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方法的性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110份梅毒患者血清和890份健康人血清进行检测比较。结果TP-ELIS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09份、TPPA共检出108份阳性,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9.1%和98.2%。TP-ELISA从890份健康体检者中检出2份阳性,TPPA未检出阳性,后经确认2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22%。结论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方法(P>0.05)。

  • 标签: ELISA TPPA 梅毒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梅毒诊断中三种梅毒抗体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UST(甲苯氨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与TR-ELIS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我院66例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验,实施检测时需根据试剂说明书表述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对检测结果予以正确判断。结果检测三期梅毒、一期梅毒和早期梅毒阳性检出率时,TPPA检测方法与TP-ELISA检测方法均高于TRUST检测方法(P<0.05),其中检测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TPPA。TRUST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显著低于TPPA检测方法与TP-ELISA检测方法(P<0.05)。结论相比TR-ELISA检测与TRUST检测,TPPA检测是现下检测梅毒确诊的首选方法,可适合检验TR-ELISA和TRUST检测后阳性标本。若联合应用上述三种检测方法,能使误诊与漏诊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

  • 标签: TPPA TRUST TR-ELISA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感染及分布情况,为梅毒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住院患者80 478例进行梅毒抗体初筛,初筛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确定滴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 478例住院患者TP-ELISA法初筛阳性1 326例(TPPA确认阳性1 223例,弱阳性101例,阴性2例)。2015年、2016年、2017年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1.62%(445/27 394)、1.72%(490/28 412)、1.58%(389/24 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阳性率分别为2.02%(689/33 985)、1.37%(635/46 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P=0.00)。≤18岁、>18~59岁、>59~79岁、>79岁年龄段阳性率分别为0.32%(7/2 161)、1.44%(765/53 001)、2.31%(488/21 163)、1.50%(62/4 153),>59~79岁阳性率最高,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08、67.05、10.80,均P<0.01)。TP-ELISA阳性患者中,TRUST效价阴性患者占54.90%(728/1 326),效价≤1∶8占36.50%(484/1 326),其他占8.44%(112/1 326)。结论住院患者梅毒检测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59~79岁阳性率最高,老年病例增加较快,应重视梅毒的防治工作,有效阻止梅毒的传播。

  • 标签: 住院病人 梅毒 抗体 梅毒血清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凝集试验 假阳性反应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TP)IgM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0年7月-2021年6月开展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的研究,将70例梅毒患者纳入研究,采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TP-DNA检测,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TP-IgM检测。分析不同梅毒分期患者检出结果。结果 TP IgM与TP DNA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1%及84.3%。TP DNA及TP IgM检测在不同梅毒病理分期中阳性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P IgM与TP DNA进行TP IgM抗体,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检出率,可对不同病理分期的疾病有效检出,利于提升临床诊疗的准确性。

  • 标签: 梅毒 TP IgM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使用的梅毒筛选试验是非特异性检查,很多情况下可出现假阳性反应。目前使用的梅毒确定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和苍白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一旦感染几乎终身阳性,不能区别是否治愈或自愈。由于IgM抗体在病原体消灭后很快消失,测定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可弥补以上二者的不足。开始人们试图将FTA-ABS试验中抗人IgG结合物换成抗人IgM结合物来检测梅毒特异性IgM类抗体。由于血清中IgG类梅毒特异性抗体

  • 标签: 梅毒患者 抗体检测 苍白螺旋体 梅毒特异性抗体 结合物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老年人群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岁的患者纳入老年人群组,将18~59岁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采用TPPA、TRUST、TRFIA方法进行梅毒抗体,以TPPA检测结果为确诊结果。结果 TPPA检测老年人群组阳性率为3.69%,高于对照组阳性率的1.23%(P

  • 标签: 老年人群 梅毒抗体阳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老年人群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岁的患者纳入老年人群组,将18~59岁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采用TPPA、TRUST、TRFIA方法进行梅毒抗体,以TPPA检测结果为确诊结果。结果 TPPA检测老年人群组阳性率为3.69%,高于对照组阳性率的1.23%(P

  • 标签: 老年人群 梅毒抗体阳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梅毒螺旋体,为密螺旋体属苍白密螺原体(TP)的苍白亚种,是导致人体梅毒的病原菌[1]。梅毒性病就是一种由于感染梅毒螺旋体而引起生殖器的一种慢性感染,医学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一种性接触传播疾病,梅毒感染的主要种类可分为后天性梅毒感染和继发性先天梅毒感染二类,前者感染一般只可单纯通过皮肤直接性地接触进行传染,少数患者还也可直接经由静脉输血、外科创面、以及其他病人自身的伤口意外的受染者等途径进行母婴传播,最后再由胎儿母体内通过前置胎盘直接传染给胎儿。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抗体 临床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及其疾病对梅毒抗体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某院8224位符合患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梅毒检测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实验法、文献法和数据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假阳性结果高达57.1%,SLE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也达到25.50%,而骨折、肺囊肿的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则为零,因此中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现象与其自身所患基础疾病有关。结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与患者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假阳性率越高,且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对梅毒抗体均会产生影响。临床在检测中老年抗梅毒抗体时应保持警惕,提高诊断准确性,以保证患者的预后及复诊,减少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 标签: 中老年人 抗梅毒抗体假阳性 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ELISA法与TRUST法在梅毒抗体中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检测545例标本,对两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为4.40%(24/545),TRUST法的阳性率为3.12%(17/54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ELISA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经TPPA试验确认,确认率为91.7%(22/24),TRUST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确认率为35.3%(6/17),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1例TRUST法阳性ELISA法阴性标本,TPPA试验阳性2例,22例ELISA法阳性,TRUST法阴性标本,TPPA试验阳性19例。结果545例患者梅毒筛查,与TPPA法比较,ELISA法有1例不符合,TRUST法有11例不符合。结论ELISA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比TRUST法高,但也有漏检或假阳性。因此可用ELISA法和TRUST法联合应用来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 标签: ELISA法 TRUST法 梅毒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TRUST、ELISA检测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US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低于ELISA。结论ELISA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相比,它具有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结果易判断的优点,适应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筛查试验。

  • 标签: 抗体 血清学试验 胶体金试验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患者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结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患者3600例,输血前所选患者均接受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00例患者中,血HBsAg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512例、抗HCV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31例、抗HIV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4例、梅毒抗体结果为阳性的有126例,这些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主要分布在肝胆病科,脾胃病科次之。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可以有效避免血液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 血HBsAg 抗HCV 抗HIV 梅毒抗体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