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艺术是应审美传达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审美体验,又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符号媒介将自己的体验传送出去,以引发他人的生命共振,于是就有了艺术活动。艺术的审美传达职能贯串在它的整个活动过程之中,创作上的"聆听"与"言说"、作品构成上的"意蕴"与"形式"以及欣赏活动中的"表达"与"接受"诸种关系,均围绕审美传达的任务而展开,并以实现这一任务为目标。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精神超越与社会功利的二重性能,亦皆统一于审美传达。但审美传达所要传送的意义并非一次完成,乃要在由创作经作品向欣赏(包括一次次欣赏)的推移中逐渐生成,且欣赏又会引发新的创作与作品,故艺术活动必将成为永恒的自我循环,随同人的审美需求与社会交往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在人的生命活动进程中发挥愈益重大的作用。

  • 标签: 艺术活动 审美传达 意义生成 超越与功利的二重性
  • 简介:审美欣赏最终要导致对审美对象进行判断。思维是审美心理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在审美中情与理、感受和理解是辩证统一的。在整个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包含着理解的因素。但思维毕竟是审美心理活动的高级阶段,通过思维达到对审美对象的本质认识。

  • 标签: 审美对象 心理过程 辩证统一 活动过程 审美心理 心理活动
  • 简介:空间是生存的物质前提,也是主体进入生活世界展开审美活动的逻辑前提。审美活动和空间存在必然性的心理关联,此种心理关联构成审美空间,含蕴着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个方面,两者结构性地生成审美空间这样一个审美事实和诗性现象。一方面,主体置身于审美空间,感受和体验它的有限和无限、实在和虚幻;另一方面,主体想象和创造一种神秘和虚拟的空间形式,直觉它们的逼真和诡异、绚丽和恐怖的氛围。现代电子技术营造的赛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主体对于逼真而虚幻的审美空间的渴求。然而,现代生命对审美空间的感受和理解失落了古典主义的诗性精神,主体只有在现代历史语境重构审美空间才使生活世界和艺术境界的审美活动诞生美感和诗意成为可能。

  • 标签: 空间 审美空间 诗性 生活世界
  • 简介:(一)我利用您给予我的自由,提醒您注意美的艺术这个舞台,除这以外,对这一自由难道还有更好的运用吗?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态迫切地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为审美世界寻找一部法典,是不是至少说有点不合时宜呢?

  • 标签: 审美教育 艺术作品 政治自由 道德世界 利害关系 哲学精神
  • 简介:<正>一、审美价值说提出的积极意义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要求“观念更新”、重新审视传统的精神心理气候,成为一种风靡一时的价值取向.许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探讨和争论.文学的价值和功能问题,便是争论最多的焦点之一.

  • 标签: 纯审美论 审美价值 社会价值 美学思想 王国维 美学史
  • 简介:一、本真而纯粹之美本真的美?如果有这种美的话,它反对审美理论彀中的审美。美是反对审美的。这个命题并非说有一个本质的美存在,而是说,本真的美是纯粹的、不加遮蔽的。

  • 标签: 审美理论 无知 本真
  • 简介:在当代世界观面临生态转向的历史时期,审美教育将再次发挥扎根现实、慰贴人生的实践品质,吸纳生态整体观,重新建构新的生态美育理论,并作为生命体验、整合的中介,审美地参与天人关系的调适,培育生态审美主体、优化生态审美对象,让新的生态审美主体按照生态美的规律生存、实践,自觉推进人与自然生态美的创造,并在这一系统生存的过程中最终实现生态审美世界的建构。

  • 标签: 审美教育 生态整体观 生态美育
  • 简介:一、杜甫书法审美观唐代诗人杜甫在书法上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传有书法石刻流传。他对于书法的见解,散见于他的诗歌当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褒扬李潮的《李潮八分小篆歌》了。李潮的名字,如果不是因为杜甫,仅仅依凭他自家的书法影响力,恐怕很难流传。曾经有人还怀疑李潮就是李阳冰,没有足够的证据,不可靠,清人顾湘在校勘《篆学琐著》时也做出过否定。

