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模式在伤口诊治中的实践与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3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伤口诊治中的实践与作用

李清 唐艳红 黄丽娜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烧伤科 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伤口诊治中的实践与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伤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伤口处理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前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伤口的治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达到82.5%显著高于对照组5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出院时两组患者伤口均有所好转,观察组中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1-2患者为15例(36.5%),对照组6例(14.6%),观察组患者治疗改善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在伤口诊治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伤口诊治;糖尿病;烧伤科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role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l

in wound practice

LiQing TangYanHong HuangLiNas

Hunan Liuyang People’s Hospital Burn Department 410300

TEL:150848173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and role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 in general hospital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wounds. METHODS: Eighty-fou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complica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 to May 2019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ound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more general hospitals. Subject collaboration mode fo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compliance rate and the cure rate of diabetic foot wounds before discharge were Wound healing rat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complianc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2.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4.5%) (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 the wounds of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In The Diabetic foot patients Wagner Grading 1-2 , there were 15 patients (36.5%) with grade 1 wagner and 6 patients (14.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of general hospitals is effectiv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wound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general hospitals; wou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diabetes; burn department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安全预防的普及以及国家对花炮行业安全生产力度的监控,以及对烟花燃放的从严把控,使得近年来烧伤患者逐渐减少,而糖尿病患者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约有15%患者经过日常的血糖控制仍会出现多种不良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合并疖、痈,创伤面难以愈合以及常期卧床导致的压疮等[1],因而使得许多烧伤外科医师开始关注糖尿病足及创伤面方面的研究工作,我院特意在今年1月,成立了糖尿病足多学科会诊门诊,每周星期二下午由我科(烧伤科)蒋章佳主任和内分泌科陈胜主任免费坐诊,为糖尿病合并伤口患者进行联合诊治。糖尿病合并伤口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达25%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其中约有20%左右的患者需要截肢,全球70%的截肢患者原因是由于糖尿病[2]。因此如何治疗糖尿病合并伤口引起的创伤面溃疡及继续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难题。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热点,本研究尝试将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伤口患者,解决该类患者伤口难愈合的现状,效果令人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伤口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58.21±5.12)岁, FPG值为(13.25±4.05)mmol/L,2hPG值为(16.75±4.63)mmol/L,HbAlC为(8.42±3.16)%,BMI值为(23.05±4.27)Kg/m2;观察组患者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9.33±6.13)岁, FPG值为(15.07±3.72)mmol/L,2hPG值为(17.48±3.52)mmol/L,HbAlC为(8.47±1.05)%,BMI值为(22.93±3.25)Kg/m2。入院前对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BMI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见表1。

表1 患者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无下肢动静脉血栓及痛风病史;

年龄15-70周岁;

符合wagner分级法中的2-4级;

患者意识清醒,知情同意。

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住院前已经做了一侧肢体的截肢;

未完成诊疗护理方案自动出院者。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和进行抗感染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具体工作分配见表2。

表2 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管理糖尿病合并伤口患者具体分工

成员

负责工作

护士长

负责团队成员联络;培训及会议组织、记录、整理等

伤口治疗师

负责项目的设计、培训、实践实施、搜集资料、参与反思、讨论及实践的修订

烧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治疗方针的总结和决定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专科的治疗建议

康复治疗师

受伤肢体、全身功能的评估,给于患肢及全身康复运动指导

烧伤科副主任医师

对患者局部伤口进行评估,提出伤口治疗建议; 对局部伤口提出治疗意见

营养师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提出符合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

心理治疗师

基于病程长的特点,给于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建议

烧伤科主治医生

伤口治疗师

负责治疗的实施和反馈

评价标准

糖尿病合并伤口wagner 分级法如表3所示:

表3 糖尿病足wagner 分级法

分级

症状

0级

高危足

1级

浅表溃疡

2级

深部溃疡累及肌腱、骨骼或关节

3级

深部溃疡伴脓肿或骨髓炎

4级

局限性坏疽

5级

全足坏疽

统计学分析

试验结果数据的整理和处理采用EXCEL、SPSS17.0进行统计学的分析,采用t检验,数据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PG、2hPG达标情况

两组患者的FPG、2hPG达标情况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达到82.5%显著高于对照组5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患者出院时FPG、2hPG的情况(x±s,%)

组别

n

FPG(mmol/L)

2hPG(mmol/L)

FPG+2hPG达标率

观察组

42

4.08±1.97

7.08±1.17

(82.5)

对照组

42

6.92±2.57

10.25±2.17

(54.5)

P

-

<0.05

<0.05

<0.05

2.2 糖尿病合并伤口分级情况

出院时两组患者足部伤口均有所好转,观察组中糖尿病合并伤口wagner分级1- 2级患者为15例(36.5%),对照组6例(14.6%),观察组患者治疗改善效果满意。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生理学改变等原因使得患者皮肤更易受到细菌的侵染,引起患者皮肤局部产生水泡、水肿等,患者皮肤含糖量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使得炎性细胞的趋化及吞噬功能减弱,细菌清除能力变弱[3-4]。因而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糖尿病合并伤口,溃疡伤口非常难以愈合,严重者可能会截肢[5]。本研究尝试将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伤口患者,解决该类患者伤口难愈合的现状,结果发现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达到82.5%显著高于对照组5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出院时两组患者伤口均有所好转,观察组中wagner分级1 - 2级患者为15例(36.5%),对照组6例(14.6%),观察组患者治疗改善效果满意。因而采用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在伤口诊治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家祥, 苟建军, 赵菁. 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在疾病诊治中的实践与作用[J]. 医学与哲学(B), 2015, 36(9):1-4.

[2]马原, 李洋, 王亮, et al. 某三甲医院多学科协作会诊模式运行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18(9):46-48.

[3]薛冬冬. 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

[4]刘艳珣.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5]向青天, 于亚军, 王春华, et al. 多学科协作诊疗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 v.33(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