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早期脑出血病患中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脑出血与脑梗死病患,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各20例,分别对其核磁共振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核磁共振可以有效的通过展现病灶组织边缘、ADC信号和形态等来进行诊断鉴别。结论核磁共振在脑出血病患中有较高的诊出率,诊断精准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脑出血 脑梗死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核磁共振对发现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的临床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140例,予以头颅MRI检查,按有无MRI苍白球改变分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予以LED光源双面蓝光及药物疗法,6h后复查血胆红素水平,第7、14d行新生儿神经测定,并予以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LED光源双面蓝光及药物治疗,出院后每月复诊至2岁,比较两组患儿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患儿的神经发育情况、头颅MRI表现、胆红素水平。结果实验组(74例)行颅脑MRI检测T1WI征象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SE21例,IR13例,FFE40例),实验组的STB、ALB、UCB、CB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总胆红素(STB)≥30mg/dl占94.6%;治疗后实验组的PDI、MDI值≥85分所占比例87.8%、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74.3%,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颅MRI检查对于早期发现亚临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引起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的胆红素阈值为30mg/dl,应早期对患儿予以干预。

  • 标签: 亚临床 高胆红素血症 脑损伤 核磁共振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足月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均行核磁共振检查,分析核磁共振诊断的准确性及有效性。结果核磁共振诊断22例半月板损伤,15例骨质改变,10例关节腔积液,13例韧带损伤。检测结果均经关节镜检查及手术治疗证实,准确率达100%。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准确性较高,与传统诊断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为临床治疗膝关节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诊断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属于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油藏,常规录井手段油气层评价难度大,而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既可及时提供相对可靠的储集层物性参数,又能提供孔隙流体含量及可动流体信息,具有评级优势。以该油田延长组各储集层测试结果的产液量为基准划分为不同级别储集层,针对核磁录井孔隙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进行交会分析,得出利用不同孔隙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区间识别不同级别储集层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级别储集层含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延长组储集层核磁共振录井解释评价标准。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解释评价符合率可达到80%。

  • 标签: 核磁共振录井 评价参数 储集层 级别 流体性质 解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60例参加体检的脑血管无病变的正常人均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结果120例行核磁共振效果成像都很成功,其中60例正常人,脑部血管显示比较清晰。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能显示出病变所在部位的影像学的改变特征。总合格率达到92%,定位诊断达到100%。结论使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影像学方法检查脑血管疾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较好的诊断价值,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32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132例,女患者100例,年龄22~68岁,有86为患者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伤,重物挤压受伤71例,坠落伤45例,踩踏伤30例。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过MRI诊断韧带损伤64例,有骨质改变32例,半月板损伤78例,关节腔积液58例,均通过临床检查和关节镜以及手术后证实。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核磁共振的确诊率很高。结论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是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并且属于无创检查方法,可有效帮助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法,还可以显示膝关节组织变化及病理变化,并且准确知晓病变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诊断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分析28例腔隙性脑梗死,CT、核磁共振的检查及对照分析。结果28例患者核磁共振扫描发现病灶118个,CT扫描发现病灶34个。结论核磁共振对早期病变、微小病变及脑干、颅底、颅顶的病变显示较CT优越,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脑梗死 CT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核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观察MRI表现,并将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3例为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共26处,9例为髌骨骨软骨骨折,共11处,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5例,37处骨软骨骨折全部经手术证实。结论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深度、部位、骨折片大小等,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核磁共振 骨软骨骨折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1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方法进行病情的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膝关节CT扫描进行病情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诊断结果,并对两组的病症有效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检出率达9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方法是目前医学上较为成熟的病情诊断方法,其能有效对病理部位进行断层扫描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和诊断准确性,对膝关节损伤诊断有很好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核磁共振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各21例。结果42例ANFH患者共累及76个髓关节,CT、MRI诊断的检出率分别为82.9%和96.1%,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较CT能更敏感地检查出股骨头坏死,是诊断股骨头坏死较为可靠及必备的方法。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核磁共振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2013年到我院就诊的46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及其MRI诊断资料进行收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诊断,发现隐性骨折达84处,包括单处骨折者31例(67.4%),多处骨折者15例(32.6%);有32例(69.6%)伴关节腔积液,23例(50.0%)副韧带外侧伤合并软组织肿大,13例(28.3%)伴半月板受损,另伴前交叉韧带及副韧带内侧受损者各3例(6.5%)。按照隐性骨折分型,显示为Ⅰ、Ⅱ和Ⅲ型隐性骨折者分别有33例(71.7%)、12例(26.1%)和1例(2.2%)。结论对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具有高度可靠的诊断价值,并且操作相对安全、简便,建议临床进一步普及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隐性骨折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5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按照CR检查结果将其分成骨折组与无骨折组,同时均通过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联合检查患者骨挫伤、软骨损伤、隐匿性骨折、移位碎骨折片、关节脱位以及骨折等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的优点在于对移位碎骨折、关节脱位以及骨折的诊断率较高;而核磁共振的优点在于对骨挫伤、软骨损伤、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检查腕关节损伤的诊断效果明显提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 腕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主要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检查。方法从我院2011-2013年普通及增强扫描时不配合的150名患者中均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有138例成功接受心理干预顺利完成检查,有效率为92%。结论肿瘤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并且针对出现的疼痛也能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 标签: 肿瘤患者 磁共振检查 心理护理 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用FISP序列得到的腰骶段MRM图像能清楚显示腰椎脊神经节及节后的一段脊神经,而常规的MRI图像则无法显示此段结构。故当临床上有神经损害体征而常规MRI未发现病变时,可尝试一下FISP法MRM,以明确有无节后脊神经损害。

  • 标签: 磁共振 脊髓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磁共振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医学中。医用磁共振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故障和损耗,为了确保医用磁共振机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磁共振机的维护和维修。本文分析了磁共振机的维护策略和磁共振机的维修措施。

  • 标签: 磁共振机 维护 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6例骨梗死的磁共振影像特征,探讨磁共振在骨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对2003年5月-2013年5月经临床确诊骨梗死并行磁共振检查的16例患者进行影像分析。结果骨梗死磁共振可出现特异性地图样改变,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结论磁共振对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标签: 骨梗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肛瘘诊断中运用磁共振(MRI)进行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能够准确评估瘘管的位置、走行以及形成,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最终降低复发率。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3月收治的35例肛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MRI检查,将其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准确性。结果本组研究的35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肛瘘;根据Parks分型,10例括约肌肛瘘,15例括约肌间肛瘘,6例括约肌上肛瘘,4例括约肌外肛瘘;28例患者的内口位置能够正确显示;12例单纯性肛瘘,23例复杂性肛瘘。结论对肛瘘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MRI进行诊断,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足够参考依据,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瘘诊断 磁共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肝脏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16名肝脏正常的案例及肝脏常见的良恶性疾病39例行上腹部磁共振检查,肝脏弥散加权成像(多B值)进行信号对照及后处理得到ADC值。结果肝脏常见的良恶性疾病弥散加权成像DWI大部分呈高信号,但意义不一,ADC值变化很大。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但一定要结合平扫+动态增强扫描。

  • 标签: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