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审美范畴研究是美学研究中的传统内容,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如如何理解审美范畴、如何把中国的审美范畴引入美学原理等值得探讨的新的问题。

  • 标签: 美学原理 审美范畴 中国的审美范畴
  • 简介: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怪诞”一词的产生并不是为着用在美学上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到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桅僪怪,道通为一。”那意思是:细小的草茎与巨大的木柱,丑陋的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形形色色、神奇古怪的事情,从道的角度看都是一

  • 标签: 庄子 角度 审美范畴 词源学 抽象概念 齐物论
  • 简介:"远"作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对古代的绘画、音乐、建筑以及诗词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远"原不属于文学审美范畴,在古代的山水画中应用较多,后来才被逐渐纳入文学领域,成为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远"范畴及其合体范畴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 标签: 生情 超情致远 思深旨远
  • 简介:“野”本义“郊外”,指远离文明的空间,但随着“文”的僵化,古代文人以“野”的质朴平淡对抗“礼”对人性的制约,“野”由文明的对立物转变为文明的反叛者,而在现代文明中,“野”又成为现代人的乌托邦,以自在、神秘、生动的特性受到青睐。“野”的文化内涵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文明异化的轨迹,同时也表现出人类对审美文化、审美人生的一贯需求。

  • 标签: “野” 文明 空间 礼法 反叛 乌托邦
  • 简介:荒诞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核心范畴,但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与优美、喜剧、悲剧、崇高既有区别又有某种内在联系。在审美意义上,荒诞的人在抗争中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也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提升。这样荒诞也具有了尼采所倡导的“悲剧精神”的“超越”精神,而这种超越精神集中体现在加缪笔下的西绪福斯身上。可见。荒诞美学范畴应该和西方的悲剧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 标签: 悲剧精神 荒诞 西绪福斯 超越
  • 简介:从字面上来看,“形式感”与“形质”没有多少差别,但在实际内涵上,二者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具体所指。“形质”与“神采”相对而存在,通指书法作品可见之形象,在书法审美中,它重要性远远不及“神采”。然“形式感”强调的却是书法作品外观形象(甚至包括作品载体,如装裱、尺幅、纸色等)的独立性与首位性,形式的本身就是书法审美之目的、之主旨。也就是说,同作为审美范畴,古典之“形质”还要为体现他物——“神采”服务,自身尚是手段,充任着“桥梁”、“媒介”之角色;而现代之“形式感”展现的即是自身,角色的“主人翁”,具有强烈的“视觉艺术本位”立场。形式感之所以能作为现代书法审美范畴初步确立下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为了适应现代书法特有的交流方式——展览会之效应。展览会的方式本来是西方的产物,近代社会以后开始逐步引进我国。在我国古代,书法作品的交流方式大多是书斋雅玩式的,或将作品时常展开独自观赏,等等,总之,它不会同时与众多同道进行优劣比较,因而也就不具备竞争性,这一属性,即使在明清之际多作“壁上观”的巨幅作品(如王铎等人的一些作品)那里,亦没有丝毫改变。但引进展览会的方式之后,同道之间就有了非常强盛的比较性与竞争性,作品谁的好谁的坏,一眼...

  • 标签: 书法现代 审美范畴 形式感
  • 简介:<正>在《判断力批判》上卷“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中,康德提出了著名的两大审美范畴——“美”和”崇高”.可是一些美学史家往往把研究的重点仅放在他的第一审美范畴“美”的分析上,而对于他的第二审美范畴“崇高”说,却多忽略或语焉不详.我们认为,尽管康德由“美的分析”转到“崇高的分析”在主观唯心主义道路上走的更远(完全摒弃了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过分强调了

  • 标签: 审美范畴 康德美学 主观唯心主义 审美判断力 审美对象 西方美学史
  • 简介:(代主持人语)美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在欧洲诞生以来,随着其在欧洲之外的地区传播扩张,不断被视为用以剖析人类所有审美现象的有效工具和具有跨文明功力的普遍话语。以这样的认知为基础,由鲍姆嘉通(AlexanderBaumgarten)至康德、黑格尔、席勒、歌德等创建的审美范畴——如优美、崇高、悲剧、喜剧、滑稽、荒诞等,便成为各地通用的'世界语”

  • 标签: 鲍姆嘉通 审美实践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9-03
  • 简介:本文从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归纳出工巧、天真、自然、方正、圆熟、丰润、瘦硬、紧结、宽博、雄浑、刚健、秀逸、古朴、潇洒、文静、清雅、端庄、沉着、爽利、老辣、醇和、险劲、犷野、怪奇、狞厉等25种典型的个体风格表现并给予简要阐释,此类风格的书作,[摘要]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审美的主要方面之一

