经的 MCV 值较对照组缓慢 , P< 0.05( 具统计学意义 ) 。 观察组 左正中神经、左尺神经及右腓浅神经的 SCV 值较对照组缓慢 , P< 0.05。 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行肌电图检查能早期发现亚临床病损,尽早明确疾病类型、阻止神经病变发展,早期提供降血糖、改善微血管及扩血管等疗法,缓解自身痛苦、控制疾病进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 标签: 糖尿病 患者 神经传导速度 分析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信息传递神经外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82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采用摸球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施微信信息传递的观察组,一组为未实施微信信息传递的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1例,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护理质量、重点工作完成度、改进措施执行度以及重要信息知晓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重点工作完成度、改进措施执行度以及重要信息知晓情况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信信息传递神经外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完善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信信息传递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信息传递神经外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82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采用摸球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施微信信息传递的观察组,一组为未实施微信信息传递的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1例,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护理质量、重点工作完成度、改进措施执行度以及重要信息知晓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重点工作完成度、改进措施执行度以及重要信息知晓情况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信信息传递神经外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完善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信信息传递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 要:昆虫信息是由昆虫自身产生且对环境友好的害虫治理方法。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现代化学农药的滥用,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昆虫抗药性越来越强。由于化学合成农药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对水质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农药和重金属成为作物和土壤的主要污染物,是粮食作物食用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深入广泛地研究昆虫信息的成分和作用,不仅关系到对农作物生境的维护,也关系到对害虫防治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昆虫 性信息素 防治 概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锌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导速度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到本院就诊的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硫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导速度、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为93.75%,两组相比,观察组较优;两组下肢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MCV、SCV速度均有所增高,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效果较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锌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提升疗效,提高神经导速度,且安全性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 硫酸锌 还原型谷胱甘肽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天麻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天麻的主要活性成份,其作用广泛,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癫痫、延缓衰老、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副作用小、治愈率高的特点。目前,天麻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天麻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追踪,重点对近年来天麻神经系统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天麻素 神经系统 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 A、 D水平对脑损伤婴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在我院足月出生且伴有脑损伤的患儿 200名,其 100 名 婴儿出生后 1个月开始给予维生 D400IU,持续约 12个月,后测量患儿维生 D水平,另 100 名 婴儿出生后给予维生 A1500IU,持续约 12月,后测量维生 A水平,分别 比较患儿发育商和神经发育情况与维生 AD 的关系 。结果 完成随访患儿共 200例, 12月后分别 测量维生 AD 水平高低,并与发育商进行分析。维生 AD 水平高的患儿,其发育商也高,智能低下发生率明显低于含量低的。结论 维生 AD水平可降低脑损伤婴儿发育商低下的风险,可一定程度改善患儿神经发育。

  • 标签: 维生素 A D 脑损伤 神经发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在进入高校的沉重压力下,感受学习的乐趣,热爱生活,热爱化学,学好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一起面对高考,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尽可能地体验化学的功能和乐趣,少一些“无用”、“枯燥乏味”的哀叹,多一些兴趣和动力,更好地学习化学。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十分必要。

  • 标签: 情感热爱化学激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载硫酸软骨蛋白多糖(CSPGs)神经套管在SD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端-端缝合口处的作用,并进一步观察其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效果。方法利用明胶作为载体构建载CSPGs神经套管,用于保护SD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伤端端缝合口。2019年7月至9月,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直接缝合组、空白组(无CSPGs的明胶套管)和套管组(载CSPGs套管),每组8只。术后5周时,每组3只大鼠行荧光金注射以标志术侧背根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其余5只大鼠于术后6周行电生理学检测后分别取材,用于神经组织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镀银染色,同时取术侧腓肠肌行Masson染色,评估缝合口处坐骨神经的再生情况及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组织学结果表明,在坐骨神经端-端缝合口处,再生神经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紊乱再生及逃逸现象,直接缝合组、空白组和套管组再生神经纤维的逃逸距离分别是(787.19±213.77)μm、(547.17±167.71)μm和(350.60±68.58)μm,通过缝合口进入远端基底膜管的再生轴突数目分别是(6 360±736.89)个/mm2、(8 040±673.05)个/mm2和(9 000±644.20)个/mm2,术侧背根神经节中被荧光金标记的感觉神经元数目分别是(124.35±25.88)个/mm2、(165.36±30.74)个/mm2和(208.98±20.51)个/mm2,套管组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测及术侧腓肠肌的组织学切片均显示套管组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效果比另外两组更好(P<0.05)。结论载CSPGs神经套管可通过CSPGs对再生轴突的抑制作用,有效减少再生神经纤维在坐骨神经横断伤端-端缝合口处的逃逸及紊乱再生,从而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有效再生。

