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斑马是一种重要的脊椎动物模式生物,因其胚体全透明,繁殖速度快,使用样品量少,饲养成本低,而被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动物广泛的应用于科学试验。本实验通过对斑马鱼生长条件研究,探究斑马可以生长的适宜条件,并在一定条件下使斑马鱼产卵,探究斑马孵化及鱼苗生长条件,建立斑马的养殖平台,为之后进行斑马毒性急性急性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斑马鱼 生长发育 繁殖 胚胎发育孵化 鱼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评估核电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通过模式动物精细化建模,构建剂量评估模型并确定相关剂量系数。方法针对核电液态流出物辐射危害评估中的重要水生模式生物斑马,建立用以剂量估算的斑马含有内部骨骼和内脏器官的几何模型。使用蒙特卡罗方法,以核电液态流出物及周围环境监测中常见的3H、40K、58Co、60Co、110Ag、134Cs、137Cs 7种核素为源项,计算斑马模型的内外照射剂量系数(DC)。结果核素γ能量的高低决定了外照射剂量系数的大小。对内脏器官、骨骼和全身的外照射剂量系数比较显示,大部分核素内脏器官剂量系数高于全身剂量系数,58Co的内脏器官剂量系数比全身高165%。本研究建立模型内照射剂量系数较大,60Co造成的内照射剂量系数是已有椭球模型剂量系数的2.6倍,说明内部材料的不同和粒子种类不同的选择会影响能量沉积。结论对模式生物进行精细化建模比较重要。精确评估模式生物器官剂量系数,有助于评估非人类物种的辐射效应。

  • 标签: 蒙特卡罗 环境评价 核电 液态流出物 斑马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铅染毒是否会导致斑马焦虑的发生,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于2020年5月,收集受精后4 h(4hpf)的斑马胚胎,以E3培养液作为对照组,不同的铅染毒浓度(6、12、24、48 μmol/L)作为染毒组,染毒时间为140 h。计算144 hpf斑马胚胎死亡率、胚胎孵化率和幼鱼畸形率;观察144 hpf幼鱼的行为学变化(运动速度、移动距离、活跃度、绝对转角、光照惊恐反应、黑暗逃避反应和趋触性)。并且检测斑马幼鱼头部的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与焦虑相关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表达量。结果12、24和48 μmol/L铅染毒组斑马胚胎死亡率高于对照组,胚胎孵化率低于对照组,24和48 μmol/L铅染毒组斑马幼鱼畸形率高于对照组(P<0.01);24和48 μmol/L铅染毒组幼鱼运动速度、活跃度和趋触性低于对照组,绝对转角高于对照组,48 μmol/L铅染毒组幼鱼移动距离和黑暗逃避反应低于对照组,12、24和48 μmol/L铅染毒组幼鱼的光照惊恐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24和48 μmol/L铅染毒组幼鱼头部ROS水平和MDA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12、24和48 μmol/L铅染毒组幼鱼头部NA和D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24和48 μmol/L铅染毒组幼鱼头部5-HT和CRH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铅对斑马有一定的胚胎发育毒性,且可导致斑马发生焦虑样神经行为、神经递质改变以及氧化应激的发生。

  • 标签: 斑马鱼 运动能力 焦虑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icastrin(nct)基因对斑马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吗啉代寡核苷酸(MO)技术针对斑马nct基因mRNA设计nct-MO序列,同时设计对照MO序列(ctrl-MO),并构建5′端为MO靶序列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mRNA,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将nct-MO或ctrl-MO与EGFP mRNA共注射入斑马胚胎中,验证nct-MO的沉默效率,观察其表型变化。以野生型斑马作为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素合成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itfa、tyr、tyrp1a、tyrp1b、dct、pmela、notch1a、notch1b、hey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斑马受精后8 h,ctrl-MO+EGFP mRNA组斑马胚胎中均有绿色荧光表达,而nct-MO+EGFP mRNA组及空白对照组胚胎均未见绿色荧光。受精后48 h,nct-MO组幼鱼尾部色素沉着区面积占比(0.169 ± 0.083)低于ctrl-MO组(0.258 ± 0.042,t=3.202,P=0.005),且nct-MO组色素分布紊乱。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nct-MO组、ctrl-MO组、空白对照组间pmela、tyrp1a、hey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mitfa、tyr、tyrp1b、dct、notch1a、notch1b mRNA相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nct-MO组pmela、tyrp1a相对表达水平(0.708 ± 0.028、0.558 ± 0.136)低于ctrl-MO组(1.023 ± 0.142、1.016 ± 0.134,均P < 0.05)。结论nct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斑马黑素合成影响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

