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审计规范与审计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议审计规范与审计创新

江昀

(福建省龙岩金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364000)

摘要:国家审计被纳入行政范畴之内,相关工作中存在风险较大,因此要对工作质量有所保障。要将其所具有的严肃性体现出来就必须关注到加强其规范建设,在实施审计流程中要充分关注到以审计规范为核心,根据业务展开所面对环境不同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做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关键词:审计规范;理念;创新

国家审计属于行政范畴之内,想要让工作质量展现出来,就要关注到严肃性以及严谨性,要对其规范建设投入更多举措,在相关业务展开中,要以审计规范为主导,根据外在环境变化而不断对其相关规章进行完善,不断创新才能拥有更好效果,让审计监督的职能效用展现出来。

一、审计必须严格执行规范

在审计工作中最需要关注的无疑是质量,要保证项目展开中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就要将审计规划作为核心要点,并不断对其强化。

(一)审计工作展开过程中要将规范作为要点。国家审计被列入行政范畴之内,因此相应工作展开必须按照环节流程进行,以单个审计项目来说,在操作中要做到规范化,就要关注如下几点:

1.审计立项相关工作要做好掌控。审计立项其所说的是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其中的要点有三个,首先要关注到以当地经济工作为核心,第二要关注到领导层所注重的难点,第三要关注到大众所关注的热点。在立项工作中要以《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为根本,一旦确立不能任意改动。

2.对审计方案步骤做好掌控。其方案主要是工作及实施两个层面的方案,在这其中后者更为关键。《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之中明确指示,在相关方案建设时要关注到三个重点,首先是其内容要有针对性,相关工作展开前要做好调查,对目标企业的基本情况做好了解,第二,具有可实际操作性,根据目标企业的实际状况作出草案,对审计目标工作中的要点以及具体实施的环节要明确。第三,起草方案要有实质内容,关注到以事实为根本,所设定的方案要有可行性,在领导认可之后关注到遵照执行,如在业务展开中出现问题,可按照实际情况对此前的预案进行调整,但要通过领导层审核。

3.审计实施中不能出现偏差。研读《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可知,在相关工作展开中实施环节既要关注到组织审计力量,又要关注到目标不能出现偏差。贯彻执行全面审计,将重点突出的工作预案,业务展开中要善于发掘问题、善于证据收集,展开工作前要有预案,需关注到以法律为准绳和不弄虚作假的关系,实际问题,实际分析,确保审计工作展开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对于相关程序以及操作规范要严格把关,有效规避工作风险。

4.审计报告环节做好掌控。审计报告非常重要,它将相关工作的效果呈现了出来,要以《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为核心,需做到在内容方面不出现偏差,结构方面不出现偏差,观点方面不出现偏差,用词方面不出现偏差,格式方面不出现偏差。核心要点在于三个层面,首先是其内容要详细,要将具体情况介绍清楚。第二,在报告中要有核心要点,要有实际问题。第三,撰写相关报告语言要平实,非专业工作人员也能读懂,撰写中少用术语。

(二)审计工作者要将执行规范就好掌控。审计项目最终效果如何?和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操守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为了工作人员在业务展开中操守过硬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了《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在其中名示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品德,胜任能力以及纪律和责任。

二、审计也要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脚步从未停止,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其发展的速度更快,因此经济监督的审计工作也不能够出现滞后,不仅要关注到以规范操作为核心,更需要关注到不断挺进并有所创新,原审计长李金华在其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想要让审计工作焕发活力,就要关注到创新,所以要将创新纳入到战略计划中,现代化经济建设离不开审计事业的发展,而以质量求创新无疑是其要点所在。

(一)审计工作相关流程思路及战略要创新。对于现有状况要加深认知,始终关注到以法律为准绳,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于审计切入点以及关注核心要正确掌控,观念不能落后,对于审计监督和服务目标对象二者的关系要捋顺,以此将工作质量提升起来,将民生和绩效审计作为要点,将相关业务管理作为抓手,将相应工作水准提升起来,推进审计工作规范化进程、法制化进程以及科学化进程。

(二)审计理念、方式要创新。审计工作相关人员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主导观念,在新审计工作之中投入更多举措,以符合国家和谐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为主导,审计监督过程中要做到有力度,监督不能出现偏差,要有成效,相关业务展开必须严格,将管理效果展现出来,在服务过程中要做到周到,将服务水平展现出来,业务展开中的监督不仅要存在于管理层面中,更要存在于服务层面中,并做到二者交融。

审计展开中要始终做到外部和内部审计二者相契合,事前和事后审计二者相统一,财务和绩效审计二者相匹配,以此种现代审计制度让工作展开更为顺利,让审计监督以及评价等发挥其应具有的作用。

(三)审计方法、技术、内容要创新。当下互联网时代知识大爆炸,基于此,审计工作方式和相应技术必然也有很大变化。传统领域中在相关工作里对会计资料的检查方式守旧,应进行调整,以评价内部控制体系为基础的抽样方法为主。审计技术也要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账簿以及报表的审核转化为以PC智能化操作为主,传统形式中的单一审计内容要进行调整,从财务收支审计这种模式过渡到绩效以及财务法纪审计等等,在审计过程中关注到多种方式相结合,以此让工作效率获得提升,并将其风险降低,关注怎样才能够做到全方位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对政府职能部门行政依法性加以促进,将经济腐败问题扼杀在摇篮之内。

(四)审计人员、人才要创新。对于审计管理必须加强,要将服务意识所具有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工作中关注到严谨务实,不断创新。关注到执法力度以及严格性,服务品质周到,要关注到长期发展,要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起来,在业务中关注到以法律为准绳,以此培养复合型人才,确保审计事业拥有长足发展。

只有制定好规则,才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应工作,不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在审计相关工作中也是这样,但由于社会形势及经济形态都在快速发展中,这也就要求审计理念及相关工作要求也要随着基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以强化审计规范化建设为蓝本时,也要关注到创新问题,只有这样,在未来,审计工作才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秋碧.浅析审计人员如何强化审计创新[J].现代国企研究,2015(4):100-100.

[2]赵桂丽.浅议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审计的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260-260.

作者简介:江昀(1987.08-),江苏省张家港市人,职称:经济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