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1、2、4小时时体温、婴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比较无差异,但均低于正常值,出生后1、2、4小时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68%,对照组首次成功母乳喂养成功率为48.78%;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婴儿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与母亲早期皮肤接触可明显促进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回升,为婴儿提供最佳母乳喂养时机,提高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母婴皮肤接触 早期 母乳喂养成功率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治疗后均没有出现不良症状;结论为了尽量减少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现象,需要加强认识早起梅毒皮肤损害的程度以及各种表现特征。

  • 标签: 早期梅毒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28例患有早期喉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28例早期喉癌患者分别采用垂直部分喉切除手术、水平部分喉切除手术、CO2激光治疗以及化疗等四种方法进行治疗,并对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4组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回访,结果显示患者在实现垂直部分喉切除手术后患者发声恢复良好的患者有40%,病情加重需要行2次手术的患者共有20%,水平部分喉切除手术患者发声恢复良好的患者有50%,病情加重需要行2次手术者有33.33%,CO2激光治疗患者发音恢复良好的患者有88.88%,病情加重需要进行2次治疗的患者有0%,化疗后患者发声恢复良好的患者共有75%,病情加重需要继续接受化疗的患者有62.5%。结论CO2激光治疗早期喉癌患者,其声音恢复较喉部分切除手术显著(P<0.05),复发率较其它疗法低(P<0.05),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O2激光治疗 早期喉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993例胃癌中的84例早期胃癌的I临床、胃镜、病理资料。结果胃镜下诊断为I型20例(23.81%),IIa型8例(9.52%),IIb型7例(8.33%)。IIc型28例(33.33%),III型21例(25.00%);病理分型中,低分化腺癌43例(51.19%),管状腺癌27例(28.57%),乳头状腺癌5例(5.95%),黏液腺癌4例(4.76%),印戒细胞癌3例(3.57%),未分化癌1例(1.19%),特殊型癌1例(1.19%)。结论胃镜检查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有消化道症状,或者有胃癌家族史者,建议对其积极进行胃镜检查并定期随访,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镜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确诊时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earlygastriccarcinoma,EGC)的预后明显好于中晚期胃癌[1]。然而,我国EGC的检出率较低,原因在于EGC多无症状或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普查的依从性差,费用较高,发现时多已处于进展期。

  • 标签: 早期胃癌 诊治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急性小肠缺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作者回顾性分析11例急性小肠缺血病例的治及不同转归,结果表明,正确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急性小肠缺血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对于急性小肠缺血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小肠缺血 诊断 治疗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发病7天之内脑梗死失语症患者62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结果62例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经过1~3周康复训练后,55例掌握一般的词组、短句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属明显好转;4例康复训练后在读、写、听、阅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属于中等好转;3例康复训练后无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 标签: 脑梗塞 并发症 失语 治疗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禁食病人低钾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至2010年8月共3216例术后禁食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钾表现,术后当天开始补钾,未发生1例高钾血症。结论术后禁食病人应早期补钾,只要病人肾功能正常,补钾一般不会发生高钾血症;早期补钾有利病人术后康复。

