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克隆抗体能否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和活性测定。方法:合成HER2单克隆抗体的全基因,构建轻重链双表达盒表达载体,转入毕赤酵母中;通过表型筛选和诱导表达实验得到抗体表达工程菌,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活性测定。结果:表达产物存在于表达上清中,摇瓶表达水平达到53.7±2.9mg/L;毕赤酵母表达的抗体的轻重链能够自发通过二硫键装配成正确的抗体结构,其中重链发生了N-糖基;酵母表达的HER2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高表达p185erbB2肿瘤细胞SKBR-3的生长,半数有效浓度为0.17mg/L。结论:实现了HER2单克隆抗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为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为抗体等人用剂量较大的复杂型糖蛋白的大规模、低成本制备平台提供了基础。

  • 标签: 基因工程抗体 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毕赤酵母
  • 作者: 边莉 徐兵河 邸立军 王涛 王晓稼 焦顺昌 杨俊兰 佟仲生 刘健 冯继锋 刘冬耕 于起涛 刘云鹏 马英 于浩 江泽飞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5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30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内科,北京 100070,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 10002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 100038,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 310000,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京 100853,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 300060,福建省肿瘤医院内科,福州 350011,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 210009,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8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 53002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 110001,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90,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系,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克隆抗体(赛普汀)联合长春瑞滨用于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受试者按2∶1比例随机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赛普汀(首剂4 mg/kg,维持剂量每周2 mg/kg,静脉滴注)联合长春瑞滨(25 mg/m2,第1,8,15天/28天,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接受长春瑞滨(25 mg/m2,第1,8,15天/28天,静脉滴注)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共纳入受试者315例(试验组212例,对照组103例)。试验组较对照组中位PFS显著延长,为39.1周比14.0周(HR=0.24;95%CI,0.16~0.36;P<0.000 1)。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ORR为46.7%比18.45%(P<0.000 1),DCR为79.72%比45.63%(P<0.000 1)。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和红细胞减少在两组发生率均较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赛普汀相关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输注反应。共5例受试者治疗中心脏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至低于50%,均可恢复,未出现严重心脏毒性。结论赛普汀联合长春瑞滨具有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是用于紫杉类治疗后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优选方案,为中国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靶向治疗机会。

  • 标签: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乳腺肿瘤 赛普汀 长春瑞滨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NRG1依赖性HER3单克隆抗体HER2过表达N87胃癌细胞Lapatinib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HER2过度表达N87细胞接受不同浓度Lapatinib和/或NRG1依赖HER3单克隆抗体(3D4B3)处理后,利用CellTiter96Aqueous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利用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结果无NRG1刺激,Lapatinib对HER2过表达N87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而3D4B3几乎无抑制作用,联合应用无叠加效应。随着NRG1刺激和HER3的激活,Lapatinib的增殖抑制效应明显减弱或消失,Lapatinib联合3D4B3再次有效抑制N87细胞的增殖。结论3D4B3可能通过抑制HER2过表达N87胃癌细胞增殖部分逆转Lapatinib的耐药。

