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律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及丛林修学规范都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有的能够保持其影响力和地位而长期不衰.有的在经历过低落暗淡之后能够出现“中兴”.有的可能会演变成其他宗派的重要寺院.也有的因为多种原因而消失了。但是.它们在律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促进律宗发展、传承律学思想、培育律师队伍都起到过重要作用。

  • 标签: 律宗 功能 内涵 中国佛教 律师队伍 影响力
  • 简介:禅宗二道场司空山,位于安徽省岳西县,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米,是皖西重镇。《安庆形胜》称“司空扼蕲黄,天柱蔽英霍”。据说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山又名“四空山”和“思空山”。据明代《广舆图》所载“其间产恒春藤,崖深谷邃,别有洞天,称东吴第一峰。”

  • 标签: 禅宗 《广舆图》 岳西县 安徽省 道场
  • 简介:道教鹤鸣山考袁栋四川大邑鹤鸣山乃东汉末年张陵创五斗米道之所,此地是为道之发源地。无论历史文献与当世学人早已定论,各道教名山富观之道教界人士亦一直奉大邑鹤鸣山为道教,千余年来,尊礼无改。近年来有人于此提出异说,不得不辩,故作《道教鹤鸣山考...

  • 标签: 鹤鸣山 中国道教 大邑县 张道陵 五斗米道 《华阳国志》
  • 简介:《诸真宗派谱系》载有全真吕蓬莱一派,但对该派的创建地语焉不详。对于吕蓬莱派的、创建者及创派时间等问题,迄今学界尚不清楚。本文运用隐仙观现场的碑石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蓬莱 全真道 宗派 时间
  • 简介:<正>双桂堂位于四川省梁平县城西南12公里的金带乡双桂村,地处梁(平县)垫(江县)公路西侧。占地110亩,其中园林面积77亩,建筑占地33亩。山门向西,呈长方形四合院,四周红墙环绕,寺内殿宇七层,依次是大山门、弥勒殿(包括韦驮殿),大雄宝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包括舍利塔)。厢房众多,左厢有报恩堂(供有护

  • 标签: 破山 西南佛教 古寺 祖庭 藏经 舍利塔
  • 简介:今天,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法师、学者齐聚古都西安,以"祖德流芳,共续胜缘"为主题,尊崇祖师精神,弘扬文化,借鉴历史经验,推动交流合作。这是一件佛门盛事,意义深远。这次研讨会的承办地陕西省,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中心。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其中六大宗派的都在这里,并由此向东亚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传播。研讨会在这里举办,可谓千载一时,因缘殊胜。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

  • 标签: 中华文化 交流合作 汉传佛教 东亚国家 历史经验 文化中心
  • 简介:净居寺,又名梵天寺。位于光山县城西南22公里的大苏山。北齐天保(公元550~551年)中,释慧思结庵于此。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释智岂页苏山从师慧思而得法。唐神龙(公元705~707年)中释道岸建寺始名净居寺,广明庚子(公元880年)寺毁于兵火。宋乾兴(公元1022~1023年)中复建,真宗赐额“敕赐梵天寺”,故又名“梵天寺”。元季毁,明初修葺,崇祯末复毁。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释慧门募修。千余年来,净居寺屡毁屡修,而今大雄宝殿风雨飘摇,几座明代建筑葸缩于苏山之阳,门可罗雀,让人难免生“衰草孤杨,曾为歌舞场”之感。近日应邀赴光山一游,当地县志办的同志送来两张旧照片,照片后有“净居寺浮屠”字样,鉴于净居寺既是慧思结庵的地方,又是智岂页观法的场所,笔者格外注意并作了一番史地方面的考察。照片上的三级浮屠,应当是净居寺东西两侧的舍利塔。根据史书记载和当地人所讲,以及县志净居山图表,寺左右有塔林(图上仅见东侧有塔),寺后面蜿蜒而上,至峰顶耸立一七层宝塔,直指青天,名为紫云塔。乾隆《光州志》记载:唐神龙中,道岸“造塔于山顶”。相传塔顶有紫云如华而盖,凝久而不散,望到紫云者有瑞兆,紫云塔因此而得名。此塔于...

