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甲状腺患者25个结节的超声表现,包括结节部位、大小、边界、形态、回声水平、内部钙化类型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学结果对比,分析甲状腺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10例(47.6%)合并其他结节。25个结节中,16个(64.0%)边界较清晰;19个(76.0%)纵横比≤1;16个(64.0%)形态不规则;17个(68.0%)长径〉1cm;17个(68.0%)表现为极低回声;19个(76.0%)病灶内出现钙化,其中粗钙化11个(57.9%)、细小钙化8个(42.1%)。7例(33.3%)患者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Ⅲ级者7例(33.3%)。结论:甲状腺具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一般表现,与乳头状相比又有其特殊的声像图表现,即边界较清晰、纵横比≤1、极低回声、粗大钙化灶,易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髓样癌 结节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乳腺典型(TMBC)的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根治术前均行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80例TMBC患者,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病理结果及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乳腺X线摄影较超声更易发现肿块钙化点;两者联用诊断TMBC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最高均达4级以上。术前超声更易发现同侧腋淋巴结(ALN)肿大,但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的仅占48.4%。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均提示ALN肿大的患者中,87.5%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位于外上象限的患者中,仅83.3%经病理证实转移;雌激素受体(ER)阴性患者中,仅85.7%经病理证实转移。结论:TMBC患者术前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联合检查不易漏诊,两者均提示同侧ALN肿大时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意义较大,而对原发灶位于外上象限或ER阴性的患者需更加谨慎。

  • 标签: 乳腺肿瘤 髓样癌 超声 乳腺X线摄影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与乳腺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乳腺患者45例及其同期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45例,对其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这两组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展开对比分析,并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对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统计,彩超对乳腺的诊断符合率较乳腺纤维瘤高(P<0.05);乳腺纤维瘤存在清晰包膜,无包膜;乳腺与乳腺纤维瘤的阻力指数、血流分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与乳腺纤维瘤进行诊断和鉴别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髓样癌 乳腺纤维瘤诊断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微小合并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00例甲状腺肿患者为样本,其中诊断为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甲状腺微小)的发生概率及其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甲状腺微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微小合并甲状腺肿患者28例,对甲状腺微小发生概率、确诊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微小癌 病理检查 诊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1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早期发现甲状腺微小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甲状腺受检者64800人,男女各半,行触诊、彩超检查,发现问题者进一步行CT、ECT、化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结果甲状腺微小11例,直径最大0.95cm,最小0.43cm,其中3例原发,8例分别并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和桥本氏病。触诊发现3例,彩超11例。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甲状腺微小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彩超 颈淋巴结
  • 简介:摘要可溶性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cell-1,sTREM-1)是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cells-1,TREM-1)的可溶形式。TRE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中的成员,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噬细胞与成熟单核细胞的表面。

  • 标签: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炎症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去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腺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均无死亡病例。实验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的手术方法选择中,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术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甲状腺微小的临床超声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6例甲状腺微小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得以确诊,回顾性分析其超声检查资料。结果在26例甲状腺微小患者中,共计25例属于乳头状,患者的结节的边缘部位多不规则,但是存在明显细毛刺;其中,共计20例患者的结节存在程度各异的针尖微钙化表现;26例患者中,共计7例存在颈部转移淋巴结,且淋巴结内存在明显针尖微钙化表现的患者共计3例。结论在甲状腺微小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病灶影像特点及病理学基础。结果55例甲状腺乳头状患者共64个病灶,其中病灶边界不清41例,密度不均43例,合并钙化36例(其中细颗粒状钙化14例,粗颗粒状钙化12例,混合钙化10例),增强后岛强化21例,晕环征16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33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增强及多平面重建能更好的评价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及周围结构侵犯。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1临床资料女性,54岁,因“体检发现右乳成簇细小钙化4d”入院。体检:双乳、双腋窝、甲状腺及双颈侧区未见明显异常。乳腺钼靶示:右乳外上见较多成簇细小钙化。乳腺彩超:双乳腺增生。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右叶可见一异常回声,大小约11mm×6mm,边界可见,形态较规则,以低回声为主,内回声不均质,其内见较多团状及粗大强回声伴声影,加彩后其内见条状血流信号;进一步行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提示甲状腺癌不能除外。完善术前准备后行右乳钼靶导丝定位下钙化灶切除活检+甲状腺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示:右乳腺组织增生活跃,原位不能除外,需待术后石蜡病检确诊;右甲状腺微小乳头状,遂行双侧甲状腺全切+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后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检测中心诊断:右甲状腺微小乳头状;右乳原位(导管内)。补行右乳单纯乳房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可,顺利出院,长期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150μg,qd),门诊定期随访。

  • 标签: 乳腺原位癌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乳头状的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的159例甲状腺乳头状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病理学诊断,对所有患者的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弥漫硬化型乳头状33.33%,高柱状细胞乳头状9.43%,弥漫滤泡型乳头状27.04%,去分化型乳头状5.66%,小梁状乳头状6.92%,嗜酸细胞型乳头状7.55%,微小型乳头状4.40%,包膜型乳头状5.66%。结论作为甲状腺癌中较为常见的病变类型,甲状腺乳头状应尽早给予病理学诊断,并尽早接受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108例甲状腺乳头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治疗方式及其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共计3例出现低钙血,共计2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共计2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现象,共计7例患者出现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另有58例患者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本组中不存在死亡病例,也不存在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对甲状腺乳头状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变大小、具体部位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具体情况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此外,手术中需要注意辨认以及保护患者的喉返神经,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 效果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33岁。1月余前体检于甲状腺下极触及一软组织肿块,当地医院穿刺提示左侧甲状腺癌可能,建议手术治疗,遂至我院就诊。查体发现: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左侧甲状腺下极可及3cm左右、质地中等偏硬肿块,肿块底部未能触及,右侧甲状腺及双侧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遂行超声、CT和MRI检查。

  • 标签: 超声检查结果 下极 右侧甲状腺 气管食管沟 肿大淋巴结 胸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