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模式在伤口诊治中的实践与作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84例糖尿病合并伤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伤口处理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医院多学科模式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前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伤口的治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达到 82.5%显著高于对照组 54.5%(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出院时两组患者 伤口均有所好转,观察组中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 1-2级 患者为15例( 36.5%),对照组 6例( 14.6%),观察组患者治疗改善效果满意。 结论:采用综合医院多学科在伤口诊治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 伤口诊治 糖尿病 烧伤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学科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8例患者进行多学科模式护理,设为研究组,另外的4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责良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更好的改善,且患者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模式 老年糖尿病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多学科模式下护理临床路径在喉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 月 ~2019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24例喉癌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6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多学科下的护理临床路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均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 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对于喉癌患者,在其中给予多学科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此法值得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喉癌 多学科协作 临床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在直肠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8 月 进行实习的 直肠癌内科实习生 38 例,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多学科护理教学的实验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教学的对照组,每组 19 例,在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培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直肠癌专业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多学科教学 模式能够有效的帮助直肠癌内科护理实习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使其能够更熟练的运用专业护理技巧。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直肠癌内科 直肠癌 护理 实习生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在直肠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8 月 进行实习的 直肠癌内科实习生 38 例,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多学科护理教学的实验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教学的对照组,每组 19 例,在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培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直肠癌专业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多学科教学 模式能够有效的帮助直肠癌内科护理实习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使其能够更熟练的运用专业护理技巧。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直肠癌内科 直肠癌 护理 实习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多学科模式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0),两组均给予患者持续用药治疗,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学科模式的护理策略,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个月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多学科模式可获得显著的干预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模式 老年糖尿病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和历史对照研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12月诊断为GDM的108例孕妇为对照组,以2017年1-12月诊断为GDM的94例孕妇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诊疗护理,干预组采用多学科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2组孕妇分娩孕周、体质量增长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产妇使用胰岛素情况、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好于对照组(χ~2=4.739,P=0.029;t=-5.124,P<0.001;t=-3.190,P=0.001),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40,P=0.047;χ~2=3.949,P=0.047),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GDM患者胰岛素使用率,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在GDM患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多学科协作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学科模式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专科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学科护理模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疾病管理能力明显更优,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多学科模式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提升,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改善,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多学科协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护理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60例来我院接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嘱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遵医嘱行为,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多学科 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外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当中应用多学科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6月-12月急诊外科的危重病患96名,由抛硬币的方法选出A组(n=48)和B组(n=48)。A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转运模式,B组患者实行多学科护理转运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院内运转期间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满意度评分和运转成功率。结果A组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比B组低,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运转成功率为81%,B组患者的运转成功率为96%,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当中应用多学科护理模式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等各方面人员的满意程度,提高患者的院内转运成功率。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急诊外科 院内转运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采用多学科降低临床用药安全隐患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由护理、医疗、药剂3个团队协作的“聚力圈”QCC小组,针对2017年1月-6月发生的用药安全隐患问题,通过把握现状、解析找出用药安全隐患发生的真因,针对护理、医疗、药剂3方面不同的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并对活动前后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果QCC活动后实施,使用药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生例数明显降低,护理、医疗、药剂3个团队解决问题更加顺畅。结论多学科的QCC活动更有利于改进发生原因多元化的护理安全问题。

  • 标签: 品管圈 多学科协作 用药安全 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急诊治疗当中,多学科为导向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0月收治的52例重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对象被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对象需按照常规方式急诊干预,实验组对象则同时接受多学科模式干预,对双方对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远少于参照组,且家属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更高,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而言,给予其多学科为导向方案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上消化道大出血 多学科协作 急诊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干预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诊治的84例白内障病患,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专科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比对2组病患生活质量、护理后视力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在研究结束后统计2组病患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比对后得知,对照组共计发生18例,百分比42.86,观察组共计4例,百分比9.52,观察组数据均优过对照组。(p值<0.05)。结论将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应用于白内障手术的病患,能缩短病患住院时间,促进术后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加以应用。

  • 标签: 多学科团队协作 护理模式 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干预体会。 方法: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期间诊治的 84例白内障病患,分为 2组,每组 42例,对照组应用专科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比对 2组病患生活质量、护理后视力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在研究结束后统计 2组病患发生的并发症。 结果:比对后得知,对照组共计发生 18例,百分比 42.86,观察组共计 4例,百分比 9.52,观察组数据均优过对照组。( p值< 0.05)。 结论:将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应用于白内障手术的病患,能缩短病患住院时间,促进术后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加以应用。

  • 标签: 多学科团队协作 护理模式 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TB)、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TB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中可有效缩短DTB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 DTB 护理满意度
  • 简介:血管通路协调员(vascularaccesscoordinator,VAC)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多学科中具有多重作用。本文从血管通路协调员的起源和概念、血管通路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团队的组成及作用、血管通路协调员在团队中的作用以及血管通路协调员的临床贡献4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我国进行血管通路协调员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协调员 多学科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复杂产品设计要求考虑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能,由于学科间的耦合,子学科之间的性能往往存在相互冲突,因此,传统的串行优化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多学科设计优化 ( MDO) 通过协调各个学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利用各子学科间的协同作用获取系统整体最优解,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标签: 柴油机运动机构 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
  • 简介:手及上肢先天畸形患者中约有1%存在多发畸形,致病机制复杂,表现多样,通常单一科室难以完成疾病的完整诊治及研究。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MDT)不仅为这部分患者的诊治带来希望,而且为手外科的教学引入了全新的模式。本文就手外科多学科联合诊治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进行介绍。

  • 标签: 手外科 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 :静脉输液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是项具有高度技术性和专业性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治疗技术应用时间较早 ,至此已走过了漫长曲折的历程。 目前有 90%以上的患者接受静疗,其使用的治疗方式、材质、管理体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 完善输液治疗 管理制度与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界定管理者与临床护理人员的资质,定期进行输液护理知识教育,避免临床实践时知识脱节、滞后,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本文主要将静脉输液治疗与多学科合作联合应用于患者,研究其治疗效果如何。 关键词:静脉输液 ;治疗手段 ; 多学科合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门诊慢性创面患者160例为观察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8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门诊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护理门诊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创面治愈率为62.50%,护理总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患者创面治愈率为81.25%,护理总满意度为93.7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伤口护理门诊当中,实施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慢性创面伤口的治愈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慢性创面 多学科诊疗模式 伤口护理 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