  • 标签: 手术后 禁食 早期补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2例健康者和5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尿MAlb及β2-MG定量测定。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24h尿MAlb排泄量和24h尿β2-MG排泄量逐渐增高。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24h尿MAlb排泄量与24h尿β2-MG排泄量成正相关(r=0.477,P<0.01)。结论24h尿MAlb排泄量和24h尿β2-MG排泄量联检有助于全面评估DM的肾脏损害,早期诊断DN。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早期临床表现症状,并分析其在内镜检查下的病理特点,总结临床经验,以期提高对胃癌早期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68例胃癌早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所选全部患者经胃镜诊断均确诊为早期胃癌,分布多集中于胃窦部位,占35例(51.47%),经病理分析显示,管状腺癌居多,占34例,(50.00%)病理分型多为凹陷型,占49例,(72.06%),临床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黑便等。结论早期胃癌以胃窦部位发病较多,且其临床主要表现并不具有显著特异性,因此要重视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胃镜仍然是主要手段,诊断率高,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胃癌 早期 胃镜检查 病理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胸椎多节段骨折早期后路手术良好的治疗时机和实际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便能够尽快的恢复重建胸椎的稳定性,彻底的缓压,维持胸椎的正常排列,消除对神经脊髓的压迫,确保患者尽早康复以及防止继续受损,为手术后恢复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方法抽取24例胸椎多节段骨折患者,他们均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主要进行4个重要的环节减压、复位、植骨以及内固定术。24位患者中男性患者占18位,女性患者占6位。所处年龄段在19-54岁,平均年龄34.2岁。导致受伤的原因;①交通事故伤9例②压砸伤5例③高空坠落伤10例。从受伤到就诊均在48小时内,平均10.5小时。完全性胸椎骨折18例,不完全性胸椎骨折6例。结果就医的患者全部获得了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平均14.2月。手术后复位情况良好,植骨后3个月内骨性得到融合,24位患者损伤的脊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及改善,15例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9例损伤严重的患者疼痛等症状得到缓解。结论胸椎多节段骨折早期后路手术能够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效果,脊髓功能能够尽早恢复,全面的复位使患者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消除对神经脊髓的压迫,更便于临床护理等术后恢复工作。

  • 标签: 骨折 早期 后路 胸椎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对“O”血型孕妇进行管理,检测“O”型血孕妇孕期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并经过治疗把效价控制在较低水平,早期对“O”血型孕妇所生非“O”血型新生儿进行干预,同时对需要者进行综合治疗,防治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孕早期对孕妇夫妇行ABO血型检查,对非“O”血型丈夫的“O”血型孕妇进行管理,给孕期抗“A”和/或抗“B”效价高的“O”型孕妇口服茵成汤,婴儿出生后即查血常规、定血型,对血型不合的动态观察Hb及黄疸的变化,及时干预。结果管理组和非管理组新生儿溶血及新生儿贫的发生血都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黄疸出现的时间两组病儿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均无1例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 标签: 系统管理 新生ABO儿溶血 抗体效价 早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继续出血的发生率、相关因素、时间、临床表现、防治及预后。方法对198例脑出血于发病后6h、24h内作CT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早期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24.74%,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区、丘脑区。继续出血与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长期饮酒、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形态越不规则,越易继续出血。结论继续出血是导致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充分认识继续出血的特点,积极采取微创术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脑出血 继续出血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阴道探头涂少量耦合剂套一次性避孕套后放入阴道穹窿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寻找宫外孕包块,并进行有关测量。结果42例经阴道彩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手术病理证实42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对绝大部分早期宫外孕进行准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阴道超声 早期宫外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免用腹带、早期翻身,对产妇主观舒适度、第1次排气时间、腹胀、子宫收缩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房按常规术后去枕平卧6h、腹部用腹带包扎4~6h,后取随意卧位,实验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房即给予垫低枕平卧位、免用腹带,2h后在护士的帮助下取半侧卧位,观察两组产妇在主观舒适度、第1次排气时间、腹胀、子宫收缩及泌乳量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主观舒适度、第1次排气时间、泌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免用腹带、早期翻身使产妇更舒适、肠蠕动恢复更快、乳汁分泌更充足。

  • 标签: 剖宫产 腹带 翻身 舒适 充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特点、救治体会及患儿转归,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的提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与普通手足口病的患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好发于5~7月之间(占79.1%)。发病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46.5%),高血糖(51.6%)以及肢体抖动和无力(58.8%)。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79.1%),呕吐及惊厥(75.6%),精神烦躁及头痛(70.9%)和出现颈项抵抗征(72.1%)是神经系统受损的早期表现。90.7%的患儿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出现于病程前4天。较普通手足口病,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典型症状出现早且频率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住院时间较普通患儿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甲基泼尼松龙及甘露醇。出现肺水肿前兆时积极进行机械通气。结论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及头痛,呕吐或精神烦躁,肢体抖动和无力,颈抵抗征等神经系统症状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早期识别重症患儿的危象表现,及时进行降低颅内压,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患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儿童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56例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早期营养支持,有利于肛门排气及胃肠道恢复,血清白蛋白比术前无明显下降。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营养安全可靠,有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胃癌术后 早期营养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