  • 标签: 个体风格 书法艺术个体 审美范畴
  • 简介:书法有一定的审美范畴,有表述其审美范畴和效果的词汇。它们是怎么来的?书法的审美范畴的确立、语汇的运用,会对我国的其它艺术门类产生影响吗?有人说“会”,而且已经产生了许多的影响。

  • 标签: 审美范畴 书法 词汇 艺术门类 “会”
  • 简介:在古代,书家们也很注重创造,那些留名书史的各代大家就是创造的大家。但相对于对前人的继承,创造毕竟又是处于第二位的,大家们多数都认同或沿循米芾式的成才之路:“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米芾《海岳名言》)除了少数大家注重创造

  • 标签: 创造性
  • 简介:"趣"与"寂"作为中日两国重要的审美范畴,分别代表了两国审美意识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和艺术精神特质的一个方面。通过对"趣"与"寂"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艺术价值上的相近及在审美内涵上存在的差异,这也反映了日本在接受中国影响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质。

  • 标签: 审美意识 比较
  • 简介:本文从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归纳出工巧、天真、自然、方正、圆熟、丰润、瘦硬、紧结、宽博、雄浑、刚健、秀逸、古朴、潇洒、文静、清雅、端庄、沉着、爽利、老辣、醇和、险劲、犷野、怪奇、狞厉等25种典型的个体风格表现并给予简要阐释,[摘要]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审美的主要方面之一,这就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

  • 标签: 个体风格 书法艺术个体 审美范畴
  • 简介:中国民间舞蹈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它反映了人类的悲伤、喜乐、迷茫、体悟、失望、希望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对民间舞蹈美学逻辑分类,既要依据中西美学范畴的基本理论,又要考虑各族群民间舞蹈这一个案本身的特性。闽南民间舞蹈的审美探究以人的生命与文化生存的关注为起点,将其审美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并置于中西美学理论的瀚海中予以审度反思,从崇高-悲剧-优美-喜剧这几个基本的美学范畴进行探讨阐释。

  • 标签: 闽南民间舞蹈 美学特征 审美范畴
  • 简介:摘要中国传统建筑五行阴阳的选址理论、木架结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的组合布局模式,数千年来自成体系、一脉相承,达到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要达到对中国传统建筑这一景象的生动写照和历史审视,走出中国古典美学失语造成的阐释焦虑,以民族美学精华熔铸中国当代建筑精神,亟需用儒、释、道融通归一的文化视角,以中国古典美学理论透视和剖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品格、艺术特征和审美理想,实现适用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古典美学范畴的转换和体系构建。

  • 标签: 中国传统建筑 审美范畴 体系
  • 简介:汉语世界在近代以后不断引进西方美学的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在交流互动中提升本土人们的知己知彼、相互映照。但迄今为止这样的映照还存在局限,比如在对审美范畴的划分及阐释上就还大多停留在'优美''崇高''荒诞'以及由此对应而派生的'虚静''空灵''逍遥'等属于性质、情态的类型之中。如若将视野扩展,则还应关注多元文化语境中与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相关联的其他范畴。以我们在此言及的多民族审美案例而论,值得阐发的审美范畴至少就包括了关系和过程。把'养'(心)、'暖'(屋)和'闹'(场)当作审美实践中的特殊范畴——关系范畴、过程范畴,其目的在于从理性思辨的角度提升乡土实践的理论价值,强调把对地方、民间及多民族文学、艺术与文化的研究提升到话语建设层面,努力创建兼容民间范畴、乡土实践、审美生活及至生命美学等多重表述的开放体系。

  • 标签: 养(心) 暖(屋) 闹(场) 多元美学 审美范畴
  • 简介:属于审美范畴的悲喜剧不是一般的有悲有喜,有愉悦有烦恼的“正剧”,其本质是以悲剧、喜剧因素的高度融合,以含泪的笑来塑造悲喜剧人物形象,已从一种戏剧类型升华为一种审美范畴

  • 标签: 悲剧 喜剧 正剧 悲喜剧 戏剧类型 审美范畴
  • 简介:《远游》与屈原的其他作品相比,题旨相异,而其中“游”之范畴,是全诗的内核。结合屈原《远游》创作时的贬谪背景,从“游”之源起、途径、困境,以至旨归,来说明诗人的“游”论及其审美,阐述《远游》申述去、隐的身“游”并心“游”。

  • 标签: 屈原 远游 范畴 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