  • 标签: 色素沉着异常 化脓性汗腺炎 Nicastrin基因 γ分泌酶 斑马鱼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智慧斑马线等智慧交通子系统在人行过街安全中的应用。在人行过街频繁的路段,由于恶劣天气,光照不足,斑马线损坏以及驾驶员的原因,经常会因为驾驶员在一些繁忙的人行过街处缺乏足够的警觉而导致安全事故。行人作为城市交通中的弱势群体,在交通事故中最容易受到伤害,过街优先权经常得不到保证。如何在确保车辆的通行效率前提下,保障人行过街的安全,成为交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智慧斑马线系统利用摄像头、雷达等行人检测技术及4G等数据传输技术实现行人感知与红绿灯和智慧斑马线联动控制,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本文同时结合佛山的试点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 标签: 智慧斑马线 LED地砖 人行过街 系统 智能交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 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203/793)、30.5%(119/390)、40.9%(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I级、7-细胞I级、8-细胞II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期胚胎[19.2%(57/297),P<0.001;14.8%(441/297),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期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P<0.001;10.3%(113/332),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期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期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期胚胎,采用8-细胞I级、7-细胞I级和8-细胞II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受精,体外 单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 卵裂期胚胎 桑椹胚 囊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563对夫妻为研究对象,共获取736个FET周期,分析其活产结局,比较活产组和非活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和胚胎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15个候选因素与活产结局的关系,以确定FET活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纳入患者的男性取精年龄为(33±5)岁,女性取卵年龄为(31±4)岁,女性移植年龄为(32±4)岁,不孕年限为(3.5±2.6)年。736个FET周期中有333个(45.2%)活产周期,403个(54.8%)非活产周期。活产组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者49例(14.7%)。活产组女性移植年龄、女性取卵年龄及男性取精年龄均小于非活产组[(31±4)岁比(32±4)岁,(30±4)岁比(32±4)岁,(33±4)岁比(34±5)岁],活产组不孕年限较非活产组短[(3.2±2.2)年比(3.6±2.8)年],活产组原发性不孕的患者比例较非活产组高[(63.1%,210例)比(49.6%,200例)],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移植年龄[OR值(95% CI)为0.50(0.27~0.92),P=0.026]、不孕类型[OR值(95% CI)为0.62(0.43~0.88),P=0.008]、移植优胚个数[OR值(95% CI)为1.60(1.11~2.31),P=0.012]以及移植胚胎类型[OR值(95% CI)为2.43(1.46~4.01),P=0.001]是FET活产的相关因素。结论女性移植年龄、不孕类型、移植优胚数、移植胚胎类型是FET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

  • 标签: 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活产率 影响因素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胚胎移植策略,在获得较高活产率的同时降低多胎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采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类型不同,分为新鲜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组(A组) 、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组(B组)、冻融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组(C组)、冻融周期囊胚移植组(D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活产率和多胎率。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结果A组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的发生率[4.8% (110/2283)]高于C组[1.0% (6/614), P<0.001]和D组[2.1% (16/762), P<0.001]。B组的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3.8% (42/1116)]高于C组(P<0.001)。移植2枚胚胎组的多胎率[A组23.4% (535/2283)和C组20.8% (128/614)]显著高于移植1枚囊胚组[B组1.4% (16/1116)和D组0.9% (7/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的临床妊娠率[68.7% (767/1116)]和活产率[59.6% (665/1116)]均高于A组[63.5% (1449/2283), P=0.003; 54.8% (1250/2283), P=0.008]、C组[60.1% (369/614), P<0.001;51.6% (317/614),P=0.001]和D组[62.7% (478/762),P=0.007;52.8% (402/762),P=0.003],而A组、C组和D组间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组为参照,进行哑变量分析,A组(aOR=0.86,95% CI=0.74~0.99,P=0.044)、C组(aOR=0.76,95% CI=0.62~0.93,P=0.008)及D组(aOR=0.79,95% CI=0.65~0.95,P=0.013)的活产率均低于B组。结论对于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在控制OHSS的基础上,首选新鲜周期单囊胚移植,在获得较高活产率的同时,多胎率显著降低。

