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营养干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诊治方面的影响及在院期间实行营养干预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81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建立营养档案,营养师对该组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对化疗前后进行个性化营养干预;对照组则按一般方法来进行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结果在体格数据、生化指标、生存质量等方面,干预组都或多或少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疗人员针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制定个性化营养干预方案,对其营养不良等情况进行适当干预,有利于有效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营养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11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中设置良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20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三种糖类抗原(CA153、CA199、CA125)、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水平,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AFP、CEA及CA199分别在肝癌、大肠癌及胰腺癌中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主要对肝癌敏感,检出率是84.2%;CEA主要对大肠癌与胃癌敏感,检出率分别是60%与28%。另外,食管癌中也有11.1%的检出率;CA199主要对胰腺癌敏感,检出率是80%。五种肿瘤标志物在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及胰腺癌中的联合检出率分别是16.7%、44%、70%、89.5%及90%。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检测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肿瘤的早期检出率。对诊断及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消化系统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合并化疗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加入平消胶囊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和毒副反应发生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生存质量经治疗,提高24例,改善率为80%(p<0.05);治疗组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减少,脱发等发生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发生率分别为36%,28%,20%,19.1%。结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平消胶囊能够有效降低毒副反应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平消胶囊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8年7月间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的观察组,同期体检的8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及意义。结果: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监测消化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对掌握患者机体免疫情况、疾病发展,制定后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不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仅给予临床最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3+CD4+、CD3+CD8+、CD3+CD4+/CD4+CD8等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小。

  • 标签: CIK细胞 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免疫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感受和社会支持的状况,探究其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的相关性,为改善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提供积极的措施方法。方法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对我院118名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分析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呈轻中度水平,并且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始终呈正相关(P<0.0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生命质量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按不同护理办法均分两组,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采用针对性饮食护理的针对组患者在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明显低于仅采用常规饮食护理的传统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于每次定期复查中进行护理满意度随访,随访结果显示,针对组的40例患者中,不满率仅为2.5%,患者均反应针对组的医护人员护理态度温和、护理过程贴心,而传统组的40例患者中,不满率为15%,不满患者表示在经过饮食护理后,肠胃不适情况仍未得到改善,在化疗中所受苦痛较多,因此不满,两组患者数据比较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减少其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治疗 消化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理论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4%,远优于对照组60%。结论中医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势。不仅能迅速缓解患者病情,更可以为肿瘤的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是适宜推广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术后 中医治疗
  • 简介:长链非编码RNALINC00152与人类多种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LINC00152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或潜在治疗靶点,用于肿瘤的特异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后评估等。本文对近年来关于LINC00152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就LINC00152与胃癌、肝癌、结肠癌、胆囊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5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恶性肿瘤包括癌和黑素瘤。甲相关的癌包括Bowen病与鳞状细胞癌、穿掘性上皮瘤、基底细胞癌、汗腺癌和皮脂腺癌等。黑素细胞相关甲肿瘤包括黑素细胞不典型增生和甲黑素瘤。甲恶性肿瘤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同时需要注意指甲颜色、形状、甲周软组织等的变化。在治疗上,Mohs显微外科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其可以最大限度保留组织。

  • 标签: 指(趾)甲 肿瘤 恶性 黑素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入我院肿瘤科接受诊疗的81例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热灌注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化疗,热灌注组患者口服替吉奥同时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热灌注组患者近期病情缓解率6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P<0.05);热灌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较好,对患体毒副作用也更小,有利于提升病人生存质量。

  • 标签: 替吉奥 奥沙利铂 顺铂 腹腔热灌注化疗 晚期
  • 简介:恶性肿瘤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对肿瘤的发生与情志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对肿瘤、伴发症状,以及治疗中引发的各种情志变化进行阐述,并对情志影响恶性肿瘤的机理进行分析,对临床常用的干预方法进行总结。提示不良的情志会加剧肿瘤的进展,而良好的情志有助于病情的稳定乃至患者长期生存。

  • 标签: 情志 心理 恶性肿瘤
  • 简介: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一种应用特殊化学药物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或组织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使用非常普遍。大多数化疗药物在灭菌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的组织或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常伴用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肝、肾功能损害及严重静脉炎等,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也影响化疗的效果,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FITM1)是IFITM家族的成员之一,又称Leu13,9-27或干扰素诱导蛋白17,在生物体内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被证实在食管癌、胆囊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消化肿瘤中均有所表达,但表达方式及影响机制不尽相同,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概述。

  • 标签: IFITM1 结直肠癌 消化道肿瘤 胃癌 跨膜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过程,观察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个月,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比护理前低(P<0.05);护理干预后1个月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四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给予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心理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最常见的肿瘤,而满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需要则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方法,探讨了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影响,进而指出了妇女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的具体需要。

  • 标签: 医院 妇科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临床4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例,其中实验组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化疗期间的护理和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等,对照组在化疗期间及化疗后不提供相关护理,分别观察化疗期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患者化疗后所产生的并发症。结果术后化疗得到合理护理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稳定,有效减少了化疗后产生的各类毒副反应。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获得了合理的护理,患者心情平稳,病情随之稳定,各类化疗后并发症较少发生,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术后化疗 护理 体会 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