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肠癌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梗阻性结肠癌病例资料中,抽样选取80例且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即研究组40患者予以择期手术治疗,而参照组40例患者则予以急诊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除了2例行结肠吻合术外,其余的38例均行结肠癌切除Ⅰ期吻合术,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更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吻合口漏方面,与参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梗阻性结肠癌患者事先进行保守治疗后,再择期予以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择期剖宫产前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取45例妊娠期孕妇为观察组实施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剩下13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新生儿感染均无差异。两组新生儿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差异(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前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对新生儿无影响。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准确的孕龄控制和血糖控制,不需要进行常规的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促成胎肺成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羊膜腔穿刺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PCT(血清降钙素原)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活动性肺结核、肺外结核以及无肺结核患者47例为对照组,上述选取对象均行ELISA法测定PCT浓度,并绘制ROC曲线(工作特诊曲线),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67例患者PCT平均浓度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但以PCT浓度为0.15ng/L为临界诊断值时,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1%、82.9%、78.3%、67.1%和87.2%。结论临床上对活性肺结核患者行PCT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这对于临床上选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病症及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活动性肺结核 PCT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科急症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7月收治的急症剖宫产产妇和择期剖宫产产妇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生产情况和出现的不良情况。结果急症组产妇的手术情况要好于择期组产妇的手术情况(p<0.05),急症剖宫产产妇出现的并发症要多于择期剖宫产(p<0.05)。结论急症剖宫产的生产产妇容易出现产后不良情况,择期剖宫产的生产安全性较高,在治疗中要严格的对产妇实行剖宫产,减少手术的风险。

  • 标签: 急症剖宫产 择期剖宫产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实验组使用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焦虑量表(anxietyscale,SAS)和抑郁量表(depressionscale,SDS)评估手术前1d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精神病性、敌对等心理症状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够让开颅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为临床治疗和恢复提供积极的帮助。

  • 标签: 择期开颅手术 焦虑 抑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varices,EV)患者采用硬化剂注射(endoscopicvaricealsclerosis,EVS)配合择期内镜下套扎术(endoscopicvaricealligation,EVL)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EVS联合择期EVL治疗,对比组A的28例患者采用择期EVL治疗,对比组B的26例患者采用EVS治疗,对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84例EV患者中有70例患者止血成功,其中,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6.7%,对比组A为75.0%,对比组B为76.9%,3组患者止血成功率相较观察组明显最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食管静脉根除率也明显高于对比组A和对比组B的根除率(P<0.05)。结论采用硬化剂注射配合择期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可有效止血并减少患者再出血,其食管曲张静脉根除效果较高,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硬化剂注射 内镜下套扎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产妇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对产妇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病人心理状态,并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77.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抑郁和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择期剖宫产产妇针对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消除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剖宫产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分析PCT、CRP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对3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及12例健康者检测PCT和CRP水平。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血清学PCT、CRP指标能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早期鉴别提供依据。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妇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院行宫产术的300例产妇进行观察,其中包括行急症剖宫产的150例产妇同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150例产妇,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及预后效果。结果对两组产妇手术指征进行比较,比较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等手术指征急症剖宫产有较高的安全隐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术中出血、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择期剖宫产相比,急症剖宫产具有更多的安全隐患和手术风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要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等问题。

  • 标签: 妇产科 急症剖宫产 择期剖宫产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女性腹腔镜手术护理的关键性。方法拟定健康教育路径给予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结果受健康教育者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能够让自己的病情等到控制,并且正确的了解自己的病情。结论通过对患者实行的健康教育可以除去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念,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评价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等几种炎症标志物在ICU患者中鉴别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与脓毒症的能力。方法前瞻性纳入ICU存在SIRS症状的患者,测定血液CD64、PCT、CRP标志物水平,并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一共纳入59名具有SIRS表现的ICU患者。在24小时内测定样本的CD64指数、PCT、CRP浓度。CD64指数、PCT、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34,0.741。在以0.134为截断值,CD64指数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49%,86.36%。在以3.40ng/ml为截断值的情况下,PCT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49%,77.27%。在以52.83mg/l为截断值的情况下,CRP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38%,63.64%。结论PCT与CD64相比CRP有更好鉴别SIRS与脓毒症的能力,但仍需结合临床判断。

  • 标签: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诊断 标志物 CD64 降钙素原 C 反应蛋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08-0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50例,随机分为A组152例和B组198例。A组于术前30min~60min静脉滴注头孢唑林2.0g;B组于术后静脉滴注头孢唑林每次2.0g,每天2次,连续3天。观察有无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发生感染并发症共3例(0.86%),其中A组1例(0.66%),为剑突下穿刺孔感染。B组2例(1.01%),分别为剑突下穿刺孔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经χ2检验,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05)。结论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没必要使用抗生素。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抗生素 感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在术前按照常规方法准备手术,观察组在术前则针对患者的个人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根据两组的心理特征与满意程度以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的手术心理特征、满意程度、手术配合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中可以加大患者的配合度,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 标签: 健康教育 手术室 择期手术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04例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6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8例),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PCT、CRP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患者PCT、CRP阳性率(90.91%、81.82%)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10.53%、18.42%)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作为老年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老年 感染性疾病 PCT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观察87例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当天治疗前测定血清PCT及CRP水平,并进行痰液细菌学培养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根据临床特征、实验室、痰液细菌学培养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CRP水平及治疗后变化。结果在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及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可协助判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血清PCT、CRP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支气管哮喘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配到对照组(G1)与干预组(G2)。G1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要求进行护理;G2组则在常规护理操作基础上配合中医心理干预护理。所有受试者均于术前1天与麻醉给药前测量血压、心率,并依据焦虑自评量表(HAMA)进行评分。观察所有受试者的血压、心率及焦虑评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①护理干预前,两组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P〉0.05)。②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明显优于G1组。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G1组中受试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优于G1组。结论中医心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手术患者的烦躁、焦虑、恐惧心理,还可调控血压、稳定心率;这对手术的完成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裨益。

  • 标签: 中医心理干预 手术患者 生理、心理应激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的动态监测对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入ICU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8例,治疗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A组和死亡B组,分析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和死亡危险性。结论A组降钙素原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趋势,B组降钙素原进行性上升,但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第5、7天B组的死亡危险性明显高于A组。结论动态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可有效判断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 标签: 降钙素原 老年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择期PCI治疗应用氯吡格雷150mg/日高维持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52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75mg/日对照组高剂量氯吡格雷150mg/日试验组。多次测定患者的BNP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并评价PCI术中TIMI血流和TPMG水平及PCI术前、术后一个月、六个月核素心血池显像检查各指标变化。结果1.试验组较对照组的校正TIMI计帧数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TMPG水平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入院时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术后一个月、六个月两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3.心功能指标,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4.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情况的对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水平。可以更加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减少PCI术后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有益影响呈滞后性。

  • 标签: 高维持量氯吡格雷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 心肌灌注 择期P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