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位掌骨骨折的克固定治疗效果。病例报告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因掌骨干骨折而接受克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32例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单发骨折22例,多发骨折10例。闭合性损伤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其中4例为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掌骨颈骨折15例,掌骨干骨折9例,基底骨折8例。粉碎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2周)。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的评级标准并参考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otalactiveflexionTAF)的评级标准进行评定,优20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克固定是治疗移位掌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功能锻炼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 标签: 掌骨 骨折 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克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方法运用改良克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结果本组32例,3-12个月随访,均于6-8周临床愈合,无术后感染及功能障碍。结论改良克固定是治疗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 简介:新时代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双语言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双文化能力。为此,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双文化图式"的教学模式:加强西方优秀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输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用英语语言的输入、改革大学英语测试中的中西文化配置。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双文化图式",使其在国际交往中真正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展示并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 标签: 大学英语 双文化图式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镜下直肠巨大息肉摘除术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26例患者在内镜下经高频电刀电凝巨大息肉切除,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有2例发生出血,经对症治疗后血止,其余患者顺利完成息肉摘除。结论镜下息肉摘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护士应掌握镜下息肉摘除的特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结肠巨大息肉 内镜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儿童肱骨干上段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针交叉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12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手术后骨折对位对线好,无畸形愈合及不愈合,无肱动脉及重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克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上段骨折,创伤小,规定牢固,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固定方法。

  • 标签: 肱骨骨折 克氏针 交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2009年6月-2012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克固定加植骨术治疗58例(62足)跟骨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跟骨关节骨折。按Paley跟骨骨折分型B1型26足,B2型14足,C1型16足,C2型4足,D型2足。结果58例(62足)患者给予6-20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测量Gissane角平均132°,B?hler角平均30°。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30足,良24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达87.1%。结论该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骨折愈合后克针拔除方便,无固定寄留、无需再次手术取固定物,在跟骨关节骨折治疗方法中占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早期肠营养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鼻空肠管进行肠营养制剂输注。结果4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经早期肠营养支持,均无死亡病例,无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和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14例患者出现腹胀,占29.17%;10例患者出现恶心,占20.83%,经胃肠减压缓解;无呕吐病例。结论直肠癌术后早期肠营养有利于患者消化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结直肠癌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77例肱骨髁上骨折的经皮克固定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经皮克固定治疗的护理,术后随访一年。结果无一例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畸形愈合、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后透视下经皮克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可行性,评价其对骨折修复的作用及后期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20例Bennett骨折患者在X线透视下两助手牵引复位,用2枚克针固定大多角骨及第一、二掌骨,维持骨折块的解剖复位,观察疗效。结果术中骨折均解剖复位,石膏外固定4~6周后去除固定,20例患者随访9个月,骨折无错位,一期愈合,露在皮外克针未发生感染,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闭合整复透视下2枚克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克氏针 内固定 透视下 Bennett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对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食管浅表病变患者进行染色前、后活检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对比。首先是不经染色仅凭经验对食管异常黏膜进行常规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后对食管异常黏膜进行内镜下喷洒卢戈碘液染色,然后在不着色区、着色不均匀区或淡染区重新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病理呈鳞状上皮增生20例,慢性炎症51例,不同程度异型增生28例,癌变13例。对照组病理呈鳞状上皮增生47例,慢性炎症42例,不同程度异型增生18例,癌变5例。结论镜下卢戈碘液染色技术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对食管浅表病灶性质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卢戈氏液染色 食管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全部心房冲动不能传到心室,导致心室率显著缓慢。心脏搏出量减少,血液动力学减慢,导致机体缺血、缺氧,正常情况下,脑血流有自动调节功能,脑血流(CBF)与脑灌注压成正比,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阻断血流30分钟即出现脑代谢改变,在缺血、缺氧状态下,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紊乱,使血管扩张,导致脑水肿及颅高压,长期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导致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灶形成,形成脑梗死,头颅CT或者头颅MRI影像学上表示多发脑梗塞或者腔隙性脑梗塞。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单纯经外髁经皮穿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外髁经皮克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例。结果愈合时间8-12周,随访时间6—12个月。全部愈合,无针孔感染,无肘翻畸形,无Volkman挛缩,按照HHS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21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5.7%。结论闭合复位,经外髁经皮穿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操作简单可靠。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石膏托外固定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桡动脉径路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380例经桡动脉径路心脏介入诊疗的患者并发症情况并提出今后的预防措施。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其中前臂疼痛3.95%,动脉痉挛2.10%;;穿刺部位肿胀1.05%,桡动脉闭塞0.53%,假性动脉瘤0.53%,无严重出血、动静脉瘘、腹膜后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及神经损伤等发生。结论桡动脉径路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少,预防重点在于熟悉操作技巧及掌握好术后止血时间。