  • 标签: 胃癌 Lapatinib耐药 HER3单克隆抗体 逆转
  • 简介:VectorLaboratories公司在主要抗体系列中推出6个新的兔子单克隆抗体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着色,分别是CD3.COX-2、CyclinD1、Ki67、EstrogenReceptor和ProgesteroneReceptor;许多兔子单克隆抗体具有对目标抗原有很大的亲和力。因此、与老鼠的单克隆抗体比较,兔子单克隆抗体在组织着色应用中具有更高的性能,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兔子 Vector CYCLIN 化学着色 免疫组织
  • 简介:目的:制备针对釉原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人全长釉原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融合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小鼠体内诱导制备腹水,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和蛋白G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结果:筛选到3株能稳定分泌釉原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H10G1、H3G1、G5H3。腹水单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1∶243000、1∶729000、1∶729000,纯化后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81000、1∶243000、1∶729000。3株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分析显示均识别人釉原蛋白45~149位的氨基酸序列。结论:成功制备出针对釉原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探讨釉原蛋白在牙根发育及牙周再生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釉原蛋白 融合蛋白 单克隆抗体 细胞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从噬菌体库筛选获得的1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基本特征。方法从狂犬病病毒噬菌体库中筛选获得1个阳性克隆,扩增获得其抗体轻重链可变区,构建全分子抗体的表达质粒后在HEK293 EBNA1细胞中瞬时表达,亲和纯化后对该抗体进行体外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中和指数、逃逸株测序、差示扫描荧光法热稳定性分析,并与数据库中街毒株糖蛋白比对关键氨基酸位点。结果该抗体体外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为691IU/mg;该抗体对狂犬病病毒CVS-11和CTN株的中和指数分别为8.52和7.05;CVS-11逃逸株糖蛋白测序分析表明,该抗体针对的关键氨基酸主要为N37 K、N194 K和K205 N。与1 338株狂犬病病毒街毒株糖蛋白基因比对表明,37、194和205位上仅有1个街毒株在194位上与突变逃逸株氨基酸类型相同。该抗体Tm值为70.58±0.31 ℃。结论获得1株高中和指数的全分子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该抗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狂犬病病毒 抗原表位 中和指数 逃逸病毒 热稳定性
  • 简介:目的建立人肝癌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探讨其特异性。方法用IL-2和美洲商陆(PWM)体外刺激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再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融合,获得3株肝癌单克隆抗体AF3,CB7,CH1,同时进行免疫组及细胞免疫化学研究。结果3株肝癌单克隆抗体AF3,CB7,CH1,可以和肝癌组织发生强阳性反应,和胃癌有微弱阳性反应,和其他3种癌组织无反应,3株单抗均能和肝癌QGY-7703细胞呈强阳性反应,与胃癌细胞有微弱阳性反应,与其他3种癌细胞反应为阴性。结论通过人-鼠杂交瘤技术获得了3株能分泌肝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免疫组与细胞免疫化学证实该单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 标签: 细胞免疫化学 肝癌 免疫组化 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CD20是一种特异性、高表达在正常B淋巴细胞和恶性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识,是治疗B细胞相关性疾病理想的靶点。近年来对其研究不断深入,有多个CD20分子的单克隆抗体用于B细胞非霍启金淋巴瘤(NHL)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本文综述CD20单抗研究的主要药物及其进展,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 标签: CD20 单克隆抗体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单克隆抗体(单抗)的酸碱电荷异质体对其生物活性和亲和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过氧化氢、肽-N-糖苷酶F、羧肽酶B对抗Her2单抗进行氧化、脱糖、酶切处理。用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分析Her2单抗的电荷异质体,使用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法分析Her2单抗的热稳定性,用细胞增殖抑制法和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技术分析Her2单抗的亲和力。结果脱糖处理Her2单抗的酸性电荷异质体增加了5.58%,与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1(high affinity immunoglobulin gamma Fc receptor Ⅰ,FcGR1A)的亲和力明显减弱,亲和力常数为9.032×10-8 mol/L。氧化和酶切处理Her2单抗的热稳定性降低,去折叠温度分别为63.6和59.5 ℃,均低于未处理Her2单抗(66.7 ℃)。结论3种处理均会使Her2单抗产生电荷异质性,脱糖处理Her2单抗与FcGR1A的亲和力减弱,氧化和酶切处理Her2单抗的热稳定性降低。

  • 标签: 抗体,单克隆 抗体亲和力 动力学 电荷异质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荧光单克隆抗体(单抗),并初步应用于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的病毒灭活验证。方法以SEOV L-99株灭活病毒原液为免疫原,采用小鼠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筛选SEOV特异性单抗杂交瘤;小鼠体内诱生法制备单抗腹水,蛋白A亲和层析纯化单抗,并以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其特异性;间接ELISA测定单抗效价和相对亲和力;纯化单抗采用搅拌法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并分别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与小鼠脑内接种法对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进行病毒灭活验证。结果共筛选出4株特异性SEOV L-99株杂交瘤1D5、2E3、3A4及5B7。蛋白质印迹法鉴定4株单抗均与SEOV L-99株核衣壳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测定腹水效价为3.13×10-8~1.25×10-7;相对亲和力顺序为1D5>3A4>2E3>5B7;纯化抗体纯度>95%;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1D5株单抗的结合比率为3.4;直接免疫荧光法与小鼠脑内接种法检测盲传3代的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病毒灭活验证结果一致。结论成功筛选到高效价特异性SEOV单抗,并制备成荧光单抗,可用于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生产工艺中的病毒灭活验证。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城病毒 荧光单克隆抗体 灭活验证
  • 简介:制备青霉素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用建立的ELISA方法分别检测制备的完全抗原及100倍浓度的BSA、 OA,并建立了相对定量检测青霉噻唑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

