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厚"乃大势所趋从"无题有"到"薄"再到"厚",这就是我国古代、近代、现代报纸版面上稿件标题所经历的过程.自邸报(唐代)至京报(明代),都是"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按日期分条陈事,条条相接,起始和终结都不加区别),所以说它"无题有".

  • 标签: 报纸 版面 稿件 标题
  • 简介:中考在即。自1998年高考出现话题作文考题,2000年开始,全国不少省市中考也随之出现话题作文考题。由于话题作文让学生展开联想、想像,自己确定内容和形式(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由学生自由选

  • 标签: 文题 莫话题 话题文
  • 简介:【考点讲解】《考试大纲》对现代阅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层面——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层级分别是B、C和E。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其中“理解”有两个具体要求:第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第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综合”有五个具体要求,分别是: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在这七条要求中,有两条一般放在第Ⅱ卷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考查,分别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余五条在第Ⅰ卷中基本都要考查。在后五条中,有三条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在试题中的位置也比较稳定,那就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另外两条的考查比较灵活,一般根据阅读材料的情况而定。【金题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2004年全国甲卷)人体干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

  • 标签: 客观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客观
  • 简介:  [小引]  苏东坡说:"文章最忌随人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的考场上常有"求异型"作文出现,要求考生打破传统的习惯思维去"求异".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写出不随人后的、富有新意的文章,使人时时"听唱新翻杨柳枝".下面且举一题为例,供同学们借鉴.……

  • 标签: 型文题 构思示例 求异型文
  • 简介:文言阅读传统的答题方法分为三步:局部一整体一局部。即先从理解字、词、句入手;通读一遍全文,了解其大意,形成整体印象;然后返回头来分析干内容,遵循从前到后的原则,一一解答题目。这种做法不仅程序复杂,耗时费力,更糟的是读完一遍后不见得就明白了文意。一旦读不懂,就会不知所措,心里紧张,如此答题,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 标签: 文言文阅读题 高考 语文 解题方法
  • 简介:防微!须要把稳你的心舵;杜渐!须要操牢你的意桨。舵稳而桨健,心正而意诚,必定成功。

  • 标签: 志文
  • 简介:照应虽说是对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的基本要求。但对用象征手法写的文章来说,这个要求则尤需强调,因为用象征手法写的文章,往往题目是甲,而文章写的却是乙,如不照应,就是离题,或叫文不对。比如作文课老师出了个《树木和森林》的题目,有同学就大写个人和班集体的关系。这立意倒是很好,但它始终没跟树木和森林挂上钩,所以不是好文章。因此,有无照应,是判别文章是否离题的标准。

  • 标签: 象征手法 照应 文题 写法 文章 作文课
  • 简介:<正>中国人名(或地名、集团名)不少具有深意;文章题目巧妙嵌名,往往会收到引人入胜甚至令人永志难忘的艺术效果。20世纪60年代中期,魏钢焰报告文学名作《红桃是怎么开的》,记叙全国先进生产者、西北国棉一厂女工赵梦桃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忘我奉献、“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动人事迹。嵌名,珠联壁合,相映生辉。30多年过去了,这个还以其浓郁的诗意、鲜活的画面、绚丽的色彩,深深铭刻在笔者的脑海里,如浮雕一般鲜明。

  • 标签: 文题 正题 机趣 贺龙 副题 拈连
  • 简介:高考现代阅读部分,在高考试卷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是高考语文中的重头戏,也是高考试卷中拉开分数的一项内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现代阅读,命题材料均选择了抒情性、议论性较强的散文.这些散文文化内涵丰富,哲理性强,表现手法多样,都是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这些文章的题材中学生平时阅读往往较少涉猎,主题也往往比较含蓄,这给考生解答试题带来一定的困难.

  • 标签: 高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题 题例 客观题 解题 高考语文
  • 简介: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有一个明显变化:基础知识有所淡化,阅读与写作内容逐渐升温。深圳市2003年中考以一篇作文来确定考生的语文成绩;上海市则连续三年采用“阅读+写作”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命题趋势的悄然变化,应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中考 语文 现代文阅读题 2003年 命题趋势 解题方法
  • 简介: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有一个明显变化:基础知识有所淡化,阅读与写作内容逐渐升温。深圳市2003年中考以一篇作文来确定考生的语文成绩;上海市则连续3年采用“阅读+写作”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命题趋势的悄然变化,应该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 标签: 现代文阅读题 中考 语文 2003年 应试技巧 试题分析
  • 简介:<正>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1-4。(2004年,镇江)[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标签: 万钟 礼义 汉语翻译 语法现象 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