  • 标签: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坐骨神经损伤 再生 修复 神经套管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脂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液压冲击方法建立C57BL/6小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共48只,然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实验组B、对照组,各16只。模型建立3 h后起,实验组A和实验组B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内脂15、30 μg/kg,1次/d,共7 d,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开始前、开始治疗后第3、14、28天各组随机选取10只小鼠,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治疗结束后第2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全脑取材,比较TUNEL染色后阳性细胞差异;再随机取3只收集脑组织总蛋白,比较各组小鼠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差异;剩余10只小鼠在治疗结束后第24~28天,比较Morris水迷宫小鼠逃逸潜伏期时间差异。结果3组小鼠NSS评分在开始治疗后第3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14、28天时,内脂治疗组小鼠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在治疗结束后24、25 d时水迷宫潜伏逃逸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26、27、28天时,内脂治疗组小鼠水迷宫潜伏逃逸期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治疗组小鼠脑切片中TUNEL阳性细胞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 Caspase-3、cleaved PARP的表达量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脂能够抑制小鼠TBI后病灶周围神经细胞的凋亡及降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改善神经功能的修复。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修复 内脂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态甲醛蓄积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前额皮层、海马区神经颗粒(neurogranin,Ng)表达的影响,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气态甲醛蓄积所致脑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4只,每组12只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组)、气态甲醛蓄积低浓度组(FL组)、气态甲醛蓄积中浓度组(FM组)、气态甲醛蓄积高浓度组(FH组)、气态甲醛蓄积低浓度+白藜芦醇组(FLR组)、气态甲醛蓄积中浓度+白藜芦醇组(FMR组)、气态甲醛蓄积高浓度+白藜芦醇组(FHR组),每组12只。采用气态甲醛暴露法建立甲醛染毒动物模型,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前额皮层、海马Ng表达与分布。结果(1)与N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原平台滞留时间[(19.75±4.08)s,(43.47±2.43)s ]相比,FM、F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延长[(25.52±2.98)s 、(27.45±2.39) s,t=-4.97,-5.82;均P<0.01 ],原平台滞留时间均缩短[(30.99±4.21)s、(18.70±2.58)s,t=10.24,25.71;均P<0.01 ]。与FM、FH组等对应甲醛蓄积组相比,FMR、FHR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21.37±3.80)s 、(24.26±3.56) s,t=1.86,3.93;均P<0.05],原平台滞留时间明显延长[(40.33±3.63)s、(23.46±4.73)s,t=-7.50,-3.95;均P<0.01]。(2)与N组大鼠皮层、海马Ng表达[(0.99±0.03),(1.07±0.03)]相比,FM、FH组大鼠皮层、海马Ng蛋白表达显著降低[(0.62±0.06),(0.39±0.03),(0.77±0.09),(0.46±0.10),t=11.55,14.08,11.51,13.17;均P<0.01]。与FM、FH组等对应甲醛蓄积组相比,FMR、FHR组大鼠皮层、海马Ng表达均有明显升高[(0.94±0.11),(0.48±0.04),(0.95±0.05),(0.60±0.09), t=-5.26,-2.09,-5.32,-2.21;均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改善气态甲醛蓄积所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其机制可能是与Ng表达上调有关。

  • 标签: 气态甲醛蓄积 神经颗粒素 学习记忆 白藜芦醇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槲皮对急性脑梗死(ACI)大鼠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到12月,100只SD雄性大鼠(购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槲皮低剂量组、槲皮中剂量组、槲皮高剂量组。槲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25、50、100 mg/kg槲皮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12 d后制备ACI大鼠模型。采用Longa法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比较大鼠脑梗死面积;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0.13±0.01)分]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4.71±0.33)分]明显上升(t=8.5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槲皮低剂量组[(3.97±0.30)分]、中剂量组[(2.96±0.24)分]及高剂量组[(2.04±0.15)分]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逐渐下降(t=3.758、5.164、6.6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C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0%)比较,模型组[(33.28±3.08)%]大鼠脑梗死面积增加(t=7.8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槲皮低剂量组[(27.66±2.26)%]、中剂量组[(20.51±2.04)%]、高剂量组[(13.26±1.10)%]大鼠脑梗死面积呈剂量依赖性下降(t=2.255、3.717、4.9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NEL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34.66±3.71)个]比较,模型组[(126.79±10.84)个]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数目上升(t=6.477,P<0.05);与模型组比较,槲皮低剂量组[(103.08±8.81)个]、中剂量组[(80.35±7.21)个]、高剂量组[(59.67±5.40)个]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数目呈剂量依赖性降低(t=2.080、3.604、5.4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ROS、MDA和SOD水平分别为(61.21±5.35)、(180.44±16.18)、(155.88±11.74)、(130.27±10.68)、(97.79±8.84) U/ml;(2.35±0.18)、(9.34±0.67)、(7.15±0.51)、(5.69±0.49)、(4.18±0.29) μmol/L;(68.80±4.77)、( 13.93±1.08)、(21.79±1.40)、(35.16±2.75)、(50.04±3.68) U/ml。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下降;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槲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ROS和MDA水平下降,SOD水平增加,且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t=4.525、6.736、7.8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槲皮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ACI大鼠受损神经功能。