  • 标签: 桡动脉径路 并发症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价运用撬拔复位结合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endersⅡ型、SendersⅢ型的疗效。方法60例SendersⅡ型、SendersⅢ型的跟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采用空心钉固定为观察组,采用接骨板固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Bolher角矫正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感染率、皮肤坏死情况。结果访1~2年,平均1.6年,两组组间在Bolher角矫正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采用美国足踝协会后足评分(AOFAS)进行功能评定,两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出现皮缘坏死4例,感染1例。结论用撬拔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较切开复位固定能有效的达到良好复位及可靠固定,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

  • 标签: 跟骨骨折 撬拔复位 空心钉 接骨板 撬拔针
  • 简介:无主句或者省略主语等现象在日语中十分普遍。笔者从鲁迅的《故乡》竹好日译本着手,对比原作中存在主语,而译作中却失去主语等主语缺失的句子,找出日语与汉语主语出现情况的不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探究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 标签: 日语 主语缺失 《故乡》 竹内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1月至2012年03月期间,行钢板固定术治疗的2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一般资料、病情、手术治疗及预后等资料,以观察钢板固定治疗对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及术后疗效考评,本组2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优15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为92.3%;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10~21周。结论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显著,且固定牢固、安全性高,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双钢板 肱骨髁间骨折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县作为今陇东地区最早设立的县之一,在河陇交通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考据与乌相关史料,对汉唐间乌县之沿革、迁置、地望等进行了仔细考证,认为乌县为秦县,其地望在汉唐间曾发生数度迁置,唐人已经在其地望问题上产生了误解。

  • 标签: 乌氏 《水经注》 乌水 乌氏驿
  • 简介:目的比较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选择性射频消融(RFCA)慢径路术前、术后心脏各部分腔电生理改变.方法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选择性慢径路RFCA前、后分别进行腔电生理检查.记录RFCA前、后希束电图(HIS)、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房室前传文阻滞点(AVN-WKB)、室房逆传文阻滞点(VAN-WKB)、房室前传有效不应期(AVN-ERP)和房室逆传有效不应期(VAV-ERP),将RFCA前、后心脏各部分电生理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RFCA前、后HIS电图A-ERP、V-ERP、AVN-ERP及VAN-WK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VN-WKB、VAN-E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RFCA慢径路房室径路疗效肯定.在RFCA前、后(急性期)房室前传、逆传电生理均有一定改变.这与RFCA改变了房室的部分结构,如大部分病例慢径路消失有关,不同消融部位对房室传导电生理改变产生不同结果.

  • 标签: 射频消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通过骰骨克针结合开放复位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1年5月,经皮通过骰骨克针结合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23例26足,男17例,女6例,年龄19~52岁,平均30.5岁,20例为单侧跟骨骨折,3例侧跟骨骨折;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8例。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结果23例患者术后获7~38个月(平均15.4个月)随访,患足功能优7侧(26.9%),良16侧(61.5%),可2侧(7.7%),差1侧(3.8%);优良率88.4%。结论经皮通过骰骨克针有利于稳定及维持骨折复位,结合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跟骨 骨折 克氏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