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道的是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直接标记于单克隆抗体上进行直接ELISA检测家蚕微孢子虫,实验结果表明:直接ELISA比间接ELISA检测家蚕微孢子虫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二者差异不大,但直接ELISA操作简单,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种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方法。

  • 标签: 家蚕微孢子虫 单克隆抗体 检测 直接ELISA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医生监控妊娠受TORCH感染的风险,提供了有效的、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酶联免疫。在微孔板上包被有抗人IGM抗体,在加入样本后,进行孵育,样本中含有的IGM抗体就会被微孔上包被的抗人IGM单克隆抗体所捕获。经洗涤将样品中所有其它成分去除后,加入抗原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孵育后,清洗微孔以除去未结合的复合物,然后加入色原/底物。在有结合复合物存在下,无色底物被水解为可检测其光密度值、并与样品中存在的抗体数量成比例的有色终产物。结果临界值(Cut-off,co)=NC+0.250S/Co<1.0阴性S/Co1.0-1.2灰区S/Co>1.2阳性。结论用ELISA检测TORCH特异性IgM抗体用于诊断急性/原发病毒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单克隆抗体 捕获法 染色与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ELISA检测HCV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输血前HCV抗体筛检的866例对象,所有待检血清均采用酶联ELISA和金标进行初筛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对。结果金标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率高;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理想,干扰因素少。结论HCV初筛检测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首要关键,应结合临床情况两种方法进行互补性应用。

  • 标签: 金标法 ELISA法 HCV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650例体检和门诊病人分别进行ELISA法语GICA检测HBSAg。结果ELISA检测HBSAg后,阳性例数为69例,阳性率为10.63%,GICA检测HBSAg后,阳性例数为64例,阳性率为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灵敏度为95.5%、特异性为92.8%,GICA灵敏度为88.4%,特异性为91.6%,ELISA与GICA法相较,灵敏度较高,特异性无明显差异。结论ELISA与GICA检测HBSAg均有良好的效果,ELISA灵敏度较高适合常规检测,GICA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普查筛查。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检测抗HCV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利用ELISA,分别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抗HCV初检、复检两次检测;两次检测结果不符时,取相应标本,分别使用两家试剂进行双孔复试。结果11293份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共有85份初复检结果不符,经双孔复试79份为阴性,6份为阳性。结论加强对血液标本、仪器设备、检测试剂的质量管理,建立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实验操作,可显著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ELISA 花板
  • 简介: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所感染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性传播疾病,也是通过血液传播性疾病。我院对受血者输血前、手术前备血以及拟行微创检查者均进行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梅毒抗体是其必须检测项目。2003年9月起我们改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ELISA)替代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抗体。1年多来共检测10573例。现将ELISA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ELISA法检测 梅毒抗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 血液传播性疾病 梅毒螺旋体(TP)
  • 简介:多年来,旋毛虫肉品的检验一般常用镜检,但由于市场所销售的白条肉有的已无膈肌,故按常规采取膈肌镜检难以实现。ELISA是将抗原与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度催化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检测方法,它具有定性、灵敏、特

  • 标签: 快速法 镜检法 免疫检测方法 免疫反应 白条肉 血清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BsAg检测的胶体金ELISA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38例患者,采用ELISA检测HBsAg阳性标本,根据S/OD值,将其分为A、B、C、D四组,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ELISA检测438例HBsAg阳性标本,其中A组(1.0≤S/OD≤6.9)38例,胶体金检测出3例,检出率为7.89%;B组(6.9<S/OD≤12.8)40例;C组(12.8<S/OD≤25.0)350例,D组(>25.0)10例,胶体金均全部检测出,两组方法检测A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ELISA比胶体金检测HBsAg的灵敏度高,且具有较高特异性,由于胶体金容易造成漏检,因此ELISA比胶体金更适用于临床检测HBsAg。

  • 标签: HBsAg检测 胶体金法 ELISA法
  • 简介:摘要HIV抗体常用的初筛方法有金标层析ELISA。由于ELISA对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实验人员要求相对较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给实验室操作带来诸多不便,而金标层析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用来进行HIV抗体初筛。但在工作中发现有时因金标层析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不符会引起就诊者猜疑的现象,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对用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的结果与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金标层析ELISA检测HIV抗体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HIV抗体 检测 分析
  • 简介:<正>撞击,是门球技术中运用最多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而在击球过程中,因为回杆摆动幅度大而打偏击点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经过长期精琢细磨和反复苦练,逐渐形成了使用高杆不回杆直接击球的方法,效果颇好,现赘述于后,供广大球友们参考并指正。

