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陕西是我国碑石史料非常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的道教碑石史料对研究中国道教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近十年来,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三秦出版社出版了《咸阳碑石》、《华山碑石》、《楼观台道教碑石》、《汉中碑石》、《重阳宫道教碑石》等碑石史料,其中绝大多数有道教史料,而且以《楼观台道教

  • 标签: 成吉思汗 全真道 道教文化 丘处机
  • 简介:由香港道教青松观创办的“全真研究中心”。在2003年12月20日在香港宣布成立。现任全真研究中心的主任委员是青松观住持王伯坚道长。在中心成立典礼上,王伯坚道长指出,“全真研究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标志着道教青松观继创办香港道教学院另一个里程碑,另一方面也标志着青松观

  • 标签: 全真道 道教文化 青松观 科仪 教义思想
  • 简介:真修炼必须在人有限的肉体生命历程中,通过对人自然形体的塑造,提升人的精神层次与精神境界来实现。如全真祖王重阳在《重阳全真集·诸散人求问》中说:“修行须借色身修,莫滞凡驱做本求。假合四般终是坏,真灵一性要开收。”’《重阳立教十五论·离凡世》说:“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这里的色身、凡躯指的都是人的自然形体,是相对于真性生命的法身来说的。

  • 标签: 生命意蕴 全真道 道德 王重阳 生命历程 精神境界
  • 简介:本文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结合大量田野调查,立足道教音乐文化自身的规律,对当今正一派与全真派音乐进行对比研究。正一派与全真派从大的方面看同属道教一个体系之内,就教理教义而言并无本质区别,两派都以“”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教祖。两派都贵生、重生、倡导性命双修,以成仙得道为目的。因此两派在斋醮以及道士宣教、布道和修身养性时所用之音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金元后随着正一、垒真两大主流派的逐渐确立。其各自在传统的教义教规以及在修持上有着不同侧重。正一派以斋醮、符策见长,偏重斋醮;全真派以修身养性为其特点,侧重清修。加上两派所受民间音乐影响的程度不同,传承方式上也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音乐风格上的不同,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的音乐形态特征。本文仅从两派乐的特色、异同及其形成的缘由作一比较分析。

  • 标签: 正一 全真 道乐 研究
  • 简介:根据《道藏》等道教文献资料和古今词学著作,结合有关《莺啼序》的词集,对词调《莺啼序》始于何人的问题作了考证。认为《莺啼序》既不是始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吴文英,也不是比吴文英早数年出生的高似孙,从填词时间和内容上看,该词调应始于比高似孙早五十年左右出生的全真创始人王嚞。他填《莺啼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道布教的需要。同时本文对该词调始于王嚞的原因作了分析。

  • 标签: 《莺啼序》 全真道 王嚞 传教布道 高似孙 最长词调
  • 简介:《澄清韵》是全真的代表性经韵,也是全真“早坛功课”的第一首韵腔,其音乐形态和标题旨意贴切。本文通过对这首中国传统道教声乐艺术精品中“澄·清·韵”的音乐分析,进而对全真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阐释。

  • 标签: 全真道 “澄·清·韵” 音乐风格 审美特征
  • 简介:本文揭示了金元时期全真士的宫观生活及其变化,详述了初创时全真士的打坐、养气、禁欲苦修、打尘劳、行医、云游、修建宫观等活动,也叙述了宫观生活的变化,如从不尚斋醮符,到为国祈福、为皇帝祝寿成为全真丛林的要务,以及背离初创时苦行自律之风等

  • 标签: 全真道 金元时期 《秋涧先生大全集》 金石略 道家 丘处机
  • 简介:《诸真宗派谱系》载有全真吕祖蓬莱一派,但对该派的创建地语焉不详。对于吕祖蓬莱派的祖庭、创建者及创派时间等问题,迄今学界尚不清楚。本文运用隐仙观现场的碑石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蓬莱 全真道 宗派 时间
  • 简介:明代武当山全真在当时正一派占优的情况下,能够积极应对与自我调整,一方面取得朝廷与皇帝的支持,另一方面参与朝山进香活动,以此赢得更多信众,同时继续保持与清微等派相互兼容的特色,由此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武当全真在明代的政治地位虽不及正一,但其宗教影响并未降低,对世俗社会的渗透显著加强。传承与拓展,是明代武当全真的主调。

