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运用面向对象方法的方法,对Geodatabase数据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结构化存储技术,实现了历史数据的回溯和海域使用数据的变化跟踪等功能。结合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管理的需求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Gcodatabase扩展数据模型研究成果很好地解决了宗海的历史回溯、变化跟踪、时态关系计算等问题。海域动态管理技术研究对海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海域使用 面向对象方法 时空数据管理
  • 简介:通过在校园沙河沿岸及沙河出口布点,在2004至2005年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了一年的监测,得出各个水质指标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磷(TP)和BOD5。污染物的浓度随时间和区域的变有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表现为中午和夜晚时分高,清晨和傍晚稍低:冬、春季节的污染物浓度都要高于夏、秋季节。在区域上,沙河出水口以及学校接待中心排污口的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含量最高。校园生活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但不适于采用生物除磷。此结果将为沙河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校园 生活污水 水质 时空动态
  • 简介:系统分析了胶东测区1996—2009年期间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着重探讨了1996年以来相邻期的重力点值的空间变化规律,重力场有规律的变化表现为:胶东测区自观测以来有着活跃-平静-活跃-逐渐稳定的变化过程。另外,分析了胶东测区内断裂带附近的部分测点的点值和段差值变化特征,认为重力场变化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胶东测区重力场时、空、强动态演化特征的初步认识,这为今后对山东地区重力场深入分析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胶东测区 重力场演化 地壳运动 构造活动
  • 简介:广东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是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的一个缩影,其动态演变规律对了解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扩散转移态、时间和空间分布集中指数及转移密度等的计算,对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刻画。结论显示: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呈现随距离递减的特征,其动态扩散年际间变动不大,但空间集中性日益增强并流向旅游资源富集的省区,相应地这些省区入境游客的转移密度也较高。

  • 标签: 入境旅游流 扩散 时空分布集中指数 转移密度
  • 简介:摘要当代城市规划发展工作受到了经济市场与国家政府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作用,其在时间与空间两要素上呈现出异质性特征,由此可见落实城市规划是一项以国家政府为主的制度性工作手段,而不是有效约束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途径。为此,本文将北京作为评价城市规划落实时空动态的参考对象,在时间与空间两方面对其进行城市规划评价。

  • 标签: 城市规划 时空动态 分析评价
  • 简介:宁夏固原市属于中国"两屏三带"中的"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是泾河的发源地也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的水源地,其境内的六盘山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开展固原市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时空动态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并为当地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政府绩效考核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在分析了2000~2010年固原市林地结构动态的基础上,使用综合蓄水能力法,计算了森林水源涵养量及其价值并分析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0年,固原市林地面积增长15.94%.由于灌木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和面积比例最大,导致灌木林对固原市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最大(80%以上).森林不同层次对水源涵养量的贡献为:土壤蓄水量〉林冠层截留降水量〉枯落物层持水量.固原市新增林地面积以灌木林为主,对水源涵养量增长的贡献占93.34%.随着坡度增加,森林涵养水源量先上升,在15°~25°坡地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由于造林活动主要集中在5°~25°坡地,近10年的涵养水源量在该坡度增长最明显.2000~2010年,固原市水源涵养价值上升23.25%,主要体现在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方面的价值增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林地面积、水源涵养量及其价值时空动态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森林生态系统 水源涵养服务 森林结构 固原市
  • 简介:【背景】瓜实蝇是重要的瓜果害虫,研究其在田间的时空分布可为进一步探讨成虫在栖息地的迁移规律奠定基础。【方法】试验于2013年9月17日-11月8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面积约6900m^2,其中,苦瓜地面积为34m×19m。以黄绿色粘板进行诱捕取样,点算粘板上瓜实蝇雌、雄成虫个体数,以地学统计学方法研究瓜实蝇成虫的时空分布动态。【结果】瓜实蝇成虫密度有2个峰;其半变异函数多为高斯模型,在调查范围内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变程范围为9.648-65.580m,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结论与意义】运用Kriging插值法,由软件Surfer10.0绘制的密度等值线图清楚地反映出瓜实蝇成虫主要分布于苦瓜地内,呈现出瓜实蝇成虫被苦瓜吸引,并迅速繁殖及之后向瓜地外扩散的变动特征。

  • 标签: 瓜实蝇 苦瓜 地学统计学 等值线图
  • 简介:将SRT项目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网页将SRT项目的研究区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数据成果进行动态展示,将展示系统上传到网端服务器,可让更多的人参与交流和学习,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是传统展板和PPT无法比拟的,

