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本生殖中心1346个周期行胚胎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护理的重点为做好术前的内膜准备及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术中协助医生做好配合使移植术顺利进行。术后做好相关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422周期获临床妊娠。

  • 标签: 体外授精&mdash 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内膜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胚胎移植(fET)及胚胎移植(F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1516例单胎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fET及FET的临床妊娠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1516例IVF-ET单胎分娩患者中,85例合并内科相关疾病,929例(61.3%)接受fET治疗(fET组),587例(38.7%)接受FET治疗(FET组)。fET组前置胎盘发生率(1.8%,17/929)与FET组(4.3%,25/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46/929)与FET组(9.2%,54/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胎盘粘连发生率(1.1%,10/929)与FET组(2.9%,17/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T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OR=2.828,P均〈0.05),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较fET可能增加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新鲜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母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胚胎移植(FET)周期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563对夫妻为研究对象,共获取736个FET周期,分析其活产结局,比较活产组和非活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和胚胎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15个候选因素与活产结局的关系,以确定FET活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纳入患者的男性取精年龄为(33±5)岁,女性取卵年龄为(31±4)岁,女性移植年龄为(32±4)岁,不孕年限为(3.5±2.6)年。736个FET周期中有333个(45.2%)活产周期,403个(54.8%)非活产周期。活产组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者49例(14.7%)。活产组女性移植年龄、女性取卵年龄及男性取精年龄均小于非活产组[(31±4)岁比(32±4)岁,(30±4)岁比(32±4)岁,(33±4)岁比(34±5)岁],活产组不孕年限较非活产组短[(3.2±2.2)年比(3.6±2.8)年],活产组原发性不孕的患者比例较非活产组高[(63.1%,210例)比(49.6%,200例)],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移植年龄[OR值(95% CI)为0.50(0.27~0.92),P=0.026]、不孕类型[OR值(95% CI)为0.62(0.43~0.88),P=0.008]、移植优胚个数[OR值(95% CI)为1.60(1.11~2.31),P=0.012]以及移植胚胎类型[OR值(95% CI)为2.43(1.46~4.01),P=0.001]是FET活产的相关因素。结论女性移植年龄、不孕类型、移植优胚数、移植胚胎类型是FET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

  • 标签: 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活产率 影响因素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引导下移植胚胎在子宫的位置及恰当的护理配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06年12月-2008年2月经腹部超声引导下行胚胎移植112例。根据移植胚胎到宫底的距离(DA)分组,分析不同距离与临床结局的关系。同时,根据DA/宫颈内口到宫底的距离(DB)的比值分组分析不同比值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护理重点是协助医生腹部超声引导下移植胚胎并对病人进行简单有效的排卵监测或根据医嘱指导病人进行人工周期治疗,从而使病人获得胚胎移植的最好时机。同时要注意对病人进行及时的健康宣教,使病人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结果不同DA组间的种植率、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宫外孕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DA/DB的比值不同,临床结局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给予恰当护理配合,当1/3≤DA/DB≤1/2时种植率、妊娠率最高。结论恰当的护理配合及胚胎移植的位置对临床结局有影响,但决定胚胎移植位置时不要用固定参考位置,如胚胎到宫底的距离,而应考虑有功能的宫颈长度。

