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 方法: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将本院收治的 1500 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 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硬膜外给予静脉镇痛, 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 两组术后 6h 的疼痛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比较,无差异 ( P>0.05 ) ;观察组术后 12h 、术后 18h 、术后 24h 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0.05 )。 两组镇痛前的 SBP 、 DBP 、 HR 水平比较, 无差异 ( P>0.05 ) ;两组镇痛 24h 后的 SBP 、 DBP 、 HR 水平低于镇痛前,观察组镇痛 24h 后的 SBP 、 DBP 、 HR 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0.05 )。 两 组术后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尿潴留、头晕、恶心呕吐 等 )发生,但患者可耐受,无需处理 。 结论: 剖宫产术后镇痛采用 硬膜外镇痛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 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静脉镇痛 剖宫产 疼痛 评分 不良 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两组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刻VAS评分、睡眠时间,统计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刻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时刻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5-羟色胺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产后泌乳,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镇痛 效果 不良反应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肌肉注射镇痛药,观察组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观察两组术后睡眠时间、首次尿自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睡眠时间、VAS评分及疼痛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镇痛能显著减轻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睡眠,在普外科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普外科 自控镇痛泵 镇痛效果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对于胸廓切开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胸科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镇痛的方式,而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自控静脉镇痛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术后8、12、24和48h时的视觉模拟、舒适度以及镇静效果进行评分,与此同时进行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在术后的8h内,观察组的镇静和镇痛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在8h之后,两组的镇静效果镇痛效果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局部麻醉镇痛系统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有利于术后的配合治疗,对于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所以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局部麻醉镇痛系统 胸廓切开术后患者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探讨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行乳腺癌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31名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治疗,31名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芬太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12、24小时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术后镇痛治疗中应用舒芬太尼,可有效提升Ramsay评分,降低患者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静脉术后镇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手术后应用多模式镇痛效果及对患者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老年髋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氟比洛芬脂复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镇痛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氟比洛芬脂复合舒芬太尼镇痛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VSA)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较观察组高,即20.83%>8.34%,(P<0.05)。结论氟比洛芬脂复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在老年髋关节手术后镇痛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对提高ADL评分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老年髋关节手术 氟比洛芬脂 右美托咪啶 舒芬太尼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分析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4例需骨科手术的患者,分为A、B、C三组,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A组患者中骨科手术应用舒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的有效率为94.4%,B组患者中骨科手术应用舒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的有效率为88.9%,C组患者中骨科手术应用舒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的有效率为77.8%。结论麻醉诱导前5分钟注射舒芬太尼、手术结束前30分钟开始PCIA的超前镇痛效果好过其他镇痛方法,且不良反应少,取得良好镇痛效果

  • 标签: 舒芬太尼 超前镇痛 骨科手术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局部麻醉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在腹部手术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做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局部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原因大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可以在术后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可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局部麻醉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腹部术后应用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通过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近年来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麻醉应用中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在2h,4h,8h,12h,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安全可靠。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术后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法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患者2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含0.75%布比卡因20ml、芬太尼0.3mg的自控镇痛泵,根据术后疼痛程度患者自控给药。对照组术后6h肌注杜冷丁100m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肠蠕动恢复时间、拔管后排尿情况,产后出血量,恶心呕吐情况,48小时内母乳喂养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感,镇痛效果良好。而对照组患者则有明显的术后疼痛感。差异极显著(p<0.01)。②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快,而对照组慢,差异显著(p<0.01)。③2组把尿管后排尿情况,恶心呕吐、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48小时母乳喂养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EA有良好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术后肠蠕动恢复快,母乳喂养率高。

  • 标签: 剖宫产 硬外膜 镇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