  • 标签: 网页制作 超文本标记语言 展示系统
  • 简介:辽宁是东北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北方旅游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外向度逐步提高,各地市接待的国际游客日渐增多,市场不断开拓,旅游品牌形象逐年提升。但随着我国各地竞相发展旅游态势的持续高涨及旅游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辽宁国际旅游开拓及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辽宁国际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在把握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动态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从多元化的角度促进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及国际旅游产品开发,注重加快国际客流的合理流动与分布,以提高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为辽宁国际旅游培育更为广阔的市场。

  • 标签: 辽宁省 国际旅游市场 时空动态变化 预测
  • 简介:[目的]研究降香黄檀土壤微生物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特征,可为降香黄檀栽培技术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比较分析降香黄檀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季节及垂直分布情况。[结果](1)降香黄檀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均表现为春季细菌、真菌数量较多,冬季细菌数量较少,秋季真菌数量较少;非根际土壤放线菌冬季数量较多,秋季数量较少。(2)细菌的根际效应最为明显,其R/S为0.12-62.96;真菌次之,其R/S为0.22~2.46;放线菌的根际效应较小,其R/S为0.32-1.01。(3)降香黄檀上层土(0-20cm)的微生物数量普遍高于其他土层;随着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表现为逐渐下降或先下降后升高2种变化趋势。[结论]降香黄檀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受季节和土层的影响。

  • 标签: 降香黄檀 土壤微生物 根际 数量
  • 简介: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空间变异函数等方法,探讨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极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差异变化趋势呈倒“U”型;Moran’sI指数表明,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不断增强,且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和负空间自相关性,区域经济呈现稳定的空间集聚现象,且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相互影响;东部地区以高高集聚为主,属于经济发达区,而西部地区低低集聚明显,经济发展滞后,有待于培育新的增长极;空间变异分析表明县域经济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中心地极化效应相对增强,而溢出效应不断减弱。

  • 标签: 经济差异 空间差异指数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异函数
  • 简介:分析官厅水库上游妫水河流域20多年水源涵养林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妫水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一直呈上升状态,从1975年的10.96%,已上升到46.61%;经济林面积增长迅速,每年约增长150hm^2;树种组成正在向多样性转化,从1975年以4个主要树种为主,到1995年已形成8个树种的格局。因此认为妫水河流域水源涵养林总体状况正在好转,但还存在经济林面积增加过快,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和森林植被类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 标签: 妫水河 水源涵养林 动态格局 植被类型 树种组成
  • 简介:本文采用AODC法研究了碧流河水库2008年4。11月水体中细菌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密度变化在6.09×10^7-13.9×10^7cell·mL^-1之间,平均值为10.4×10^7±6.30×10^7cell·mL^-1,其中5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下游右侧中层(5.32×10^8cell·mL^-1),是其它采样位点测定值的3~10倍,细菌数量水平、垂直分布无规律,细菌总数与高猛酸钾指数呈正相关;细菌生物量为4.94±2.37mg·L^-1。杆菌长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杆菌宽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细菌体积与细菌数量、温度分别呈显著的正、负相关性。

  • 标签: 碧流河水库 细菌密度 细菌生物量 细菌大小 分布
  • 简介:摘要规划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为了保证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就需要对规划内容进行论证评价,确保规划内容的合理性,从而促使城市在未来建设工作中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 标签: 城市规划 时空动态评价 工作方法
  • 简介:在构建农业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2000年~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农业增长质量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马尔可夫链模型,探讨中国农业增长质量的动态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农业增长质量呈稳步上升态势,农业增长质量的变异系数大致呈'M'型变化趋势,农业增长质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增长质量的核密度曲线不断向右移动,且波峰高度持续降低,波峰形态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右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右偏程度有减弱趋势;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业增长质量的核密度曲线由双峰分布形式逐步演变为单峰分布形式,而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增长质量核密度曲线大体表现为单峰分布形式。(3)中国农业增长质量分布状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动态演进是一个平滑的过程,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农业增长的动态演进过程存在'马太效应',但随着考察时长的增加,'马太效应'有减弱迹象。

  • 标签: 农业增长 农业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核密度估计 马尔可夫链模型
  • 简介:基于2008—2012年渭河流域陕西段水体26个断面的重金属监测数据,以Hg、Cd、Cr6+、Pb和As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水质标准比较法、重金属污染指数法(HPI)和秩相关系数法等对该段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陕西段水体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内变化特征各异,没有明显的规律性,Cr6+污染程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Hg、Cd、Pb和As污染程度呈下降趋势,其中Hg下降趋势显著。渭河流域陕西段水体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中西安段变化幅度最大,是影响渭河陕西段水体重金属质量浓度分布的主要河段。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渭河 陕西段 水体 重金属 HPI
  • 简介: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1868年1月3日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997年1月6日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1972年1月7日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1968年1月9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

  • 标签: 石油输出国组织 时空 水稻基因组 外交关系 明治维新 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