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护理照顾模式在社区多病共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对多病共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社区多病共存患者90例分为两组,每组45例。选择患者的时候都是随机进行的,并且征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将90例社区多病共存患者划分对照组、实验组两个小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按照全科护理照顾模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量表选用ESCA)与生存质量(量表选用WHOQOL-BREF),从而判断全科护理照顾模式在社区多病共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实

  • 标签: 全科护理照顾模式 社区多病共存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多病共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多病共存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实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站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收的62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作为评估对象,通过奇偶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实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每组31例,分析两组护理后各项指标状况。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此时P

  • 标签: 医养结合 多病共存 老年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72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予以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应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康复运动、环境干预等多种方式,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 多病共存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护理需求,并以护理需求为导向,制定医养结合全方位照护模式。方法:选取某养老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入住的100例老年多病共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人护理需求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依据患者护理需求制定医养结合全方位照护模式措施,统计实施护理措施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衰弱状况变化。结果: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护士协助各种活动、服药时护理人员能够从旁指导、护士经常巡视病房、亲人能够陪伴及探视、临床操作时征得自身同意、在接受用药、治疗或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能让本人参与决定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方面和护理环境改善多个方面为主。采用医养结合全方位照护模式护理后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患者自然体质量下降、步行速度慢、握力低、躯体活动量低、自诉疲乏符合患者及衰弱程度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在护理中应注重患者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及护理态度和护理环境多个方面的护理需求,以护理需求构建医养结合全方位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衰弱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多病共存 护理需求 医养结合 全方位照护
  • 简介:摘要多病共存指一个人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慢性健康问题,在老年人群中常见。我国研究者对多病共存的描述使用多种术语,对其定义、概念内涵及外延尚未形成一致认识,给临床工作和研究带来明显的困难。为推动老年人多病共存研究的开展,给进一步优化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本共识采用文献回顾、德尔菲法、线上专家咨询会等方法,对多病共存及共病进行了统一定义。

  • 标签: 多病共存 共病
  • 作者: 王军霞 沙悦 李晓青 陈嘉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 100730(现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45),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100730
  • 简介:摘要便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但因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高,且大多数患者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治疗,缺乏规范化诊治和管理。通过介绍1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诊治经过及转归,强调便秘症状群对基层全科医生经验性治疗的指导意义,并结合案例分析慢性便秘的全科诊疗思维及随访管理。

  • 标签: 便秘 共病现象 医师诊疗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多病共存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医养结合健康照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多病共存气管切开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医养结合健康照护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1)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65%vs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SES评分及QOL评分较前明显增高,且试验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病共存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医养结合健康照护,能提高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多病共存 医养结合 护理方法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多病共存老年患者接受医养结合护理对其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截选2021年04月至2022年04月58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常规组29例(常规护理)和探究组29例(医养结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本试验中,探究组多维度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多维度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病共存老年患者护理中,建议引入和推行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品质。

  • 标签: 多病共存 老年患者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70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医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让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自护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促进疾病的控制及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医养结合 多病共存 老年患者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对离休老干部多病共存一体化医疗保健模式的探讨。方法选择2个干休所70位老干部分为对照组34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采用既往干休所与医院是相互独立的体系模式,在干休所不能处理的情况下后送医院进行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与干休所合作共建、共享患者信息,建立家庭病房以及帮助培养家庭保健员。结果通过5年观察,2组在重症天数、入院率、费用支出及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医院一干休所一家庭共同参与的一体化保健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老干部的生命生活质量,促进健康长寿.同时帆可以减轻围家的终济向耜.

  • 标签: 多病共存 保健模式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及慢性病控制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全科医学保健服务模式医疗、健康干预,观察其慢性病控制情况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变化。结果干预期间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3.90%;糖尿病控制达标率为90.28%;干预后研究对象在生存质量、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环境等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进行医疗、健康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慢性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全科医学 老年人 多病共存 慢性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临床药师和全科医师对社区多病共存患者潜在不合理用药的一致性。方法: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们收集了130例社区多病共存患者的病历资料。我们邀请了10名临床药师和10名全科医师对这些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我们采用对比法来比较临床药师和全科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一致性。结果:在130例社区多病共存患者中,临床药师和全科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一致性为80%。具体而言,临床药师和全科医师在药物种类选择上的一致性为85%,在药物剂量选择上的一致性为7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社区多病共存患者的用药管理中,临床药师和全科医师的一致性较高。

  • 标签: 临床药师 全科医师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在提高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多病共存老年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自护能力、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自护能力、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自护能力、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在提高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生存质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养结合护理 多病共存 自护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心病等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把我院近年来(2019.1-2021.12)期间收治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均为肺心病多病共存者,共10例,分析在患者采取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后的自护能力、ADL评分。结果:分析两组之间的自护能力:观察组(视患者实际状态选择医养结合护理)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分析两组之间的ADL:观察组(视患者实际状态选择医养结合护理)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医养结合护理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该种护理的方式之下,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相对更高,患者护理之后的恢复效果相对更好,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医养结合护理 肺心病 多病共存 老年
  • 简介:摘要:总结渐进式康复训练模式在1例高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伴肺部感染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积极止痛、抗凝、抗感染对症治疗以及早期、全程、有效的个性化渐进式康复护理。患者康复良好,126天恢复行走能力,充分发挥了康复护理在临床工作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高龄 股骨颈骨折 肺部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