  • 标签: 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 超声检查 妊娠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胚胎复苏状态下对胚胎移植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取了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收护理治疗的17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170例患者总共需要进行胚胎移植有206个周期,医护人员主要采用慢速冷冻方案冷冻患者胚胎,在胚胎解冻后4个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胚胎移植。医护人员通过对胚胎的损伤程度分为完好组、混合组以及损坏组。根据胚胎解冻4小时后的分裂状态可以分为分裂组、混合组以及未分裂组。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妊娠情况以及胚胎着床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06个周期内共分裂出633枚胚胎,其中有540枚胚胎复活,胚胎复活率可达到85.44%(540/633);患者出现妊娠反应有75例,妊娠率可以达到43.86%(75/170)。因此,可以看出胚胎完好组所出现的妊娠率明显高于损坏组,具有明显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冻融胚胎 复苏状态 移植周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胚胎移植周期中,男方年龄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之后首次接受冻胚胎移植(FET)的484对夫妇。女方年龄<35岁,按男方年龄分为A组(<35岁,389例)和B组(≥35岁,9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年龄对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结果B组男方年龄[(37.05±3.30)岁比(30.07±2.67)岁]、女方年龄[(31.74±2.01)岁比(29.04±2.84)岁]、促性腺激素(Gn)总量[(2 126.97±780.37)U比(1 857.31±598.67)U]、基础雌二醇水平[(56.04±29.47)pg/ml比(47.88±19.23)pg/ml]、转化日内膜厚度[(10.23±1.66)mm比(9.80±1.73)mm]均高于A组(均P<0.05)。B组HCG日E2水平[(3 683.14±1 791.67)pg/ml比(4 088.25±1 681.98)pg/ml]低于A组(P<0.05)。其他观察指标和妊娠结局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首次FET周期中,女方<35岁时,男方年龄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男方年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卵裂期胚胎不同解冻时间的移植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解冻移植(FET)周期2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解冻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50例)、研究组(146例)。对照组提前2小时解冻后移植,研究组提前18小时(移植前一天下午)解冻后移植。比较各组间患者的妊娠率、流产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妊娠率及流产率之间比较(41.78%VS42.67%,8.20%VS9.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之间比较(90.41%VS8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前解冻卵裂期胚胎后再移植不能显著改变妊娠结局,但有利于实验室更好的安排工作。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提前解冻 临床妊娠率 胚胎着植率
  • 简介:摘要现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新目标是选择和移植1枚最具发育潜能的胚胎,从而获得健康的单胎妊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单胚胎移植并且达到最大化的单胎活产率。由于囊胚移植较新鲜囊胚移植活产率高,且胚胎和子宫内膜之间的同步性更好,因此选择最优的冷冻单囊胚进行移植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单囊胚移植的潜在益处、单囊胚选择的非侵入性策略及不同发育速度囊胚的取舍。

  • 标签: 单囊胚移植 冻融囊胚 囊胚形态 无创染色体筛查 胚胎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胚胎移植周期三种内膜准备方式的临床结局。方法比较三种内膜准备方式A组自然周期、B组促排卵周期、C组激素替代周期的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继续妊娠率。结果共完成841个胚胎移植周期,其中A组170个,B组251个,C组403个。三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继续妊娠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三组移植卵裂期胚胎周期组间比较在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继续妊娠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三组移植囊胚周期组间比较在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继续妊娠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囊胚移植在各组中均无宫外孕发生。结论胚胎移植三种内膜准备方式均有效可靠,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冻融胚胎 内膜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冷冻-复苏后体外培养时间对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01-2011.12行FET助孕治疗的337个周期资料,根据复苏后体外培养时间不同分为短时培养(1-6h)和过夜培养组(16-20h),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有无差异。①2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6c组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6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冷冻胚胎复苏后短时培养和过夜培养对FET移植结局影响无差别,冷冻前高质量胚胎可获好的FET结局。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复苏后培养 临床妊娠率 着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胚移植、卵裂期胚胎复苏后行囊胚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8例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移植的胚胎类型分为三组A组囊胚移植组;B组卵裂期胚胎复苏后行囊胚移植组;C组(对照组)卵裂期胚胎移植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及新鲜周期与周期(B组)的囊胚形成率和取消率。结果A、B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53.7%、38.7%;55.5%、39.2%)均显著高于C组(39.6%、26.4%);三组间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以及多胎妊娠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周期优质胚胎组和周期组的囊胚形成率(48.4%、45.9%)显著高于新鲜周期非优质胚胎组(26.7%,P<0.05)。结论卵裂期胚胎复苏后行囊胚移植可获得与囊胚移植相当的临床结局;卵裂期胚胎复苏后行囊胚培养能获得较高的囊胚形成率。