  • 标签: 审美观 杜甫 审美鉴赏 纬度 唐代诗人 书法
  • 简介:<正>审美知觉或称审美情感、审美判断等,是人所具有的一种注意和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审美意识区别于其它社会章识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在西方美学史上,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以及许多现代美学家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庄子的审美知觉涉及到美的本质及审美的�

  • 标签: 审美知觉 庄子审美
  • 简介:自调节审美王建疆《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发表了拙文《自我调节与审美经验》以后,引起了一场争论。《新华文摘》曾转载了数篇争鸣文章。在人们忙于“下海”的今天,“自调节审美学”会受到如此青睐,可以说是美学不幸中之大幸了。本文拟从审美心...

  • 标签: 自我调节 自调节 审美目的 审美主体 审美心理图式 审美心理结构
  • 简介:信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正日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音乐研究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当前音乐界,音乐作品大量涌现,新苗破土而出,群芳竞相争艳,音乐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音乐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研究和考察一下音乐审美的全过程,我们便不难发现,

  • 标签: 音乐审美 信宿 音乐形象 作曲家 信息论 音乐信息
  • 简介:“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极为重要的范畴。自南朝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以来,它就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美学范畴了。在中国绘画史上,“气”在各个时期的内涵都得以新的阐发和丰富。本文从“气”、“味”丰富的美学内涵入手,通过对“气”、“味”、“韵”等审美范畴的比较、分析,从鉴赏到创作全面论证了清代李鱓审美“气味”之重要价值。

  • 标签: 赏鉴 笔墨
  • 简介:怀旧是一种想象化的时光追忆,一种情感化的生命体验,一种诗意化的生存艺术。在回忆的审美心理基础之上,怀旧的审美本质表现为怀旧者对过去的生活事实和情感经历,在心灵当中的审美再造和艺术重构。怀旧的审关心理指向是感伤之关和彼岸之关。

  • 标签: 怀旧 回忆 艺术重构 感伤之关 彼岸之关
  • 简介:人生的审美灵境作为人之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展开状态及对其意义的诗性领悟,它是人与自身及他者矛盾解决的涵容共生于生存境界.它既寓存日常存在之中,又将人从中提升出来.通达此境界的枢机在于人要有一种既不超乎现实存在之外,又不拘执于现世存在的满足之中;既不凌驾于他者之上,又不随顺于他者操控的自由自觉以至爱人爱物的柔静、创造的人生态度.

  • 标签: 日常存在 审美灵境 人生态度 游世
  • 简介:审美化教育可以使教育达到培育完美人格或全面发展且具有自由个性的人的高度.审美化教育的基本组成包括:审美化的教育过程、审美化的教育内容、审美化的教育形式、审美化的教育环境、审美化的活动形态等.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建构学校审美场和审美心理场,能够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价值体系,以凝聚整个学校的精神结构,使教师的精神具有审美价值,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入审美的境界.

  • 标签: 审美化教育 内涵 组成 心理场
  • 简介: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有关内容,从它的必要性、必备要素、第一要义和科学的教法等方面作了探讨

  • 标签: 音乐 审美教育 遵循原则 教法
  • 简介:苏轼的审美本源即“生意”,它具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自然万物本身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二是主体自身蓬勃的生命精神;三是自然万物之生机与主体之精神相融互契所产生的生命体验及境界。苏轼的审美本源“生意”根源于其对“道”的独特理解:“道”具有不可言说性,因此苏轼以“易”来阐释“道”;“生生之谓易”,即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体现出来的无穷活力;“易”之运动变化的永恒性和绝对性使自然万物各具形态各有异彩,同时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 标签: 古代文学 苏轼 审美本源 生意
  • 简介:<正>这篇文章里也许并没有任何值得称之为“新发现”的东西。笔者只是试图把文艺创作过程视为中介的审美反映过程,把中介视为完整的系统,并试图从这样的角度,对文艺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一些考察,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一、关于中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文学艺术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特殊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时时闪动着外在世界的影子。然而文艺对现实世界

  • 标签: 审美反映 中介系统 文学艺术 文艺创作 基本问题 现实世界
  • 作者: 唐琳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美术,也叫“造型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有时还包括书法、篆刻、摄影等艺术形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