  • 标签: 光州净 净居 天台祖庭
  • 简介:言中国佛教史,不能不知禅宗,言禅宗则不能不知六慧能,言慧能则不能不知南华禅寺。盖禅宗是使印度佛教彻底中国化之宗派,它融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自慧能后一花五叶,烂漫神州,成为活力最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佛教宗派。今日汉地佛寺

  • 标签: 佛教 禅宗 传统文化 南华寺 慧能
  • 简介: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每个宗派都是在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内地之后.经过中印乃至西域各国和日韩僧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实现了本土化之后逐渐形成的。这些译传印度佛教并努力促成本土化的高僧.在宗派形成之后被尊为祖师.他们当年创立宗派的寺院则被尊为。于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各有其祖师.各有其.也就各有其宗派的法脉和的文化传统。由于八大宗派成为后世中国汉传佛教的内在理论体系的第一支撑.不但塑成了中国佛教的基本品格.也主导和引领着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向.并成为直到今天中国佛教文化中最为深厚的文化资源。也正是因为如此.宗派在中国学术界和佛教界始终受到充分的重视.而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得到各界的关注。

  • 标签: 情怀 中国内地 印度佛教 汉传佛教 中国佛教 中国学术界
  • 简介:玄中寺在山西交城西北10公里处,寺区奇峰陡立,绝壁如削,又名石壁寺。是中国净土宗最早的道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宏延兴二年(公元472)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 标签: 玄中寺 净土宗 道场 北魏
  • 简介:正一道——嗣汉天师府□宋亚平●“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当你将要步入天师府,去领略一番正一道风貌时,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幅惊世醒目,气吞万里的门联。它出自董其昌之手,檀香木雕就,赫然挂在天师府头门的大柱上,令望者肃然。龙虎山天师府...

  • 标签: 天师道 正一道 中国道教 龙虎山 祖庭 张道陵
  • 简介:现白云观恢复窩风桥重演全真音韵,北京音乐学院老师来配谱伴奏,俾云中音诵得到重伸。四届二次理事会召开,道侣踊跃发言,足见白云观和中国道协日益向荣。喜事盈盈,偶成拙草,以资纪念。

  • 标签: 道协 祖庭 风桥 丹房 云中 朝真
  • 简介:香积寺位于西安城南,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塬西端,(氵矞)河与滈河交汇处的香积村,距西安城约十八公里。寺名香积出于香积如来之典,取《维摩经》佛土众香国香积如来有香饭;香气闻及三千大千世界,万千人食之不尽。食之后即获如来“无量福慧”,“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之意。

  • 标签: 汉传佛教 净土宗 祖庭 西安城 中国佛教 华严宗
  • 简介:西安古称长安。《史记》称这里是“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绕,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长安地处陕西秦川腹地,泾、渭、(氵产),灞、沣、滈、潏、(氵皂)八水环流其间。这里平原舒展,土地肥腴,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山川壮丽,气候宜人,素称“王者之地”。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起,周、秦、汉、唐等十一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历时一千一百多年,即所谓“秦中自古帝王

  • 标签: 汉传佛教 草堂寺 鸠摩罗什 祖庭 三论宗 大雁塔
  • 简介:天台宗五章安灌顶在所著《摩诃止观》中首先勾画了天台宗传法系统,即以古印度大乘中观学派的创始人龙树(150-250年)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南岳慧思(515-577)为三,而实际创始人智顗(539-598),又称为智者大师,则为四

  • 标签: 天台宗 智者大师 龙树 佛教 首先 古印度
  • 简介:庚午年腊月初八日(1991年1月23日),河北赵县柏林古刹举行佛成道纪念法会。正当法会进行中,月前供奉之十吨重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忽左右、前后自动,自动幅度约二、三公分,每隔三分钟自动一次,持续约二小时,在场数千群众及省、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均亲眼目睹,叹为希有。昔佛陀上升兜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人间。时优填王因思念佛陀,乃以牛头旃檀木刻作佛陀形像,高五尺。佛陀回人间,旃檀刻像往迎佛陀。佛为授记曰:“汝于未来作大福田,

  • 标签: 兜率天宫 庚午年 瑞应 释迦牟尼佛 祖庭 授记
  • 简介:龙山国恩寺位于广东省西部的云浮市新兴县集成镇境内。省城至新兴一百六下公里,从广州乘火车可到达新兴,有广州至新兴直达豪华大巴只需二小时,更有长途汽车从各处通往新兴县城,再由县城坐1路公共汽车直达龙山国恩寺,交通十分方便。寺前有省内著名的温泉度假区。

  • 标签: 国恩寺 禅宗 佛教文化 唐朝
  • 简介:摘要:文化复兴时代我们面临着激活、传承、复兴文化的任务和使命,书院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复兴的载体机构,培养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也孕育了众多哲学美学思想流派,作为心学文化的发源地,象山书院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心学文化的发展。本文探析以心学文化作为造园底蕴,创造空间布局,更新造园手法,营造心学文化意境,探求哲学美学关系,以期能为其他文化造园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象山书院 陆九渊 心学文化 文化造园 书院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