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动脉血栓栓塞(PTE)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日益受到关注。而不同病因的急性PTE在抗凝药物应用、治疗疗程等方面存在不同,并且部分急性PTE患者即使经过充分治疗仍可能复发或发展成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甚至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门诊随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总结PTE患者在不同阶段的随访目的及重点,以帮助临床医师规范门诊随访管理。

  • 标签: 肺栓塞 随访研究 病例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治疗血栓栓塞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 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60例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对照组口服华法林钠片,观察组则口服利伐沙班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且观察组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疗效安全显著,在治疗血栓栓塞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血栓栓塞(PTE)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以86例PTE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41/43),高于对照组(79.07%(34/43),P<0.05)。干预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发生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23.26%(10/4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41/43),高于对照组(71.09%(31/43),P<0.05)。结论给予急诊PTE患者有效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的发生。

  • 标签: 急诊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观察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在急性血栓栓塞(PE)中远期血栓复发事件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首次发作的急性PE患者共224例,入院后取血检测其血浆NT-proBNP水平,并根据NT-proBNP水平分为NT-proBNP升高组和NT-proBNP正常组。分别在3、6和12个月以及其后每年一次进行系统性评估随访。主要研究终点是症状性复发致死或非致死性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TE)。结果在224例入选患者中,158例(70.5%)患者的血浆NT-proBNP升高,而66例(29.5%)患者检测结果正常。平均随访(31.0±19.4)个月后,在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组中共20例(12.6%)患者发生VTE复发事件,血浆NT-proBNP水平正常组中仅1例(1.5%)患者发生VTE复发事件。NT-proBNP升高组的VTE复发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NT-proBNP正常组(12.6%比1.5%,P=0.009)。在Cox多因素分析中,调整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间后,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是急性PE患者VTE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HR=10.50,95%CI: 1.42~78.23,P=0.02)。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是急性PE患者VTE事件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肺栓塞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静脉血栓栓塞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本院收治的急性血栓栓塞患者使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 标签: 利伐沙班 急性肺栓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成组制合作模式在血栓栓塞防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血栓栓塞患者共2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血栓栓塞患者144例,确诊血栓栓塞患者64例。按照住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4例,其中对照组有高危患者74例,确诊患者30例,试验组有高危患者70例,确诊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防治管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实施医护成组制合作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高危患者漏报率、高危标识漏挂率、预防性药物抗凝漏治疗率、物理预防漏治疗率、检查单漏开率、出血征象漏发现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高危组的高危患者漏报率分别为8.1%(6/74)、高危标识漏挂率12.2%(9/74)、患者预防性药物抗凝漏治疗率8.1%(6/74)、患者物理预防漏治疗率9.5%(7/74),试验组中高危组的高危患者漏报率为2.9%(2/70)、高危标识漏挂率4.3%(3/70)、患者预防性药物抗凝漏治疗率2.9%(2/70)、患者物理预防漏治疗率4.3%(3/70),以上各项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08~7.51,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4%(61/74)低于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0.0%(6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31,P<0.05)。对照组中确诊组检查单漏开率43.3%(13/30)高于试验组17.6%(6/34)、对照组中确诊组健康教育知晓率36.7%(11/30)低于试验组91.2%(31/34)、对照组中确诊组患者满意度40.0%(12/30)低于试验组94.1%(32/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26、4.57、4.22,P<0.05)。结论医护成组制合作模式提高了防治干预执行率、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及满意度,促进了防栓抗栓工作的有效开展。

  • 标签: 医护成组制 肺血栓栓塞症 防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符合心脏置入型电子器械(CIED)适应证且术前发现急性血栓栓塞(APT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从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且符合CIED适应证的8 641例住院患者中筛选出CIED术前确诊APTE的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结果8 641例患者中合并APTE的患者共45例(5‰),将其纳入研究。45例入选患者中男性18例(40%),年龄(73±8)岁,体重指数(27±10)kg/m2。肺栓塞危险分层,32例(70%)为中危,13例(30%)为低危,无高危患者。38例(84%)患者在明确APTE诊断后启动抗凝治疗。30例(67%)患者完成CIED置入(置入起搏器者27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者2例,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者1例),其中23例CIED术前开始抗凝的患者术后未发生出血、囊袋血肿等并发。研究随访(30±7)个月,期间20例患者复查CT血管造影示栓塞消溶,2例患者抗凝期间发生出血并发(脑出血1例,肉眼血尿1例)并停用抗凝药物。15例(33%)行抗凝治疗并暂缓置入CIED的患者中, 2例发生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住院及抗凝治疗随访期间均未再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7例患者再次因症状性心动过缓置入CIED。随访期间5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心脏性猝死,1例为APTE并急性脑梗死,1例为肺部感染。结论符合CIED适应证的患者中合并APTE者并不罕见,对于此类患者置入CIED同时进行抗凝治疗可能是安全、可行的,需注意APTE患者可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