  • 标签: 摆动幅度 高杆 目标球 握杆 目标中心 前上方
  • 简介:胆红素是分析化学和生化研究的重要试剂,是国内外紧缺的医药原料。本文概述了提取胆红素的原理,主要介绍了直接快速提取胆红素的方法和工艺流程,该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操作方便、快速稳定、产率高、质量好等优点,非常适宜乡镇企业生产。

  • 标签: 胆红素 提取工艺 工艺流程 胆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 选取2019 年8月— 2020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 320 例疑似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样本,均用ELISA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及出现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共13例出现假阳性,初检假阳性原因最高为标本溶血,占比6.98%,其次为标本离心不全与洗版影响,其他因素包括显色条件、试剂盒质量、操作不当等。结论 运用ELISA检测HBsAg,检测结果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应当对样本检测的各个环节做好质量控制,以提高检测精准性。

  • 标签: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假阳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测定HBsAg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选择0.5IU/ml的HBsAg阳性质控品进行20次检测,先用即刻和L-J质控图联合排除异常值后算出X、SD、CV,用该值绘制L-J质控图框架,再直接使用未经取舍的20次检测数据计算其X、SD、CV,绘制L-J质控框架,最后用同一批号的质控品测定值分别在上述两个不同质控框架中进行绘图验证.结论先用即刻和L-J质控图联合排除临界阳性质控品(0.5IU/ml)异常值后得出X、CV、SD,再用该组值绘制常规L-J质控图适合用于ELISA检测HBsAg室内质控。

  • 标签: ELISA法 室内质控 异常值取舍
  • 简介:目的:应用多克隆抗体技术研制一种检测动物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方法:利用直接竞争ELISA检测人为添加到动物食品中恩诺沙星的含量,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比较,并测定试剂盒的各项指标。结果:恩诺沙星质量浓度0.1~8.1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y=-0.3769x+0.7899(R2=0.9924),方法的检测灵敏度IC50=0.55ng/mL,IC50=0.11ng/mL;板内平均变异系数为3.73%,板间平均变异系数为7.42%;猪肝、猪肉、鸡肉、鱼、虾、猪血清、牛奶、蜂蜜组织样品中ENR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24.3.33,6.08,0.89,1-34,0.64,0.73,0.58g/kg;添加25.0-200g/kg恩诺沙星时,回收率80.9%~100%。采用ELISA和HPLC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大于95%。结论:本文研制的试剂盒可用于检测动物食品中恩诺沙星的残留。

  • 标签: 多克隆抗体 恩诺沙星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试剂盒 动物食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技术(ECLIA)检测乙肝五项的结果差异。方法分别用ELISA和ECLIA法测定107例乙肝病人血清标本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结果用阴性和阳性来表示,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于HBsAg、HBsAb、HBeAg、HBeAb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对于HBcAb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CLIA检测灵敏度可能高于ELISA,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尽量采用ECLIA检测乙肝五项。

  • 标签: 乙肝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电化学发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梅毒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396份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血清作为检测样本,分别应用TP-ELISA和TRUST检测梅毒抗体,以TPPA检测TP-ELISA阳性和/或TRUST阳性的检测样本。结果在396份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血清中,TP-ELISA阳性检出率为41.67%,TRUST阳性检出率为24.4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P-ELISA和(或)TRUST检出阳性的检测样本共198份,在TP-ELISA和TRUST均为阳性的79份检测样本中,TPPA检测均为阳性;在TP-ELISA阳性、TRUST阴性的88份检测样本中,TPPA检出阳性71份;在TP-ELISA阴性、TRUST阳性的31份检测样本中,TPPA检测全部阴性。结论TP-ELISA对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大于TRUST,TRUST在检测梅毒抗体存在假阴阳性,而TP-ELISA不存在假阴性,假阳性的机率较低,对献血筛检的价值大于TRUST

  • 标签: 梅毒抗体 TP-ELISA法 TRUST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CLIA(化学发光免疫)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血清AFP(甲胎蛋白)的效果和优势。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2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雷勃酶标仪与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测定血清AFP,比较两者线性试验、对比试验以及精密度试验结果的差异。结果化学发光免疫ELISA检测血清AFP的符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种方法对比试验与精密度试验结果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重复性好、精确度更高。结论与ELISA检测方法相比,CLIA检测血清AFP的准确性更高、精密度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的特异性。方法采用ELISA进行344例传染病筛查患者血清的检测,同时采用胶体金对同组患者进行测定作为对比。结果ELISA检测出抗HCV阳性率为4.07%(14/344),胶体金检测出阳性率为2.62%(9/344)。结论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胶体金检测,但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在本次试验中并未能完全体现,仍需观察取证。

  • 标签: 丙型肝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