  • 标签: 初步应用 制备初步 单克隆抗体制备
  • 简介: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出现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发展,—鼠嵌合抗体抗体、完全人单克隆抗体应运而生。这些技术在许多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单克隆抗体受到世界各界学者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具有巨大生命及发展前途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主要对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人—鼠嵌合抗体 人源化抗体
  • 简介: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绵羊红细胞抗体,又能进行分裂繁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技术(Monoclonalantibody,简称McAb)指在一株B淋巴细胞系中的每个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它所专有的、针对一种它识别的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制备技术 红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 克隆技术 小鼠
  • 简介:摘要CD22是特异性表达于B淋巴细胞上的Ⅰ型跨膜糖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唾液酸黏附素家族成员,其作为抑制性辅助受体在B细胞的调节与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自身免疫病是由自身免疫失调所致,B细胞异常激活以及致病性自身抗体的生成是自身免疫病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CD22单克隆抗体治疗B细胞异常增殖活化介导为主的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已引起关注。此文就CD22的分子特征、功能以及靶向CD22治疗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CD22 单克隆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inducedprotein,TGFBIp)是一个多功能细胞外基质分子,在细胞黏附、迁移、增殖、分化中起十分重要作用[1,2]。近期KimHJ等[3]及RowleyJW等[4]研究显示,TGFBIp可作为一种血小板来源蛋白,在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制备TGFBIp单克隆抗体将更好地理解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为发展新的抗血栓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手段。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动物1.1.1主要试剂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单克隆抗体 诱导蛋白 制备 血小板活化 PROTEIN
  • 简介:摘要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和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DZ)在中国已经上市1年余,初始对药物治疗应答的患者在后续继续治疗的过程中均可能存在失应答的情况,如何进行有效、规范的针对性处理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剂型、使用方法及免疫原性均与既往药物不尽相同,故针对其失应答的应对策略也应作出改变。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与UST及VDZ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探讨这两种新型生物制剂失应答的发生情况及应对策略。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乌司奴单克隆抗体 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 失应答
  • 简介:摘要靶向治疗具有高特异性和低毒性,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重要治疗手段,能延长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明显延长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但靶向药物也可阻断靶器官外正常信号通路,部分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导致剂量降低、治疗延迟和中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不良反应中心脏毒性是靶向HER2药物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目前应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的靶向药物有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抗体-药物偶联物(如T-DM1、T-DXd)以及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文章就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HER2靶向药物在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心脏毒性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受体,erbB-2 抗体,单克隆 分子靶向治疗 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属于蛋白质类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极性强和跨膜受限等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应用中存在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大、生物效应多样和治疗响应丢失等问题。影响单抗药物血药浓度的因素包括靶部位受体数量、抗药物抗体水平、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早期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及时调整单抗药物给药剂量,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开展药物临床监测,提高单抗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和不良反应预警能力,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 标签: 生物药学 药物监测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安全性 单克隆抗体药物
  • 简介:摘要免疫出生错误(IEI)这一概念是2017年由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提出并用来替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IEI作为一大类先天性免疫功能异常疾病的统称,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手段复杂,预后相对不良。CD20单克隆抗体是一类CD20抗体,已有3代共5种投入临床,在IEI相关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淋巴增殖性疾病中有部分应用,本文讨论CD20单克隆抗体及其在IEI中的应用,尤其是利妥昔单抗在其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