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食用菌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第五大作物。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扩大,病害日益严重,成为影响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引起食用菌主要病害的病原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寄主范围、病害发生率以及发病症状,阐明了食用菌病害防治研究现状。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病害的防治方法,为食用菌栽培、病害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食用菌 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 病害防治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本地区儿童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构成。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131例浅部真菌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1例浅部真菌病患儿中,足部浅部真菌病最多,为47例(35.9%),其次是躯干部(除外股部)32例(24.4%),指(趾)甲24例(18.3%),股部12例(9.2%),手部9例(6.9%),头部7例(5.3%);男孩84例(64.1%),女孩47例(35.9%),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孩年龄8个月~14岁,女孩年龄3个月~14岁;在分离出的96株菌株中,红色毛癣菌最多(37株,38.5%),其次是白念珠菌(28株,29.2%)和犬小孢子菌(12株,12.5%),其他还有马拉色菌3株,热带念珠菌2株,其他念珠菌属10株,絮状表皮癣菌1株,须癣毛癣菌1株,未分类真菌2株。结论131例儿童浅部真菌病中,足部浅部真菌病最多;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为主。

  • 标签: 儿童 浅部真菌病 病原真菌
  • 简介:目的:分析热带地区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有呼吸道症状的群体中痰及静脉血培养的病原菌感染的特点,并观察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血液科246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群体中病原菌及其耐药性。送检标本来源为痰、静脉血。结果:患者痰标本培养显示,检出菌株224株,其中真菌在热带地区血液病患者检出率最高,共98株(43.75%),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1株;其次是革兰阴性菌株88株(39.2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2株);再次为革兰阳性菌38株(16.96%),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肠球菌属(14株)、革兰阳性杆菌(14株)。海南患者血培养检出菌株6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最高,共34株(55.74%),主要为人葡萄球菌人亚种(19株),革兰氏阴性菌27株(44.26%),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2株)。革兰阴性菌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纳,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药物耐药率最低,而革兰阳性致病菌肠球菌属、革兰阳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热带地区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痰培养结果显示,真菌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呼吸道主要致病菌,区别于华北及其它北方地区,热带地区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选择合适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 标签: 热带地区 血液疾病 真菌感染 细菌感染 耐药菌
  • 简介:本文就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的8%环吡酮甲涂剂及5%阿莫罗芬搽剂,美国FDA批准的两个新药10%艾氟康唑溶液及5%Tavaborole溶液,以及一些尚在研究中的卢立康唑、他扎罗汀等,并简述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新剂型的应用。

  • 标签: 甲真菌病 10%艾氟康唑溶液 5%Tavaborole溶液 外用
  • 简介:摘要耳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耳部病变,在婴幼儿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本文对婴幼儿耳真菌病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做一综述。

  • 标签: 婴幼儿 耳疾病 真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护理干预,成功治愈76例,护理有效率92.68%,因各种原因感染无法控制进行眼内容物剜除术6例,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能够在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真菌 角膜溃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52例患者真菌感染以白色假绿箭母菌居多,占比53.85%;经CT影像检查得出结节型共27例,占比51.92%,实变型共13例,占比25.00%,肿块型共12例,占比23.08%。结论CT诊断可有效检出肺部真菌感染类型,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肺部真菌感染 CT 影像学分析
  • 简介:真菌病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疾病,治疗存在很大的挑战。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用药、系统用药、仪器治疗及联合治疗。目前局部治疗新技术的发展和联合疗法取得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提高了甲真菌病的治疗水平。本文总结近年来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真菌病 局部治疗 系统治疗 仪器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以其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氮唑类、多烯类以及棘白菌素类等。药物治疗作为应对IFI的主要策略,现有的药物种类明显不足,并且受到真菌耐药性和药物毒副作用等越来越多的制约,使得对抗真菌新药的需求愈加迫切。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策略主要包括改造现有临床常用药物和发现新靶点药物两个方面。近年值得关注的研发中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包括:氮唑类药物VT-1161和VT-1129、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CD101和SCY-078、GPI锚合成抑制剂E1210、嘧啶合成抑制剂F901318、抗真菌中药和增效剂,以及其他抗真菌新药如T-2307、尼可霉素Z和VL-2397等。该文主要综述了上述新药的研究进展,包括作用机制、体内外活性以及临床试验等。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氮唑类 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 靶点 中药 临床试验
  • 简介:甲疾病种类繁多,其中甲感染性疾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上最常见甲感染性疾病是甲真菌感染,但临床上甲感染性疾病还包括病毒、细菌、梅毒螺旋体和疥螨等感染,临床工作中容易漏诊或误诊。

  • 标签: 感染性甲病 病毒 细菌 梅毒 疥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耳真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耳真菌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25)接受局部治疗为主,对照组(n=25)接受全身抗真菌药物+抗生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控制率。结果规定疗程之后,两组治愈率均达98.9%以上;半年之内观察组的复发控制率为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结论局部治疗外耳真菌病,可以提高复发控制率,减少抗生素使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外耳真菌病 病原菌
  • 简介:真菌病约占所有甲病病例的50%。糖尿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免疫抑制、肥胖、吸烟和年龄增长是感染的诱发因素。真菌镜检和培养仍是诊断甲真菌病的标准,但新的实验诊断技术发展很快。激光和光动力疗法是可以选择的新的替代治疗方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甲真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以2017-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45例综合ICU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并识别了其主要感染因素和后续的预防措施。

  • 标签: ICU 肺部感染 临床表现
  • 简介:介绍了球盖菇属及其相关属的特征集要、分类学地位、分类学研究历史,综述了其在食用、药用、致幻作用与降解作用的经济价值,总结了球盖菇属驯化栽培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展望了该属真菌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大球盖菇 分类学 致幻作用 棘细胞
  • 简介:摘要移植是治疗终末期严重器官疾病的最有效手段1-2。然而因为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风险性,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是术后移植物再切除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3。因此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移植术后的真菌感染,成为了决定移植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从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现况研究上、诊断与治疗进展上做一综合概述。

  • 标签: 移植 真菌感染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共92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特异性抗真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伏立康唑抢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APACHEⅡ分值及MOD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APACHEⅡ分值及MODS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特异性抗真菌治疗,伏立康唑抢先治疗可显著改善肺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APACHEⅡ分值及MODS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治疗总有效率 APACHEⅡ分值 MODS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侵袭性真菌感染,由于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侵袭性真菌自身生长繁殖的生物学过程,人们开发了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对其进行阻断、干扰,从而达到杀菌抑菌的目的。我们简要介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耐药机制以及应对耐药的方法。

  • 标签: 侵袭性真菌 耐药机制 抗真菌药物 耳念珠菌
  • 简介: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国内外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文献,并对近年来药用真菌中的多糖、蛋白质和一些小分子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药用真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研究开发具有高效低毒且资源充分的抗肿瘤菌物药有着良好的药用前景。

  • 标签: 菌物药 抗肿瘤 多糖 蛋白质 小分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