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实现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监督的有效的途径,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极大的提高监管作用,通过对经济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经济审计的发展现状,提出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创新思路。

  • 标签: 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理论创新
  • 简介: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经济审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这种新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形成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不仅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着积极意义,而且在我国完善领导监督机制、加强廉政建设、维护经济安全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本文就从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角度展开分析和论述,希望为审计理论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同时也希望能够促进新的审计理论的形成。

  • 标签: 审计,理论,责任,分析,经济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经济责任审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要特色,依照现代化审计方法不断革新,在我国经济建设当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经济审计制度的创新,是以领导监督为基础,开展廉政建设,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措施。以法律法规形式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并在实践当中对审计理论进一步优化,从而使审计方法与审计体系得到完善。对此,本文基于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之间的关系,探究如何推进审计理论创新

  • 标签: 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理论 经济
  • 简介:正如莫茨和夏拉夫两位审计理论领域的拓荒者在《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所言:“如果没有系统理论的支撑,很难想象审计还能够进入科学的殿堂和被认为是一门有学问的职业”。郑石桥教授长期致力于审计理论研究,由红旗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的《审计理论研究:审计主题视角》一书,系作者长期潜心研究、反思和总结当前审计理论研究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后,

  • 标签: 审计理论研究 红旗出版社 评介 力作 创新 审计理论结构
  • 简介:一、关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理论是一个集合名词,严格地讲,它是由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的。审计基础理论审计理论大厦的基石,它研究审计发展的规律性,回答该学科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即“是什么”和“为什么”,它对审计应用理论起统驭作用。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大厦的框架,主要研究如何对审计实践进行规范,回答“审计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是连接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而审计实践则是审计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审计大厦上的砖瓦材料和辅料。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的审计活动的各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按理论性程序对审计理论所作分类,它具有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谨逻辑性等特

  • 标签: 审计基础理论 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应用理论 基本理论 现代审计方法
  • 简介:试论审计理论结构南开大学会计系程新生早期探求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二位教授,1961年出版《审计理论结构》一书,首次将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论述。《蒙哥马利审计学》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审计理论结构的五个要素,即审计...

  • 标签: 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目标 审计准则 经济责任 审计方法体系 审计概念
  • 简介:<正>几年来,烟台市审计科研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自1991年以来,我市共撰写审计科研论文650多篇,其中在市级刊物发表45篇次;省级发表150篇次;省以上刊物发表75篇次。还完成省厅下达重点科研课题8项;获省级以上和市社科联三等以上成果奖16篇次,其中有两篇分别获省科研成果和审计署十年有奖征文一等奖。1994年,我们组织撰写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理论与实务》一书,受到国家审计署的充分肯定;与审计署共同研制开发的《企业财会电算系统辅助审计软件》已通过专家鉴定,这一科研成果的面世,使我国在企业财会电算系统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五年来我市开展审计科研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 标签: 计算机辅助审计 科研工作 科研课题 科研成果 理论与实务 审计署
  • 简介:各济经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大家都归于政治经济学。比如现行各种教科书及有关专著、文章对会计学、审计学的理论基础都归于政治经济学。审计学的理论基础是不是政治经济学呢?笔者不敢苟同。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十七世纪中叶,被马克思曾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威廉·配弟于1690年出版了《政治算术》一书。马克思普指出:“配弟的《政治算术》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分离出来的最初形成。我国审计的萌芽是在西周。至今电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礼》中就有“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记载。其意思是根据月报表(月要)考核官吏每月的政

  • 标签: 审计理论 审计学 配弟 经济学之父 月要 岁会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恢复审计制度以来,我国审计界对审计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讨。但是,关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固然,科学研究从来都不能企求获得绝对统一的理论,但是形成一些主流性的学派却是必要的,审计界现在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东西。这也正是我们重新讨论审计理论体系问题的一个重要理由。

  • 标签: 审计理论体系 审计目标 审计管理 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制度基础审计
  • 简介: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南京审计学院陈思维出于社会公众对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情况的关注,以及企业在现代社会和国际市场上自我生存、发展、改善其社会公众关系和形象的需要,也出于国家机构执行法规、制定环境规划的需要,环境审计在世界范围产生、发展起来,并在短时间...

  • 标签: 环境审计 环境影响 环境管理系统 环境报告 环境规划 注册会计师
  • 简介:我国自1983年成立审计署以来,审计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审计理论研究也有了不少建树。但对建立审计理论体系论述尚不多见,在审计界中,人们对什么是审计理论,为什么要研究审计理论,审计理论有什么特点,审计理论包括哪些内容等等问题的研究还很少。而这些问题是审计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和审计实践也有密切关系,笔者不揣冒昧,对上述问题提出浅见,就正于审计界同仁。

  • 标签: 审计理论 审计界 研究审计 财务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审计问题
  • 简介:摘要国家审计被纳入行政范畴之内,相关工作中存在风险较大,因此要对工作质量有所保障。要将其所具有的严肃性体现出来就必须关注到加强其规范建设,在实施审计流程中要充分关注到以审计规范为核心,根据业务展开所面对环境不同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做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 标签: 审计规范 理念 创新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审计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审计是行政行为,面临很大的风险,要确保审计质量,充分体现审计的严肃性和威慑力,必须不断加强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严格遵循审计规范。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标签: 审计规范 审计创新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改革开放新时期为社会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实践基础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的评价.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从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恩想:二是从理论体系创立主体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三是从理论体系的地位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四是从理论体系的指导意义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五是从理论体系的品质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 标签: 社会背景 实践基础 战略思想 视域
  • 简介:本文对现代审计目标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现代审计目标下,应当广义化审计风险概念,在理解和应用审计风险模型时应当放宽视野。

  • 标签: 现代审计目标 审计风险模型 重大错报风险
  • 简介:<正>今天是《当代审计》创刊10周年纪念日,值此喜庆之日,谨向贵刊表示由衷地祝贺!悠悠岁月,逝者如斯。10年在人类历史上仅仅是一瞬间,但对《当代审计》来说,它却是艰辛的10年,奋斗的10年,闪光的10年,成功的10年。斗转星移,经过10年的风风雨雨,《当代审计》这棵根植于审计土壤,沐浴着改革阳光的新苗,在广大作者、读者、编者的精心培养下,已成长为一株挺拔的大树。

  • 标签: 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工作 当代审计 审计监督 《审计法》 财政收支
  • 简介:摘要:审计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通过审计研究理论的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在审计实践与经济发展方面,审计不仅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可以促进风险防范和管控。未来,审计在护航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挑战与机遇,需要充分应对。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望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经济发展的稳定与持续性做出更大贡献。

  • 标签: 审计 经济发展 理论 实践 挑战 机遇
  • 简介:审计技术创新就是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科技产品、采用新的审计管理模式.在审计资源耗费最低的情况下达到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的最优化。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审计局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管理模式、完善监督机制,创新审计新技术、新方法,将其他领域的相关技术引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中.与传统审计专业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组合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5月底.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结)算审计254个,审计竣工决(结)算9.81亿元,审减工程价款2.37亿元,审减率14%;完成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审计703个,审增申减概(预)算资金5.15亿元,概(预)算审计调整率26%,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投资资金。

  • 标签: 审计技术 创新投资 政府投资项目 审计管理模式 监督管理模式 建设项目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