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铁、高铁、公路汽车、施工等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此类振动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高精密仪器正常工作、古建筑等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本文对现有的振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 标签: 微振动 控制技术 振动传播 减隔振
  • 简介:摘要地铁工程施工通常会将逐渐增加的环境振动传递到周围土层中,然后向外传播扩散,会导致附近地下结构和地上建筑物产生振动振动,对周围的建筑物尤其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地铁施工引发周边敏感建筑物振动进行定量研究对设计和施工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开展了监测试验研究,提出了施工振动控制距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超过建筑物及精密仪器的允许情况进行了分类判别,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从而确保在地铁施工及运营期间周变建构筑及精密仪器能够有效工作和运行。

  • 标签: 微振动 监测试验 控制距离
  • 简介:摘要  采用电弧铸锻制造的产品因轧制对材料晶粒有细化作用,使得增材件材料性能不同于传统制造的工件材料性能,硬度、强度、塑性等均高于锻件标准,这对于铣削过程将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以电弧铸锻制造的钛合金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实验,探索超声振动辅助减材制造工艺规律。基于实验结果分析超声铣削主要工艺参数对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优的加工参数为主轴转速在4000r/min附近,进给速度在80mm/min附近,超声振幅为5-6μm。

  • 标签:   增材制造 电弧微铸锻 超声振动铣削 钛合金
  • 简介:针对搭载平台颤振对遥感相机成像的影响,利用辅助高速面阵CCD相机拍摄高帧频图像序列,通过像元合并来补偿曝光时间不足,增加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信噪比,同时结合一种区域选择算法来选择用于计算的图像区域,最后使用灰度投影算法对振动位移量进行估计。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误差为一个像元,在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原始算法。

  • 标签: 遥感相机 微振动检测 运动估计 灰度投影算法
  • 简介:摘要:随着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振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环境振动下超精密加工设备的响应机制,为提高加工精度和设备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环境微振动 超精密加工设备 响应机制
  • 简介:以某高架轨道交通线路受地理环境、车站选位、最小曲线半径等因素制约为工程背景,开展场地土体振动传递特性试验,建立振源模型和传播路径模型,研究橡胶减振垫浮置板和钢弹簧浮置板的减振效果。在拟建轨道交通场地开展振动传递特性现场试验,测试重型卡车经过邻近城市道路时所引起的地面振动,对既有场地振动现状进行评估并研究振动衰减规律。基于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建立振源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墩-桩-土传播路径模型;预测减振垫浮置板道床、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2种轨道结构形式下距线路65m处地面环境振动速度,并探讨2种不同轨道结构形式减振效果。

  • 标签: 高架桥 轨道交通 减振 环境振动 橡胶减振垫 钢弹簧浮置板
  • 简介:在状态空间下,将线性陀螺系统振动问题导向哈密顿体系,可以得到一组加权共轭辛正交关系和模态展开定理.利用这种特点构造了陀螺系统模态摄动计算式与灵敏度计算式,从而解决了拉格朗日体系下陀螺系统模态摄动分析与灵敏度计算的困难,算例显示了文中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陀螺系统 模态摄动分析 灵敏度计算 惯性动力系统 哈密尔顿体系 微振动
  • 简介:在建筑设计中,暖通工程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暖通空调不仅解决住户的取暖问题,还要通过有效的暖通设计给住户带来更加舒适的设计体验。目前,我国提倡环保节能,暖通设计在节能方面也在一直努力。本文就对建筑暖通设计中噪音及振动等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建筑 暖通 设计 噪音 振动
  • 简介:基于Church—Hoff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具有有限厚度的单个包膜气泡在超声辐射下的非线性振动情况.分别研究了膜壳黏弹性对气泡径向振动、基频成分和谐波成分的影响.径向振动峰值、功率谱基波和谐波的幅值都随着膜壳剪切模量以0.1MPa的间隔从0~10MPa逐渐增大而增大,随着剪切黏性以0.01Pa·S的间隔从0~1Pa·S逐渐增大而减小.次谐波和超谐波成分幅值波动范围大于基波和二次谐波成分,即气泡膜壳黏弹性对次谐波和基波信号的影响大于对基波和二次谐波的成分影响.这就使得调整气泡膜壳黏弹性至合适的数值以制备得到具有较好的次谐波和超谐波成像的气泡这一潜在方法成为可能.最后,任选取基波和谐波成分都较为显著的4对黏弹性处以示说明,其剪切黏性和剪切模量分别为:0.39Pa·S和3.9MPa;0.39Pa·S和6.6MPa;0.39Pa·S和8.6MPa;0.42Pa·S和6.6MPa.

  • 标签: 微气泡 黏弹性 径向振动 谐波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垂体腺瘤磁共振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垂体腺瘤的患者共52例,将患者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是否顺利完成检查,有无造影剂渗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出现造影剂渗漏的情况,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未完成检查,有6例患者出现造影剂渗漏的情况;干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总例数为2例,不良反应率为7.14%,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总例数为8例,不良反应率为33.33%,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垂体腺瘤磁共振动动态增强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检查,并且造影剂渗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垂体微腺瘤共振态增强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某半导体项目中强夯施工对原有半导体厂房振的影响,并基于实际监测数据评估了减振措施的效果。通过对原有半导体厂房精密设备基台进行的振动监测,发现实施强夯施工期间,因动速度未超过精密设备允许值,表明采取的减振措施有效。

