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集符合标准的心脏150例,分为3组,实验组为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SCD)组50例,阴性对照组(交通事故和高坠死亡)50例,阳性对照组(冠心病)50例。应用免疫组化及SimplePCI图像分析系统,比较不明原因SCD组与阴性对照组,以及冠心病组与阴性对照组窦房房室中Cx40、HP70的表达,并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者、冠心病猝死者窦房房室HSP70AOD值总体高于对照组,且分布形态发生改变;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者、冠心病猝死者窦房房室Cx40AOD值总体较对照组减少,且分布形态发生改变,阳性细胞侧面连接处增多,润盘处减少。实验得出以下结论:窦房房室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Cx40、HSP70在组之间表达的差异,可以作为SCD的辅助诊断参考指标。

  • 标签: 心源性猝死 缝隙连接蛋白40 热休克蛋白70 窦房结 房室结
  • 简介:目的探讨鼻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径路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2组均采用鼻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鼻镜下尖牙窝小视窗径路术。观察2组术后7d炎症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术后1年复发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87%比79.49%,P〈0.05)。观察组术后7d血清TNF-α、IL-6、IL-1β、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69%比25.64%,P〈0.05)。结论鼻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径路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清除病灶,降低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复发率。

  • 标签: 真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 上颌窦开窗术 中鼻道 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术
  • 简介: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后对快径传导的影响。方法入选慢快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42例,根据首次放电消融后结果进行分组,第一组:慢径消失组:不能再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第二组,慢径改良组:可见慢径跳跃现象;第三组:慢径残存组,可见慢径跳跃现象,或后可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比较三组患者消融前后的快径不应期,快径前传时间,快径前传时间差值变化。结果慢径消失组17例(40.5%),慢径改良组14例(33.3%),慢径残存组11例(26.2%)。慢径消失组患者消融前后快径不应期缩短(234.71±13.28vs331.18±21.18,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慢径改良组患者消融后快径不应期缩短(245.71±12.22vs323.57±26.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径残存组患者消融前后快径不应期无明显变化(264.55±21.62vs320.91±15.78,p=0.23)。与慢径残存组相比,慢径消失组和慢径改良组传导消融术后快径不应期以及快径前传时间明显缩短,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慢径完全消融后,快径不应期和快径前传时间均明显缩短,提示慢径消融的同时可以改善房室快径的前向传导功能,这一现象可结合其他指标作为评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效果的参考。

  • 标签: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快径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直肠癌是目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对早期直肠癌及时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诊断。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常见的癌症中居第3位,在癌症相关死因中居第5位。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直肠肿瘤的重要方法。本文将对近年来出现的早期直肠癌镜诊断技术做简单介绍。

  • 标签: 结直肠癌 早期 内镜诊断
  • 简介:摘要通过对高湿、低温食品加工车间的天棚、墙体、参观窗、空调风道及送风口、电梯井等位置现象的分析,提出了设置导流天棚、维持车间正压、低温除湿、提高保温材料性能、选用低温防露送风口、加强通风等有效的防止露的措施,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环境条件、卫生要求或者检验条件,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食品加工 高湿 低温环境 结露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现象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从2015年3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现象患者中选取其中的1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对象,对这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5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按照不同的心电图特点分为A型和B型两种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15例患者当中,有11例为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占73.33%,其余4例非非器质性心脏病。在11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当中,有8例患者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这8例患者仍然存在一度房室阻滞或者是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且这8例患者的交替性文现象都为病理性组织。在非器质性心脏病的4例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在恢复窦性心律后,没有出现房室阻滞的情况,心电图显示为功能性阻滞。结论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现象属于房室双层阻滞,且B型多于A型,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而言,即便心律恢复后,大多数患者都存在房室阻滞,对于病理性阻滞的患者,可以通过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量进行治疗,可以缓解病理性阻滞的情况。