  • 标签: 囊胚 胚胎 多胎 活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形成的囊胚发生嵌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针对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chromosomal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PGT-SR)周期94个和ICSI周期551个,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女方年龄、获卵数、平均每个卵子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量(Gn/卵)、囊胚分级,以及不同性别染色体携带者与胚胎染色体嵌合的关系。结果PGT-SR周期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嵌合体胚胎与年龄和精子浓度有关(P=0.01,P=0.04),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41,95% CI=1.34~8.66,P=0.01)、精子浓度(OR=0.41,95% CI=0.17~0.96,P=0.04)和不同性别的染色体易位携带(OR=2.21,95% CI=1.04~4.70,P=0.04)是胚胎嵌合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PGT-SR患者体外形成的囊胚发生嵌合现象可能与女方年龄、精子浓度和相互易位患者性别有关,为选择性移植嵌合胚胎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嵌合胚胎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高龄 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羊养殖产业的不断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羊繁育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推广,尤其是胚胎移植技术在羊养殖中的应用成效非常显著,能够有效提升羊的品种繁育水平,促进了新品种的培育,对于整体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增长均有帮助。本文主要以绵羊作为重点研究,分析了胚胎移植产业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 标签: 绵羊 胚胎 移植
  • 简介:摘 要:基因编辑、克隆胚胎技术的发展对科学研究、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其危害后果难以预测、风险评估不足,若该技术被滥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2020年10月我国《生物安全法》的出台为基因编辑、克隆胚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行政法规制依据,但对于滥用基因编辑、克隆胚胎技术的情节严重的行为,上述行政法手段有显得不足,鉴于此,2020年12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该行为入罪。总体而言,刑法修正案十一为该该行为所设置的罪刑条款具有值得称道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司法适用问题亟待分析和解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2482个冷冻胚胎冻融周期(2448例冷冻胚胎移植患者)的资料,追踪其妊娠结局,依照妊娠结局的不同将其分成妊娠组和未妊娠组,其中妊娠组有1073例,未妊娠组有1375例,收集患者资料,分析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因素有年龄、胚龄、移植胚胎/囊胚数、移植日内膜厚度(P<0.05)。结论: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胚龄、移植胚胎/囊胚数、移植日内膜厚度。

  • 标签: 冷冻胚胎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囊胚培养液及囊腔液的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在不同年龄段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助孕的62对夫妇,共310枚囊胚,行囊胚活检同时收集D3-6囊胚培养液及囊胚腔液行NICS,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35岁组,35~<40岁组,≥40岁组。分别在每组中将NICS结果与胚胎滋养细胞(TE)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然后将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35~<40岁、≥40岁组)有上升趋势,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阴性预测值与另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S在不同年龄段的检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5岁的人群中检测有效性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胚胎植入 囊胚 植入前诊断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囊胚培养液及囊腔液的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在不同年龄段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助孕的62对夫妇,共310枚囊胚,行囊胚活检同时收集D3-6囊胚培养液及囊胚腔液行NICS,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35岁组,35~<40岁组,≥40岁组。分别在每组中将NICS结果与胚胎滋养细胞(TE)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然后将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35~<40岁、≥40岁组)有上升趋势,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阴性预测值与另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S在不同年龄段的检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5岁的人群中检测有效性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胚胎植入 囊胚 植入前诊断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冻融胚胎复苏状态下对胚胎移植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取了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收护理治疗的17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170例患者总共需要进行冻融胚胎移植有206个周期,医护人员主要采用慢速冷冻方案冷冻患者胚胎,在胚胎解冻后4个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胚胎移植。医护人员通过对胚胎的损伤程度分为完好组、混合组以及损坏组。根据胚胎解冻4小时后的分裂状态可以分为分裂组、混合组以及未分裂组。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妊娠情况以及胚胎着床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06个周期内共分裂出633枚胚胎,其中有540枚胚胎复活,胚胎复活率可达到85.44%(540/633);患者出现妊娠反应有75例,妊娠率可以达到43.86%(75/170)。因此,可以看出胚胎完好组所出现的妊娠率明显高于损坏组,具有明显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冻融胚胎 复苏状态 移植周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延续后代的重要辅助手段,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胚胎植入前的形态学评估和遗传学筛查是现代ART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方法,由于其对胚胎活检的需求,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如何实现胚胎植入前筛查的无创性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讨论了近年来一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或技术,希望为无创筛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实时观测系统 无创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蛋白质组学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