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疗法驱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差别。方法通过对我科4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驱雾化吸入疗法临床效果比较。从体温、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部口罗音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结果显示两种疗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超声雾化组缺氧发生率远远高于驱雾化组。结论超声雾化和驱雾化吸入疗法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之目的,但超声雾化吸入组副作用远远大于驱雾化吸入组。且驱雾化器价格便宜,一人一具,有利于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故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驱雾化吸入疗法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尤其适合COPD患者。

  • 标签: 超声疗法 气雾剂 氧吸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因哮喘而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小儿患者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者患者采用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小儿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小儿哮喘,应用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对小儿哮喘治疗效果及对患儿血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儿采用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相关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和血饱和度。结果:试验组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和血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期血饱和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血氧饱和度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吸入疗法对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住的78例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ollot,TOF)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术前未进行鼻导管吸氧,实验组术前行鼻导管吸氧支持治疗。比较2组动脉血饱和度(SaO_2)、动脉氧分压(PaO_2)和术后机械通气撤离时间。结果术前实验组患儿鼻导管疗后PaO_2、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t=4.44,P=0.00;t=10.27,P=0.00),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2.21,P=0.04)。结论术前吸入疗法可提高TOF患儿SaO_2、PaO_2,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进而减少TOF患儿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氧吸入疗法 法洛四联症 通气机 机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手段。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1。近年来,也有人根据肺内毛细血管丰富,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利用雾化吸入的方法,补充电解质和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以及一些特殊治疗用药,如肺部肿瘤病人的化疗药物等。

  • 标签: 雾化吸入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0)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02及脐静脉血P02氧气(0)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改善新生儿的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 标签: 氧浓度 剖宫产 氧合 新生儿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诊所应用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跨度范围设定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纳入研究样本为本诊所就诊84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将84例患者平均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性对症治疗,研究组参照对照组治疗方案,加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诊所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采用雾化吸入疗法疗效及安全性显著,可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雾化吸入疗法 社区诊所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雾化吸入是以氧气为动力,使药液雾化并推动雾化颗粒进入气道深部,降低气道阻力,降低呼吸肌负荷,同时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气,提高血饱和度,保障了吸入治疗的有效性。使用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感染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雾化吸入治疗 氧气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应用 临床 气道阻力
  • 简介:对于突发性聋的认知,由于缺乏精确详细的病因知识、不完善的病理学资料、不明确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慰剂效应,尤其是令医师困惑的自愈性问题的存在等因素,使得所有我们能用于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的重要标准都处于模糊状态。到目前为止,许多治疗方案和方法都缺乏完善的、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临床上对突发性聋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结果的评判必然处于争议之中。

  • 标签: 突发性聋 高压氧疗法 临床治疗 循证医学证据 治疗方案 安慰剂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流量时氧气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3组均行氧气雾化吸入1周,3次/d。各组的雾化器氧气驱动流量分别为5、8、10L/min,比较3组雾化后初次咳痰量以及雾化时的血饱和度、心率和主观感觉。结果经比较,3组患者前述的4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不同流量对雾化吸入效果无明显差异,从节约成本及患者雾化时的舒适感来讲,使用5L/min的流量就能达到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患者 肺部感染 氧气雾化吸入 氧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护理体会。方法将82例小儿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吸氧、吸痰、镇静、抗感染、静滴氨茶碱、激素,超声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驱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具有治疗效果好、用药量少、药物吸收率高、全身副作用少、作用直接、起效快,同时能改善缺氧,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 标签: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COPD患者在进行吸入治疗的过程中按照不同吸入浓度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合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结合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选入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进行吸入治疗COPD患者70例为对象,双盲法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35例,进行100%浓度吸入)和观察组(35例,50%浓度吸入)。对比两组合及氧化应激反应。结果 结合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合指数以及应激反应发生率上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不同吸入浓度氧 COPD 氧合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