  • 标签: 明代 全真道 武当山
  • 简介:十方丛林内的执事有:方丈、监院、客堂、寮房、库房、账房、经堂、典造、十方堂(亦名云水堂)、号房(亦名迎宾)。客、寮、库、账、经、典、堂、号、名为八大执事。客寮库账,为内执事,经典堂号,为外执事。设备有:钟、鼓、钟板、梆点。经坛设备、法器有:击子、鱼、铃、磐、钟、鼓、铙、钹、铛、镲。法衣有:高功衣,班、监院衣、侍者衣、朝简(即笏板)。高功用象牙朝简,经师用木朝简,监院用象牙朝简,客寮木简。有的丛林有方丈,有的丛林没有方丈。全真教十方丛林都有监院。监院由全真众投票选举,在选举以前,大家研究讨论,看谁

  • 标签: 十方丛林 全真道教 十方堂 寮房 钟板 经师
  • 简介:2005年8月18—22日,我所李刚、唐大潮、钦伟刚、丁培仁、张钦、郭武等六位教授及博士生赵冗、张明学赴山东文登参加了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烟台师范学院胶东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登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真与齐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六位教授的论文题目为:《全真的生命哲学》(李刚)、《试析闵一得“真一”、“真元”论及其三教观》(唐大潮)、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齐鲁文化 全真道 教授 李刚 山东师范大学
  • 简介:明代后期,全真士郭静中以祈雨术、内丹术闻名于北方地区。其曾为名士傅山之师,又与赵南星、李长庚、乔学诗等朝廷大员为方外之友,在明末官绅阶层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利用文集、地方志以及碑铭等史料对郭静中的法派传承、住持宫观、社会交往、治学修为,以及其与赵南星、傅山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考证。

  • 标签: 全真道 郭静中 赵南星 傅山 祈雨
  • 简介:全真内丹修炼得以进行,需要满足法、财、侣、地四个方面的条件,其中"地"即是指修道场所,而全真的人居理念主要体现在其对修道场所的选择上。其在选择修道场所时所体现出来的崇阳、择静、取便和尚简的理念,对于当代社会合理而科学的择居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 标签: 全真道 人居理念 当代价值
  • 简介: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烟台师范学院胶东文化研究中心,文登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真与齐鲁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8月20日-22日在全真发祥地文登市举行。中国(包括港台)日本、加拿大、韩国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就全真与齐鲁文化的关系展开了全方位的、深入的讨论。

  • 标签: 文登市 全真道 齐鲁文化 国际学术讨论会 宗教信仰
  • 简介:全真摆脱了传统道教追求肉体成仙的价值取向,力图从人的本真的生命存在中去追求生命的超越,具有回归老庄道家的思想倾向,但其对老庄道家思想并非简单接受、照搬照抄,而是在佛教影响下对之进行了再诠释.本文以马钰倡导的"清净无为"为例来说明,马钰将"清净无为"视为"最上乘法",反映了其借鉴吸收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思想与方法对老庄思想进行诠释,正是通过援佛诠,才促进了全真修行理论与实践的更新与发展.

  • 标签: 佛教思想 全真道 禅宗 马钰 清净无为
  • 简介:神仙化剧是元杂剧作家在全真教理念指导下,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创作思想来选取题材、塑造人物、设计结构、安排情节的.全真教对神仙化剧题材、结构、情节、人物形象等打上深深的烙印.

  • 标签: 全真教 神仙道化剧 题材结构 影响 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
  • 简介:[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 标签: 中考 语文全真模拟试题 阅读材料 文言文
  • 简介:金元全真诗词和其他诗词之作相比,在意境表现上显得神秘而高妙。金元全真诗词之意境,能够超越现有时空的拘囿,混同天地之道境,展现出一种灵逸与自然的审美特质。其意境的这一特征具体体现在尘外世界的灵逸与美妙、得道心境的自适与超脱两个方面。

  • 标签: 全真教 诗词意境 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