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耐药阳性药物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对一些老药的深入研究和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本文就糖肽类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及新型耐药阳性药物情况进行介绍,供临床应用参考。

  • 标签: 革兰阳性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革兰氏阳性的耐药性变迁,为合理选择抗生素做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3年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用WHONET5.5进行统计病原构成及耐药率。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VA)、利奈唑胺(LZD)的敏感率为100%,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耐药率均>70%。EFM对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升高。结论细菌检出率和耐药率呈地域性差异,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有降低,临床需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革兰氏阳性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究兰阳引起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应用。方法:于BD9120全自动培养仪内放入血培养瓶,在阳性报警后行涂片染色。选择160例兰阳进行试验,抽取培养液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然后经传统法鉴定与药敏结果评估直接法鉴定与药敏结果。结果:160株兰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溶血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7.1%,表皮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人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2.6%,粪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6.7%,屎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1.7%,总符合率为94.4%;兰阳引发的血培养阳性标本药敏,对比直接法与传统法总符合率即为96.1%,大多数药敏符合率高于95%。结论:经BD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标本,涂片为染色兰阳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切实可行,可有效缩短临床报告时间,及时有效指导临床用药,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血培养阳性标本 直接细菌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兰阳(G+)、兰阴性(G-)感染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包括早期脓毒症、重度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至转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感染部位、住院原因、合并糖尿病情况、群种类(G+、G-)。分析不同群感染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08例患者中,早期脓毒症59例(54.63%),重度脓毒症30例(27.78%),脓毒症休克19例(17.59%)。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转ICU时间、感染部位、住院原因、合并糖尿病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群种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发现,G-感染是脓毒症患者发生休克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与G+感染相比,G-感染的脓毒症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发生休克的风险也更高。

  • 标签: 脓毒症 休克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评价达托霉素治疗住院高龄患者兰阳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使用达托霉素治疗的8例兰阳感染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90(89~100)岁。6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例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复杂性尿路感染。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3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3例,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1例,头状葡萄球菌1例。6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并细菌学清除,体温正常中位时间3.5(2~5)d,首次培养阴性中位时间3.0(3~7)d。1例出现与达托霉素相关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轻度皮疹及瘙痒。结论:达托霉素治疗高龄患者兰阳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达托霉素 85岁以上 革兰氏阳性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治疗兰阳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兰阳重症肺炎患者2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30例)与对照组(128例)。两组均给予替考拉宁进行治疗,观察组初始负荷剂量为400 mg/次,2次/d,持续3 d,随后给予维持剂量200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200 mg/次,1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微生物清除率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微生物清除率(82.50%,107/130)高于对照组(62.50%,80/128),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46%,128/130)高于对照组(92.97%,119/128),P<0.05;观察组TNF-α、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剂量替考拉宁可以提高兰阳重症肺炎患者的微生物清除率,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CRP、PCT水平。

  • 标签: 肺炎 替考拉宁 革兰阳性菌 负荷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儿科住院患者中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感染的病例。采用对比法,将60例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60例单纯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中,多数患者(75%)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和乏力。相比于对照组,在研究组中发生肺炎的比例显著增加(65%vs16.7%,P<0.001)。兰阳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药物耐药性普遍存在,其中MRSA感染比例较高(40%)。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小于5岁、既往存在慢性肺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状况以及在季节流感高发期进行的住院治疗。结论:儿科住院患者中,流感病毒合并兰阳感染更常见于男性且年龄小的患者,特点为高热、呼吸系统症状和易发生肺炎。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细菌感染病原体。在流感高发季节、有慢性肺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中,应警惕流感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并针对兰阳的多重耐药性进行合理抗菌治疗。

  • 标签: 流感病毒 革兰阳性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濮阳地区血流感染兰阳的分布及其主要兰阳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血培养为梅里埃BacT/Alert3D系统,鉴定菌株采用Vitek2compact,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血流感染总阳性率为6.0%,兰阳阳性标本的54.0%。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β溶血链球菌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4.0%、59.5%、11.6%、4.9%。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β溶血链球菌D-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1.1%、40.2%、15.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64.7%、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为76.4%。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苯唑西林和红霉素总的耐药率分别为0.7%、10.7%、15.5%、66.9%、73.1%、82.1%。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总的耐药率分别为0%、5.3%、8.8%、28.1%、38.6%、91.2%。β溶血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有很高的活性。结论本地区引起血流感染的兰阳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四环素,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β溶血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 标签: 血流感染(BSI) 最小抑菌浓度(MIC)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患儿流感病毒合并不同类型兰阳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住院的流感病毒合并兰阳(G+)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10例,以其为研究组;抽选同期住院的110例未合并G+感染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方法流感病毒合并G+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中,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分别为75例、35例,其中合并A群链球菌感染10例,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例,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93例;16例患儿存在基础性疾病。110例患儿均未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且仅有1例在1年内接种流感疫苗。对照组中,甲流感染79例,乙流感染31例,5例有基础性疾病,7例接种过肺炎链球菌疫苗,13例在入组前1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研究组中所有患儿均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与抗生素治疗,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未接种流感疫苗、存在基础性疾病、首次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应用时间超过48h是流感病毒合并G+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流感病毒合并G+感染,可使患儿原有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尽早发现G+感染,及时应用NAI和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率。流感季节应加强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