  • 标签: 心房扑动 交替性文氏现象 心电图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跟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城市道路照明及城市亮化工程需求也更大,而能源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节电节能、高可靠性、绿色照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 标签: LED灯具 可靠性 技术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镜下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性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2例患者均于镜下实施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对比2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直肠腺瘤性息肉均告有效切除,但观察组32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32例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采用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内镜 手术切除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当前电厂的安全生产也越来越受到国家与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我国电厂锅炉运行中的炉渣现状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一个综合论述,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行业的发展质量。

  • 标签: 电厂锅炉 运行 炉渣成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直肠的上皮瘤变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直肠上皮瘤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术前、术后诊断结果以及肿瘤位置分布情况。结果80例直肠上皮瘤变患者中,经术后病理检查,23.75%患者确诊为高级别上皮瘤变,12.50%患者确诊为低级别上皮瘤变,63.75%患者确诊为浸润型癌。同时从肿瘤位置分布角度分析,浸润型癌在结肠患者中所占比为75.00%,在直肠患者中所占比为53.57%。结论加强直肠上皮瘤变患者病理诊断,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 标签: 结直肠 上皮内瘤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建钢板固定术与克针近端弯折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分组,奇数29例划入观察组,偶数29例划入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针近端弯折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0%,与对照组患者的72.41%相比,明显效果更好,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03%,经统计学检验提示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明显优于克针近端弯折固定术,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建钢板 克氏针近端弯折 锁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单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切口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显著(P<0.05)。结论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双切口 双钢板内固定 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对曲混凝土拱坝部分安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表明大坝顶沉降位移变化量,由坝中向坝肩两岸递减,位移分布规律正常,坝顶水平位移变化量,坝体切向位移变化量与库水位和温度关系,径向位移变化量受库水位和温度影响明显,库水位上升,大坝向下游变位,库水位下降向上游回弹,并随温度升高,向上游变位,温度降低向下游变位;

  • 标签: 双曲混凝土拱坝 安全监测分析 库水位 温度 变化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瘤高级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到2016年10月份于我院进行诊治的75例上皮瘤变高级别的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胃镜活检诊断,把术后病理切片的检查作为对照,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胃镜活检的检查结果和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够显著,P>0.05;75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大出血或是其他的并发症。结论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瘤高级别诊断中,其诊断效果比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上皮内瘤变
  • 简介:通过对三太阳电池进行激光辐照实验,研究了激光辐照引起三砷化镓(GaAs)太阳电池量子效率谱的变化情况。在功率密度为11.1W·cm~(-2),波长为808nm的激光辐照后,发现顶电池量子效率在吸收波段内降为0,而在吸收波段外出现了量子效率约为10%的异常响应。测量辐照后样品AM0光辐照下的I-V曲线发现,短路电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加。根据量子效率测量原理分析认为,激光诱导的顶电池(限流层)限流失效是导致其吸收波段外量子效率异常增加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激光辐照效应 三结GaAs太阳电池 量子效率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2015年1月对4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行手法复位经皮克固定治疗术,观察患儿年龄、骨折愈合情况,随访时检查患儿患侧和健侧关节屈伸功能和提携角。结果术后随诊时间为半个月—12个月,40例患儿均达到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术后4—8周,24例优,12例良,4例可,良率90%。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好。

  • 标签: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对直肠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使用镜下窄带成像技术观测直肠息肉样病变情况,同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来分析患者是非肿瘤性息肉或者直肠肿瘤性的情况。结果镜下窄带成像技术通过对不同大小息肉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特异度方面来诊断息肉的病变情况,诊断的准确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下窄带成像技术能有效地辨别患者是否存在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情况,有利于患者接受及时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 结直肠息肉样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运用无渣型肠营养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使用情况,分析原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身耐受性更好,舒适度更高,两组肠道清洁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总蛋白以及血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术前肠道准备时运用无渣型肠营养制剂,不仅可以提高肠道清洁度,增加患者自身耐受性,还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传统方式。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制剂 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