  • 标签: 槲皮素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脱噬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白细胞介(interleukin,IL)1β和IL-6在神经型布鲁菌病(neurobrucellosis,NB)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患者,其中NB组为37例NB患者,无神经系统损伤的布鲁菌病组纳入29例患者,病毒性脑炎组纳入19例患者,未感染布鲁菌病且全身无感染性疾病组(对照组)纳入23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空腹采集静脉血,并进行腰椎穿刺收集脑脊液。采用MSD(Meso Scale Discovery)U-Plex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β和IL-6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NB组患者血清IL-1β、血清IL-6、脑脊液IL-1β和脑脊液IL-6浓度分别为1.83(0.95,2.11)、11.14(1.62,20.22)、1.58(0.06,11.03)、13.87(3.48,273.03) pg/mL。无神经系统损伤的布鲁菌病组患者血清IL-6、脑脊液IL-6浓度分别为4.22(2.47,7.49)、2.09(1.53,6.38) pg/mL。病毒性脑炎组患者血清IL-6、脑脊液IL-6浓度分别为1.23(1.08,1.29)、11.10(2.10,20.69) pg/mL。对照组患者血清IL-1β、血清IL-6、脑脊液IL-1β和脑脊液IL-6浓度分别为0.23(0.17,0.50)、0.75(0.63,1.30)、0.55(0.34,0.85)、1.65(1.12,2.82) pg/mL。NB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IL-1β、IL-6和脑脊液中IL-1β、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5;Z=3.00,P<0.01;Z=1.52,P<0.01;Z=1.63,P<0.01);NB组与无神经系统损伤的布鲁菌病组、病毒性脑炎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4、4.75,均P<0.05),脑脊液IL-6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4.63、-2.03,均P<0.05)。在NB组中,脑脊液中IL-1β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948,P<0.01),但血清中二者无相关性。结论IL-1β、IL-6可以为NB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特别是IL-6特异性高表达为NB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持。

  • 标签: 布鲁菌病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在 2020年的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面对突如 其来的疫情,全社会齐心协力、相互帮助,其中有不怕艰险的防控工作者,也有不怕牺牲的医生护士,更多的是确保社会正常运转的普通劳动者,这次疫情也让许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出现在公众的视野,疫情中传递的正能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而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份凝聚全社会的正能量,通过音乐的形式,继续传递和发扬。

  • 标签: 初中音乐 抗击疫情 正能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PPAR-γ)在保护D1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神经病理性痛+保护D1组(NP+PD组)和神经病理性痛+保护D1+GW9662组(NP+PD+GW组)。采用选择性神经损伤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NP+PD组和NP+PD+GW组于造模前30 min时开始鞘内注射保护D1 900 ng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20 μl),1次/d,连续8 d;NP+PD+GW组于造模前45 min时开始鞘内注射PPAR-γ拮抗剂GW9662 200 ng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20 μl),1次/d,连续8 d;Sham组鞘内注射等容量二甲基亚砜。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10、14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PWT)。于造模后14 d时,每组处死6只大鼠,取脊髓腰膨大,采用Weston blot法测定PPAR-γ、TNF-α和IL-6的表达。于造模后14 d时,每组处死6只大鼠,取L4,5脊髓节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PPAR-γ与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或血清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共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比较,其余3组造模后各时点PWT降低,脊髓PPAR-γ表达下调,TNF-α和IL-6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NP+PD组造模后7~14 d时PWT升高,脊髓PPAR-γ表达上调,TNF-α和IL-6表达下调(P<0.05),NP+PD+GW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PD组比较,NP+PD+GW组造模后7~14 d时PWT降低,脊髓PPAR-γ表达下调,TNF-α和IL-6表达上调(P<0.05)。脊髓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PAR-γ与NeuN、GFAP均存在共表达。结论保护D1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与促进脊髓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PPAR-γ活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PPARγ 脊髓 抗原,CD59 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