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垂体阻断综合征(PSIS)患者垂体可见性与性腺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PSIS患者82例,并根据垂体影像学特征分为垂体不可见组(NPS组,52例)和垂体可见组(PS组,3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并根据垂体的可见性估计垂体-性腺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结果82例患者中,确诊年龄(22.81±4.96)岁,最常见的主诉是缺乏青春期发育,其次是身材矮小。垂体影像学表现:NPS组垂体前叶高度<3 mm 27例,3~5 mm 23例,>5 mm 2例;垂体后叶缺失11例,异位41例。PS组垂体前叶高度<3 mm 6例,3~5 mm 21例,>5 mm 3例;垂体后叶异位16例,体积变小13例,正常1例。垂体前叶激素情况:PSIS患者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的患病率分别为100.00%、67.07%、87.80%和68.29%,且NPS组激素缺乏的种类、数目及严重程度均高于PS组(P<0.05),全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更高。男性患者中,基础性激素方面,仅NPS组睾酮水平低于PS组(P<0.05)。两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中,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分泌曲线低平,两者基础值、峰值均低于正常,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IS患者多发性垂体前叶激素缺乏的患病率很高,垂体强化磁共振成像可用于诊断PSIS,显示垂体的可见性,可用于评估PSIS患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中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垂体磁共振检查12例垂体中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功能试验和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12例患者中有8例是儿科患儿,主要因生长激素缺乏就诊,年龄在28天~15岁,其中2例伴有甲状腺激素激素缺乏、1例伴有中枢性尿崩,1例未联系上。4例成年人,其中有2例因糖尿病住院被发现。2例因性发育迟缓被发现该病。结论垂体中断综合征发病率低,诊断主要依据为垂体磁共振检查,临床表现以生长激素缺乏为主,多合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不同程度缺乏。

  • 标签: 垂体柄中断综合症 生长激素缺乏 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中断综合征(PSIS)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广州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9例PSIS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内分泌系统异常进行分析总结。结果f11几乎全部患者MRI垂体缺如,垂体高度不超过3mm,仅有一例外伤性病因患者为4.5mm;(2)2例成年起病,有明显外伤史并以垂体危象人院;7例5~12岁发病,以生长发育异常为主因,诊断年龄17-28岁;(3)9例均有生长激素fGHl和垂体促性腺激素(GnH)显著缺乏,7例早年发病患者有6例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4)早年发病者均无垂体危象、无家族史和中膈视发育不良。结论PSIS表现为垂体缺乏和腺垂体发育不良,以GH和GnH缺乏为主,多合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不同程度缺乏。

  • 标签: 生长激素 垂体功能减退症 垂体柄 青春期 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垂体病变的MRI影像与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8例垂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MRI影像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18例患者中6例生殖细胞瘤、5例LCH、4例LINH、2例ECD、1例颗粒细胞瘤。18例患者MRI检查显示15例垂体局部增厚,病变直径平均(6.5±2.15)mm,3例患者病灶直径>6mm,所有病灶呈现出均匀或者不均匀的强化。结论:MRI在垂体病变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可帮助早期发现病变,但临床还需进一步探讨垂体病变的MRI影像特征,以便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垂体柄病变 MRI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垂体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23岁。结果MRI的特征性表现为垂体球形增粗,3例生殖细胞瘤T1、T2等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强化均匀一致,其中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均行放射治疗,疗效明显;2例Rathke's囊肿,T1等、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扫描仅示包膜环形强化,均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结论MRI可以清楚的显示原发性垂体占位病变形态,有别于继发性病灶;生殖细胞瘤放疗疗效肯定。

  • 标签: 垂体柄 核磁共振成像 生殖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及治疗方法,并面向大众进行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16例原发性垂体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6例垂体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男7例,女9例。结果MRI的特征性表现为垂体球形增粗,10例生殖细胞瘤T1、T2等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强化均匀一致,其中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均行放射治疗,疗效明显;6例Rathke’s囊肿,T1等、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扫描仅示包膜环形强化,均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结论MRI可以清楚的显示原发性垂体占位病变形态,有别于继发性病灶;生殖细胞瘤放疗疗效肯定,值得面向大众进行推广。