  • 标签: 革兰阳性菌感染 流感病毒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奈唑胺治疗兰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革兰氏阳性感染的VA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奈唑胺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10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为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与对照组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感染的VAP可以有效的清楚患者体内的细菌,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安全性比较好,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利奈唑胺 革兰阳性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利奈唑胺治疗兰阳(G﹢)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G﹢感染VAP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分别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和万古霉素注射液,1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G﹢的VAP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运用。

  • 标签: 利奈唑胺 革兰阳性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兰阳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住院病历数据库记载ICU和RICU分别应用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病历,通过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伴随用药、用药疗程以及疗效、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通过SPSS17.0分析比较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方面,替考拉宁组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32.3%和29.6%,与万古霉素组的有效率(38.7%)和细菌清除率(4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考拉宁具有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在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老年人大于中青年人。结论:替考拉宁治疗兰阳感染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当,但替考拉宁在相同条件下比万古霉素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达托霉素治疗兰阳心内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达托霉素/daptomycin”“兰阳感染/Gram-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心内膜炎/endocarditis”为关键词,系统检索以下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资讯(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2年4月,以获取达托霉素治疗兰阳心内膜炎的相关对照及非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数据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并对可合并的结局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随机效应模型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含13篇文献)。3项对照研究结果分别显示相比葡萄球菌青霉素或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时,医院内死亡风险(RR=0.66,95%CI:0.24~1.84,P=0.427)及6个月内死亡风险(RR=1.27,95%CI:0.75~2.14,P=0.3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肠球菌心内膜炎中,达托霉素对比氨苄西林联合头孢曲松(RR=0.39,95%CI:0.06~2.49)、氨苄西林或万古霉素±庆大霉素(RR=0.42,95%CI:0.05~3.36),死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达托霉素对比氨苄西林或万古霉素联合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医院内死亡风险(RR=0.80,95%CI:0.11~5.83)和6个月内死亡风险(RR=0.47,95%CI:0.07~3.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项经济学模型研究显示,随着患者治疗时间的延长,达托霉素作为一线治疗相较于万古霉素可为每例患者节省医疗费用4 037英镑。非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达托霉素治疗左心心内膜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右心心内膜炎、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右心心内膜炎的平均临床成功率分别为77%(95%CI:70%~83%;I2=28%)、87%(95%CI:73%~95%)、78%(95%CI:38%~95%;I2=49%);而同时死亡率或达托霉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4%)在临床实践可接受范围内,其中左心心内膜炎平均死亡率为13%(95%CI:11%~17%,I2=0);右心心内膜炎死亡率仅2项研究报道,分别为3%与27%。结论达托霉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死亡风险与其他抗菌药物相当,临床成功率较高。当其他治疗效果不佳时,使用达托霉素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心内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 达托霉素 系统评价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兰阳无芽胞厌氧杆菌大致包括9个属(包括新增3个属),本文仅介绍5个属。A.放线属放线属(Actinomyces)细菌是兰阳无芽胞厌氧丝状杆菌,据1986年第9版《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卷所记载,包括12个菌种。

  • 标签: 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可视化形式了解我国兰阳(G+)所致脓毒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分析其大致研究方向,从而掌握近年研究热点话题。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从建库至2019年10月以中文形式全文发表的G+所致脓毒症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发表年份、发表期刊、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分布及趋势进行统计,并采用Ucinet 6.0软件绘制作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图,分析其内在联系。提取相关文献的主题词,采用Ucinet 6.0软件中的NetDraw按照中心度排列各主题词之间的关系,采用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软件(BICOMS2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归类并生成可视化矩阵,采用图形聚类工具软件(gCLUTO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可视化曲面图,分析当前G+所致脓毒症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研究方向。结果共检索G+所致脓毒症相关文献1 976篇,排除会议摘要、新闻报道、研究资讯、内容缺失或与主题不符的文献26篇,最终共1 950篇纳入可视化分析。发文量分析显示,1979至1992年G+所致脓毒症相关研究较少,从2008年开始呈几何倍数增长,2008至2018年累计发文量达1 144篇,约占总发文量的58.67%(1 144/1 950)。1979至2019年累计发文量超过5篇的院所共23家,其中达到或超过10篇的院所有6家,超过20篇的院所有1家;载文量超过100篇的期刊仅5本;参与相关文章撰写的作者5 381人,但累计发文量超过10篇的高产作者不多,且未见跨省市院所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出现频次超过5次的103个高频主题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显示,G+所致脓毒症研究主要围绕"脓毒症"展开,包括耐药性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脓毒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新生儿和儿童;治疗药物的选择逐渐向耐药性较强的糖肽类、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发展。针对G+所致脓毒症治疗药物的研发可能成为未来脓毒症相关内容的研究方向或新领域。对103个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目前G+所致脓毒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五大主题,即脓毒症的早期诊断,脓毒症的细菌感染途径、院内获得性感染、细菌耐药,脓毒症的流行病学防治基础,静脉导管感染相关脓毒症,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结论近年来G+所致脓毒症研究热度整体呈升温趋势,但跨院所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仍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革兰阳性菌 脓毒症 聚类分析 信息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