  • 标签: 囊胚移植 冻融胚胎 复苏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移植时机下的周期中卵裂期胚胎临床结局。方法分析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疗中心于2015年—2016年8个月内行卵裂期玻璃化冻胚胎移植的326个移植周期,病例分组为观察组153例和对照组173例,分组依据为自然周期排卵后移植时间和人工周期黄体酮行内膜转化的时间。根据内膜准备方式不同将观察组分为自然周期组(胚胎移植在排卵后第4天进行,A1)和人工周期组(胚胎移植在黄体酮内膜转化第5天进行,A2)。同样方式将对照组分为自然周期组(胚胎移植在排卵后第3天进行,B1)和人工周期组(胚胎移植在黄体酮内膜转化第4天进行,B2)。对比四组间的生化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生化妊娠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适当推迟卵裂期胚胎的移植时间,可明显改善临床结局。

  • 标签: 卵裂期胚胎 胚胎移植 内膜转化时间 冻融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泡囊肿及卵巢黄体囊肿对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募集接受FET的患者285例,共285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月经第二天超声检查有无卵泡囊肿或黄体囊肿给予分组无上述两种囊肿者181例,有上述两种囊肿之一者共6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育年限、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泡囊肿和卵巢黄体囊肿不影响FET临床结局,勿需行穿刺术。

  • 标签: 卵泡囊肿 黄体囊肿 冻融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胚胎移植因增加促排卵周期的累积妊娠率而被广泛应用,其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胚胎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内膜与胚胎的同步性。内膜准备方案是影响内膜容受性和内膜与胚胎同步性的重要因素,是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关键。胚胎移植周期内膜准备方案有:自然周期、改良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和促排卵周期,需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选择。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不同人群内膜准备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内膜准备 子宫内膜容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转型时雌激素的浓度对对胚胎复苏移植FET(frozen-thawedembryotransfer)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胚胎的患者转型时的雌二醇(E2)血中浓度与复苏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段,转型时雌二醇的血中浓度与复苏妊娠结局有相关性,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近生理状态的雌二醇水平,妊娠率高。结论在胚胎复苏内膜准备中,转型时的血中雌二醇浓度越接近生理状态,妊娠率结局相对提高。

  • 标签: 雌二醇 辅助生殖技术 冻融胚胎复苏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胚胎移植(FET)周期胚胎卵裂球损伤对妊娠结局及子代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辅助生殖医学科行FET患者资料,按移植胚胎卵裂球是否完整分为2组:A组(移植的2枚胚胎卵裂球均完整),共809例;B组(移植胚胎中2枚均有卵裂球损伤),共6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及子代出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A组和B组在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胚胎着床率(35.3%)要显著高于B组(25.8%,P=0.033);A组的胎儿出生率(29.9%)也显著高于B组(20.3%,P=0.026);A组和B组新生儿的孕周、出生体质量、身高、低体质量儿出生率、早产率、畸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周期胚胎卵裂球损伤会降低胚胎的发育潜能,影响着床率和出生率,但对子代出生情况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卵裂期胚 子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与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胚胎移植的1622个单胎活产周期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根据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分为4组,A组:子宫内膜厚度≤8 mm;B组:子宫内膜厚度8~10 mm;C组:子宫内膜厚度10~12 mm;D组:子宫内膜厚度≥12 mm。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数据,以A组为参照组,控制混杂因素,计算其他各组低出生体质量(low birth weight, LBW)、极低出生体质量(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足月LBW、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早产的优势比(odds ratio, OR)及95%置信区间(95% CI),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胎儿出生体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4组胎儿的出生体质量依次为(3 350.15±568.17) g、(3 431.84±523.43) g、(3 445.93±483.73) g、(3 482.27±495.30) g,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A组的早产风险大于C组(OR=0.527,95% CI=0.287~0.968,P=0.039),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不影响LBW、VLBW、足月LBW、SGA发生率(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移植胚胎阶段、分娩孕周、新生儿性别均会影响胎儿出生体质量(P<0.001,P=0.003,P<0.001,P<0.001)。结论在胚胎移植周期中,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8 mm的妇女发生早产的可能性比内膜厚度10~12 mm的妇女高,但子宫内膜厚度不影响胎儿出生体质量。

  • 标签: 子宫内膜厚度 冻融胚胎移植 出生体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胎盘片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再次胚移植(FET)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GnRH-a降调联合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的胚移植RI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自激素替代日起口服人胎盘片2片(0.5g)/次,2次/天至移植日。对比分析两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胎盘片可以提高RIF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

  • 标签: 人胎盘片 反复种植失败 冻胚移植 胚胎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