  • 标签: []强夯施工 半导体厂房 微振动 振动监测 减振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MRI)在评估抗肿瘤血管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及肿瘤侵袭性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利用HCT116细胞株在裸鼠建立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6只雌性裸鼠(鼠龄6~8周,体质量15~18 g,实验动物许可证编号:11400700325797)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第1、4、7、10、13天经腹腔注射给予贝伐单抗注射液(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处理,然后于第0、3、6、9、12、15天进行DCE-MRI及BOLD-MRI检查。通过病理检查验证肿瘤治疗后的血管成熟程度和环境缺氧情况。统计学上主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5 d后治疗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体积分别为(712±43)和(1 051±11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9, P<0.01)。治疗组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各时间点测值为(0.135±0.005)、(0.147±0.006)、(0.175±0.009)、(0.161±0.006)、(0.140±0.005)、(0.116±0.008)/min(F=81.386,P<0.01);速率常数(Kep)分别为(0.788±0.030)、(0.804±0.036)、(0.983±0.059)、(1.105±0.091)、(0.840±0.047)、(0.786±0.041)/min(F=45.901,P<0.01);血管外细胞外间隙(Ve值)分别为(0.652±0.006)、(0.559±0.026)、(0.466±0.016)、(0.286±0.027)、(0.363±0.020)、(0.246±0.033)(F=384.290,P<0.01);横向弛豫率(R2*值)分别为(24.813±0.961)、(24.675±1.070)、(21.425±1.371)、(17.850±0.885)、(24.613±0.640)、(27.013±0.734)/s(F=89.32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第3~12天期间Ktrans值、肿瘤血管成熟度(VMI值)高于基态水平。CD31阳性染色率、VMI值与Ktrans值的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854、0.795),其次是AUC180值(r值分别为0.750、0.808),最后是Ve值(r值分别为0.744、0.712)及Kep值(r值分别为0.729、0.758,均P<0.05)。R2*值则与HIF-1α、纤维连接蛋白阳性染色率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810、0.816,均P<0.05)。结论DCE-MRI及BOLD-MRI可以无创、动态地观察血管抑制剂治疗期间肿瘤微循环灌注及缺氧程度的改变,R2*值可以预测肿瘤治疗期间的转移潜能变化。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 生长抑制物 缺氧
  • 简介:摘要某电站乏燃料水池冷却/冷冻水系统循环水泵驱动电机与机座存在设计缺陷,通过频谱测量发现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共振,导致振动超标.针对此问题,用振动监测法确定机座改造方案,改变其固有频率,消除电机运行时的共振。此改造方案已在现场实施,且效果显著,成功解决电机振动超标问题。

  • 标签:
  • 简介:化工厂成排设备的不适当振动有很多原因,比如说装配时未对准、阻尼材料磨损,或旋转式机械中固体材料的不规则聚集越来越多。不论什么原因,都很可能造成计划外的停机维护。另外,工人们经常因为和不适当振动的设备、装置之间没有掩蔽而受到伤害,这是导致生产时间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怎样,设备的过度振动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问题,需要避免。

  • 标签: 振动 控制 生产时间 设备 化工厂 原因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SWPU-VC1已包含动态信号测试分析仪探究钻井振动振动测试系统设计。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钻井振动振动测试系统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钻井振动 筛振动 测试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振动筛是一种常见的筛分设备,其振动与强度是影响其筛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分类,然后分析了振动筛的振动特性和强度特性,包括振幅、频率、方向、振动形式等因素对振动筛筛分效率的影响,以及材料物理特性、筛网孔径、筛网材质等因素对振动筛强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振动振动与强度控制的建议,包括优化振动筛结构设计、控制振动筛工作条件、加强振动筛维护保养等方面。

  • 标签: 振动筛 振动特性 强度特性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因为暖通设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有关的设计方法比较复杂,在进行设计以及进行施工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要想确保暖通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有关的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暖通设计工作,对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解决所存在的不足。

  • 标签: 建筑暖通设计 噪音与震动 改进策略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38例临床明确诊断垂体腺瘤患者, 均使用3.0 T磁共振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延迟扫描, 以总结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结果 38例垂体腺瘤经平扫检出25例, 检出率为65.8%, 经动态增强扫描检出36例, 检出率为94.7%, 其中11例为磁共振平扫正常患者。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信号高于肿瘤区, 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延时扫描, 垂体腺瘤组织可有缓慢强化的表现, 其中7例延时扫描见肿瘤区信号增强, 但仍低于正常垂体组织, 4例延时扫描肿瘤区信号高于正常垂体组织。结论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腺瘤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的检出信号, 同时能够显著的提高垂体腺瘤的检出率, 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诊断垂体腺瘤的常规检查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垂体微腺瘤 
  • 简介:研究不同方向的振动波、振动频率在振动训练中对肌肉力量的影响。通过对人体在负重蹲练习时附加不同振动方向、振动频率的振动刺激,测量训练前后等速肌力矩峰值、功率等指标。经对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水平方向和多维方向振动波的训练效果要优于垂直方向;在15~45Hz振动频率范围内,振动训练的效果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振动训练采用水平或多维方向的振动波,以及振动频率大于30Hz时,可收到较好训练效果。

  • 标签: 振动训练 振动波 方向 频率 运动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振动失稳造成的水库大坝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在某地区闸门泄水过程中,由于不明原因闸门剧烈振动,最终造成弧形闸门右支臂向内侧弯曲,闸门支铰轴断裂,对闸门整体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闸门振动会严重影响水库安全运行及水工建筑物结构稳定性,如今,闸门振动问题也已逐渐成为现代水利工程中的重要课题。

  • 标签: 钢闸门 振动诱因 振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