  • 标签: 肺栓塞 抗凝药 心脏置入型电子器械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索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血栓栓塞(P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接受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血栓栓塞患者, 对其心脏超声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相关资料做回顾性研究分析, 探究超声筛查对该病诊断明确的重要性。结果 心脏彩超:60例血栓栓塞患者中右心增大52例, 肺动脉的主干及左右支有增宽表现28例, 肺动脉的主干内有等回声团2例, 分叉位置存在高回声4例, 肺动脉的右支内存在高回声4例, 左支中存在等回声2例;三尖瓣返流60例伴中度或者重度肺动脉有高压42例;下肢深静脉彩超:60例患者中均存在单侧或双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下肢深静脉超声及心脏超声联合应用可以准确显示疾病相关征象, 十分有益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故在血栓栓塞的诊断过程中, 有着较高的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 标签:    心脏超声 下肢深静脉超声 肺血栓栓塞症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干预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血栓栓塞重症患者的凝血指标的影响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接受临床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血栓栓塞重症患者202例,将其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两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时,给予其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集束化干预措施辅助治疗,整理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凝血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集束化干预措施后,患者的凝血指标受到影响而出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血栓栓塞重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采用集束化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情况,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集束化干预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血栓栓塞症 凝血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病率、病死率的增加,社会负担的加重,医护人员对VTE重视及认识程度不断提高。VTE作为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尤为重要。VTE的预防主要包括药物预防、机械预防。但药物预防可能带来出血的风险,使药物预防的应用受到限制。机械预防因无创、患者依从性高、并发少、简单方便、效果佳,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针对机械预防的方法及优缺点进行综述。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机械预防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患者出现肺栓塞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年龄≥65岁、患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原发灶情况、肿瘤转移情况、伴随疾病、发生血栓类型及部位等。计算Charlson共病指数。根据深静脉血栓部位,分为深静脉血栓(DVT)组和肺栓塞(PTE)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318例患者中281例(88.4%)为深静脉血栓组,37例(11.6%)为肺栓塞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肿瘤类型及肿瘤转移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共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肝病发病例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harlson共病指数方面,肺栓塞组(7.22±3.95)显著高于深静脉血栓组(5.69±2.89)(P=0.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0.9,95%CI:0.846~0.985,P=0.001)、肿瘤是否转移(OR=0.006,95%CI:0.001~0.032,P=0.000)、Charlson共病指数(OR=2.278,95%CI:1.772~2.929,P=0.000)均是影响血栓栓塞(PTE)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肿瘤是否转移、Charlson共病指数是老年肿瘤患者出现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共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该院呼吸内科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血栓栓塞用药安全性"为活动主题,采用鱼骨图法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血栓栓塞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后患者用药正确率、服药时间准确率、药物副作用知晓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用药宣教、用药流程、护患交流、护理服务态度、基础护理等方面满意率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患者用药知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率。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 品管圈 低分子肝素 用药安全性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生特点以及预防性抗凝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手术的患者,回顾性总结其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原发性肺部疾病;(2)接受手术治疗;(3)手术前后均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共659例患者入选,术后58例发生VTE,发病率为8.8%。151例患者应用预防性抗凝药物,总预防用药率为22.9%(151/659)。按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将入组患者分为:低危组(≤4分)300例,中危组(5~8分)328例,高危组(≥9分)31例;其预防性抗凝比例分别为4.0%(12/300),36.3%(119/328)和64.5%(20/31)。预防性抗凝用药的时长也差异较大,抗凝1~3天99例,4~6天46例,7~9天6例。各组内接受预防性抗凝的患者与未接受预防性抗凝的患者VT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术后VTE发病率较高,但患者接受预防性抗凝比例较低,且抗凝疗程过短不符合用药规范,因此造成了预防效果不理想。提示今后应规范应用抗凝药以达到预防血栓发生的目的。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术后 预防性抗凝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化Geneva评分(SGS)、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AADD)及二者联合对血栓栓塞(PTE)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疑似诊断为PTE住院患者102例。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SGS评分并收集其AADD,以CT肺动脉造影和/或核素通气/血流灌注阳性结果作为确诊PTE的金标准,计算SGS、AADD及SGS联合AADD对PTE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并分析三者对PTE的诊断预测价值。结果102例疑诊PTE患者中确诊PTE者31例(30.4%),排除PTE者71例(69.6%)。SGS在诊断PTE中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76.1%,阳性预测值为59.5%,阴性预测值为90.0%,阳性似然比为3.37,阴性似然比为0.25,约登指数为0.567;AADD在诊断PTE中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63.4%,阳性预测值为52.7%,阴性预测值为95.7%,阳性似然比为2.55,阴性似然比为0.10,约登指数为0.569;SGS联合AADD在诊断PTE中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90.4%,阳性预测值为82.1%,阴性预测值为95.9%,阳性似然比为9.58,阴性似然比为0.09,约登指数为0.824。结论SGS联合AADD可明显提高PTE诊断效能,其阴性预测价值与阳性预测价值均高于单独使用时。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简化Geneva评分 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价值。 方法:在我院收治的产后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中采用随机的方式抽取 46例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自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12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将 23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 23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纳入实验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于实验组更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提高产后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低分子肝素 治疗效果
  • 作者: 马玉芬 邓海波 王磊 孙建华 刘戈 王晓杰 徐园 郭雅萍 耿倩 吴欣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病房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二病房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 100730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VT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之一,住院患者可能存在VTE高危因素。护理作为VTE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准确识别危险因素、及时正确进行VTE风险评估,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对预防VTE意义重大。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