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坏死胰腺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坏死胰腺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显著高于乙组(76.5%),甲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乙组,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急性坏死胰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坏死胰腺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急性出血坏死胰腺30例,运用护理程序对其进行系统整体护理。结果总治愈率为90%,其中出血坏死轻症治愈率95.8%,重症66.7%。结论对急性出血坏死胰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 出血 坏死 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acute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本病在病理上分为急性水肿和出血坏死两大类,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的90%,病情较轻,经适当治疗3~7d内症状消失,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复杂,常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休克、心衰、呼吸窘近综合征、腹膜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常是猝死原因之一,病死率可达50%以上。

  • 标签: 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急性出血坏死胰腺(AHN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危重变化较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腹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进步,但还须继续努力,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本文报告经我院诊治、诊断明确、病史较完整的六例AHNP病例,并进行简要的讨论,以提高对AHNP的认识。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临床表现 预后 AHNP 病情危重 高治愈率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急性坏死胰腺日趋成熟。急性坏死胰腺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病死率高的严重疾病。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效果欠佳。我院自2001以年,采用早期施行区域选择性动脉置管,采用微量泵持续药物经动脉管灌注治疗,同时加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介入治疗 股动脉置管 尿淀粉酶 护理
  • 简介:目的对急性坏死胰腺(ANP)大鼠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波谱分析(HR.MASNMR),探索其代谢变化特征。方法按完全随机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ANP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ANP组大鼠经腹腔分2次注射L-精氨酸2.5mg/g体重方法制备,对照组仅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运用HR—MASNMR分析两组离体胰腺组织代谢物的含量。结果造模12h后,胰腺水肿伴出血、实质内大片凝固性坏死、间质中性细胞浸润,并见胰周脂肪皂化;血清淀粉酶水平为(3527±429)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0±188)U/L。波谱分析显示ANP组胰腺组织的牛磺酸(Tau)、乙酸(Ace)、丙氨酸(Ala)波峰下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甜菜碱(Bet)、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Pc+Gpc)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胆碱(Cho)、谷氨酸(Glu)、乳酸(Lac)波峰下面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NP大鼠离体胰腺组织块具有显著的代谢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人类重症急性胰腺在体波谱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磁共振波谱学 代榭 精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的手术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1998年收治并经手术处理的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都进行了手术干预;1次手术2例,余24例经过2~4次手术。16例出现相关并发症并得到及时处理。24例获救,2例高龄者死于MOF。结论无特定指征早期(发病12h内)不推荐手术。发病后3~4周是最佳手术时机。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应轻柔,注意止血。

  • 标签: 坏死急性胰腺炎
  • 简介:目的研究磷脂酶A2(PLA2)抑制剂氯丙嗪对急性坏死胰腺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12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只)、ANP组(45只)和氯丙嗪组(45只).采用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1ml/kg体重制备ANP模型,对照组胰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氯丙嗪组于制模成功后即刻、24h、48h腹腔注射0.4%氯丙嗪0.25ml/100g体重;ANP组和对照组术后同时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组于术后24h、48h、72h分别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淀粉酶、PLA2、IL-6;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氯丙嗪组制膜后72h胰腺病理分值为3.57±0.73,较ANP组的13.29±1.03明显减轻.氯丙嗪组术后72h血清淀粉酶和PLA2水平分别为(1658.0±277.0)U/L和(12.26±1.40)ng/ml,较ANP组的(3666.7±1233.0)U/L和(17.04±1.16)ng/ml显著降低(P<0.01).氯丙嗪组术后24h、48h、72hIL-6水平分别为(116.27±14.49)Pg/ml、(82.75±8.86)pg/ml、(75.35±6.17)pg/ml,也较ANP组的(160.88±27.19)Pg/ml、(125.51±30.71)pg/ml、(111.77±19.10)pg/ml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丙嗪腹腔注射治疗ANP大鼠有一定疗效.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氯丙嗪 磷脂酶A 大鼠
  • 简介:<正>急性坏死胰腺(简称ANP)病死率极高。我院外科自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诊治21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治愈19例,死亡2例。现就基层医院外科诊治ANP的体会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2例,年龄17~82岁,平均56.2岁。均有上腹部剧烈疼痛、腹胀、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并伴呕吐。21例术前诊断性腹腔穿刺(共32次)均获血性腹水,穿刺液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基层医院 氟尿嘧啶 血性腹水 回顾性分析 外科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诊断急性坏死胰腺(ANP)中超声与CT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56例急性胰腺患者的超声及CT诊断资料,结合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患者中超声诊断及CT诊断ANP的特异性、敏感性、预测的精确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等。结果分析得知采用超声诊断ANP的方法,特异性值为82.3%,阳性的预测值为90.1%,而CT诊断ANP的方法,特异性值87.9%,阳性的预测值为93.7%,两者数值上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方法的阴性的预测值为30.2%、敏感性值为83.4%、可预测精确性值为70.6%,CT诊断方法的阴性的预测值为69.5%、敏感性值为98.1%、可预测精确性值97.2%,两者资料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诊断急性坏死胰腺的方法中超声与CT均有效,CT与超声诊断在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间相似,而CT诊断在阴性预测值、敏感性及预测精确性方面的优势均强于超声诊断。

  • 标签: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 诊断 有效
  • 简介:目的以大鼠胆源性胰腺模型为对象,比较国外相关的评分标准,探讨这一实验模型合理,准确的病理学评定方法。方法48只SD大鼠分善宁(16只),对照(21只)和假手术(11只)不同处理组,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的诱发大鼠急性坏死胰腺,参照Schmidt等普通病理学评分标准并加以改进,结合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评定不同标准的病理组织学评分的准确性。结果急性坏死胰腺大鼠解剖时见大量红色腹腔渗液,最多者达体重的6%;光镜下见胰腺组织明显出血,腺细胞坏死;小叶破坏,结构紊乱,小叶间隔大量红细胞;肝脏,心脏,肺和肾脏也出现组织充血,出血等,不同处理组的4项组织学评分标准显示Schmidt方法不能显示组间出血的严重程度,炎症,水肿,坏死3项过于繁冗。以高倍镜下间隔红细胞数平均值和分级评分比较,组间出血显示显著性差异。结论1)腹腔大量红色渗液,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胰外多器官损伤等是这一模型的特征;2)在简化Schmidt评分标准中水肿,坏死,炎症等3项和出血指标以及间隔红细胞数和分级统计的基础上,作者提出新的标准,以更为准确合理地评定大鼠急性坏死胰腺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 标签: 大鼠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病理特征 评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急性坏死胰腺采用CT检查、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坏死胰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T、超声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数据显示,CT检查、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1%、80.88%,CT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急性坏死胰腺临床采用CT、超声检查均可获得一定的诊断效果,但是CT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较高,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CT诊断 超声诊断 诊断准确率
  • 简介:SAP的发病率大约是30/100000,病死率大约为10%~15%[1].虽然SAP时胰腺实质发生坏死,但其病死率在无菌情况下还是很低(0~10%),如果,坏死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感染,则SAP患者预后恶化,病死率升高3倍(>30%)[2].因此,对于SAP患者胰腺坏死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坏死感染 并发胰腺 感染早期
  • 简介:经过3年来对急性胰腺47例病人的非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而那些重症胰腺的病人

  • 标签: 临床护理 出血坏死 坏死型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急性重症坏死胰腺合并ARDS患者的护理过程,通过在急救期患者进行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酶的同时血浆置换、液体复苏、降低腹内压、恢复胃肠功能,针对性地处理患者的护理问题,成功地解决了患者的护理难点,取得非常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胰腺炎 高脂血症 ARDS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