  • 标签: 原发性垂体柄占位性病变 MRI诊断 治疗结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阻断综合征的MR表现及临床意义的相关性。方法14例MRI诊断的垂体阻断综合征患儿,男13例,女1例,年龄5~16岁,平均(11±3)岁,对其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缺如6例,其中多种腺垂体激素缺乏4例,单一生长激素缺乏2例;垂体纤细8例,其中单一生长激素缺乏7例,多种腺垂体激素缺乏1例。本组病例均表现为垂体后叶异位,其中13例表现为垂体前叶发育不良。结论垂体缺如或明显变细,垂体后叶异位,垂体前叶发育不良是垂体阻断综合征的MRI三联征,垂体后叶异位是提示垂体阻断综合征的特征性标志。目前,MRI是诊断垂体阻断综合征的唯一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垂体后叶异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介绍1例以反复低血糖及小阴茎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垂体阻断综合征。患儿生后2 h开始反复出现低血糖,生化检查提示多种垂体激素水平降低,日龄12 d垂体MRI明确诊断垂体阻断综合征,予激素替代治疗血糖正常。

  • 标签: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低血糖 小阴茎 新生儿
  • 简介:乡村,最大的诗意便是祖坟依偎着村庄。丁叔家的祖坟栖息在一棵香樟树下,往西五十步便是他家的田地。这个沉默寡青的汉子总是习惯在田间耕作的间隙遥望祖坟的方向,默默抽烟,默默思索。

  • 标签: 祖坟 香樟树 耕作 田间
  • 简介:铜鸟灯,战国时期青铜器。1992年临淄商王墓地出土,敞口,壁内弧,浅盘,平底略下凸,粗,中腰呈倒葫芦形隆起,喇叭形圈足,盘中央有一锥形烛柱。在盘底一侧伸出一圆上铸一只小鸟,低首引颈,口衔灯盘,双翅合羽,尾部上翘并呈扇形散开。

  • 标签: 青铜器 战国时期 出土 墓地 商王
  • 简介:  中午在单位食堂就餐,稀饭桶、菜汤桶前面总是人头攒动,同事们只有这个时段才会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所以,一边打汤、打饭,一边还要打打招呼.……

  • 标签: 勺子柄 柄多长
  • 简介:奶奶是位小学老师,我常常缠着奶奶给我讲故事。一天,奶奶心存感激地给我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二十年前,奶奶和爷爷结婚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住房,一直都是租别人的房屋,十几年来,总是搬来搬去的,非常麻烦。

  • 标签: 椅子 亲身经历 奶奶 讲故事 老师 小学
  • 简介:<正>在学习运用"槌头标尺瞄准闪带法"过程中,受该闪带法的启发,改用杆直接放在踩球的脚面上边,将自他球与目标"串"成一线(如图所示)进行瞄准、闪带,大大提高了击中目标的准确率。实践证明,用杆瞄准闪带法进行闪带的优点:一、简便。当踩好球后,用杆做瞄准具,往脚面上一放,即可进

  • 标签: 实践证明 球后 瞄准具 带球 线扫描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女,33岁,因泌乳4个月、闭经2个月伴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1d入院。在当地医院行MRI检查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泌乳素也明显增高。但未予正规治疗。

  • 标签: 垂体腺瘤 垂体脓肿 手术
  • 简介:垂体区占位病变绝大多数是垂体腺瘤,临床上时有非垂体腺瘤的垂体区占位病变误认为垂体腺瘤,并行不恰当的治疗。本文回顾分析2004年至2010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收治的9例非垂体腺瘤性垂体区占位病变的诊治,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库欣病 双侧岩下窦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