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湿愈合理念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 2018年 5月~ 2019年 6月由我院收治的 90例慢性伤口病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湿愈合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6% 高于对照组 84% , P < 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慢性伤口患者,主治医师可为病人选择湿愈合理念进行护理,此方法能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湿性愈合 慢性伤口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湿伤口愈合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2月我院的压疮患者180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换药间隔、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5.38±1.42)次、换药间隔(6.48±2.21)d、住院时间(10.42±2.71)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研究指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2%,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9%(P<0.05)。结论 湿伤口愈合护理在临床治疗压疮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的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减少换药次数,增加换药间隔时间,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患者伤口愈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湿性伤口愈合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湿愈合治疗大鼠皮肤慢性难愈合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普通治疗组、湿愈合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0只。大鼠常规饲养1周后造模,造模前6 h禁食,制成慢性皮肤溃疡模型。普通治疗组大鼠按一般皮肤溃疡治疗,湿愈合组大鼠按湿愈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大鼠在湿愈合治疗基础上,辅以6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6个疗程时,计算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采用组织病理学分析对大鼠皮肤创面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与普通治疗组同时间点比较,湿愈合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2个疗程、4个疗程、6个疗程的创面愈合率均较高(P<0.05)。与湿愈合组同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2个疗程[(51.0±8.7)%]、4个疗程[(75.0±5.6)%]、6个疗程[(88.0±4.4)%]的创面愈合率均较高(P<0.05)。与普通治疗组比较,湿愈合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组织病理学评分较优异(P<0.05)。与湿愈合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组织病理学评分较优异(P<0.05)。结论单一湿愈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疗效优于普通治疗,高压氧联合湿愈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疗效更为优异。

  • 标签: 高压氧 湿性愈合 难愈合溃疡 疗效
  • 作者: 陈堂珍 何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0
  • 出处:《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23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特需护理单元,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湿愈合干预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的调查现状分为切口愈合良好组187例和切口愈合不良组2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湿愈合干预机制进行解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既往病史、切口缝合方式、BMI、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切口长度及切口护理均为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口缝合方式、既往病史及BMI均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较多,为此应加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和防控机制,增强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机制,加强患者切口自我护理技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妇科肿瘤 切口愈合 影响因素 湿性愈合 干预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压疮的病人应用湿愈合治疗手段对于病人伤口愈合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压疮的病人8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些病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是康复治疗组,对比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患有压疮的病人的状况。结果:在康复治疗组的40位病人中,有92.48%的病人压疮情况好转或是痊愈,在和常规治疗组的病人压疮情况比较中,相关差异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通过应用湿愈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病人承受的压疮痛苦,有助于加速病人压疮的痊愈,通过应用湿愈合治疗手段来治疗压疮的效果要好于应用干性愈合治疗方法的效果。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疮 治疗手段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 : 目的: 本文主要对两种治疗模式应用于压疮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湿愈合理论的价值展开研讨。 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 80 例本院在过去一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伤口湿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 本院 2018年 03 月 -2019年 04 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 患者, 共计 86 例,按照数字表法 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 参照组 43 例和研究组 43 例。其中护理中 给予常规换药 的为参照组,给予湿愈合 治疗护理 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研究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且 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在骨科伤口护理中应用伤口愈合理论,能够促使患者疼痛状况得到明显的缓解,促进伤口更快速的愈合,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出院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骨科 伤口护理 疼痛缓解 治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伤口湿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骨科诊治的72例病例,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普通组(n=36)。普通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伤口湿愈合理论,对比两组病例的伤口换药率、伤口愈合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伤口换药率是13.89%,普通组伤口换药率是52.78%,实验组伤口换药率相对较低(p<0.05)。实验组的VAS分数、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普通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湿愈合理论的应用,也减少骨科伤口病例的换药次数,缩短其伤口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骨科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干预慢性溃疡难愈合伤口在门诊换药中运用湿敷料所起到的效果及护理应用。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 -2020年 3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换药接诊治疗的慢性溃疡难愈合伤口患者 80例作为追踪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湿敷料换药护理模式,患者经过干预后的伤口愈合状况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长为( 32.41±1.28) d,平均换药时间为( 9.97±0.32) min,平均换药频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 ]外伤后新型敷料的使用不仅能覆盖创面,更能促进伤口愈合,并可为伤口愈合建立最优的微环境。本文探讨 1例下肢外伤感染伤口的护理,通过选择多种新型敷料联合红光治疗,达到减少伤口感染、减少换药频次、减轻患者疼痛和提高伤口愈合率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伤口患者应用基于湿愈合理论的优化换药流程联合红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门诊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换药,试验组实施基于湿愈合理论的优化换药流程联合红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换药过程中VAS评分、伤口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5±0.28)分比(1.42±0.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伤口周围皮肤评分为(4.03±0.35)分、肉芽组织分级为(3.97±0.84)级、换药次数为(8.25±1.67)次、伤口渗液控制时间为(7.35±2.01)d、伤口愈合时间为(28.34±3.51)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4±0.24)分、(2.16±0.42)级、(14.34±3.24)次、(11.89±3.26)d、(38.15±7.3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应用基于湿愈合理论的优化换药流程联合红光治疗,显著改善其疼痛感受,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

  • 标签: 湿性愈合理论 优化换药流程 红蓝光治疗 慢性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湿愈合联合压力疗法,应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并对其护理方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6月期间所接收的72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单组样本量录入36例,按照实验习惯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压力疗法进行处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压力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湿愈合进行处理,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对所有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程度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采用湿愈合联合压力疗法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案,其临床效果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力疗法 下肢静脉性溃疡 护理 应用方案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遴选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湿愈合理念的发展、湿愈合方法、临床常用的湿敷料、湿愈合方法及湿敷料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阐述咽瘘保守治疗的方法及存在问题,综述湿愈合理念及方法在咽瘘保守治疗中应用的现状,并分析湿愈合理念及方法在咽瘘保守治疗中应用的局限性、前景,旨在为国内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咽瘘 湿性愈合 湿性疗法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及湿愈合技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治疗中的有效及安全。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收治尿道下裂Ⅲ度伴中重度阴茎下弯的患儿80例,年龄1岁6个月至1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80例患儿由同一位术者行阴茎下弯矫正术+一期尿道成形术(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卷管术,Duckett术式),所有患儿术中均游离翻转阴囊中隔筋膜组织瓣覆盖加固于成形尿道。术毕观察组阴茎包裹软聚硅酮伤口接触层敷料(美皮贴)后安装VSD,术后生理盐水持续缓慢冲洗并低负压持续加压引流7 d,负压维持在-30 ~ -20 kPa,液体滴速为每分钟7滴;对照组常规应用美皮贴、纱布及自粘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7 d。2组打开VSD及包扎敷料后均常规碘伏消毒,于阴茎切口血痂处交替应用红霉素药膏涂抹及生理盐水纱布湿敷软化血痂使其尽快脱落,2组术后均常规留置F8硅胶尿管1个月。观察比较2组术后切口处血痂发生、血痂下感染、尿道瘘、尿道裂开、尿道狭窄等情况。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成功评价标准为无尿道瘘、尿道狭窄、尿道裂开、尿道憩室等术后并发症,排尿通畅,无排尿困难。结果观察组患儿对VSD的耐受良好,无VSD不良反应。术后7 d,阴茎敞开暴露后,观察组阴茎切口表面血痂发生率为20.0%(8/40),血痂下感染发生率为12.5%(5/40),均低于对照组的42.5%(17/40)和32.5%(1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13,P=0.030; χ2=4.588,P=0.032)。术后1个月拔除尿管后观察组发生尿道瘘5例,尿道狭窄1例,手术成功率85.0%(34/40);对照组发生尿道瘘9例,尿道裂开1例,尿道狭窄1例,手术成功率72.5%(29/40),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应用VSD持续生理盐水冲洗并低负压加压引流治疗效果满意并安全,能有效减少尿道下裂术后血痂的形成及血痂下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尿道下裂 负压封闭引流 湿性愈合 儿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湿愈合敷料在肠造瘘术后肠造口并切口感染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肠造瘘术患者5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29例接受干性传统敷料的设为对照组,其余29例接受湿敷料的设为实验组,并对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而对照组时间较长,对比结果(p

  • 标签: 湿性愈合敷料 肠造瘘 肠造口 切口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湿黄土地基一直是建筑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接下来,本文就对湿黄土地基的湿陷机理进行分析,讨论湿黄土地基湿陷机理和湿陷类型的评价方法,并对湿黄土地基的湿陷情况的处理方法进行探究,来提高湿黄土地基上的工程质量。

  • 标签: 黄土地基 湿陷性评价 湿陷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湿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以及华东地区,分布的范围较为广泛。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湿路基是较为常见的,由于土壤的水量过多,导致土壤原本的结构被破坏,进而导致路基不稳固。这总情况会对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市政道路湿路基的处理进行分析,旨在为提升市政道路的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市政道路 湿陷性路基 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