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尿中2-硫代噻唑-4-羧酸(TTC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尿样以盐酸酸化,加过量氯化钠作盐析剂,用乙酸乙酯萃取尿中TTCA,经反相C18色谱柱梯度条件洗脱分离,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工作曲线定量。结果尿中TTCA在0.03~1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8 mg/L,最低定量下限为0.027 mg/L。尿中TTCA浓度为0.8、2.0和8.0 mg/L时,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为0.9%~1.4%,批间精密度为1.3%~3.5%,加标回收率为85.0%~92.7%(n=6)。结论该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硫化碳接触人群尿中TTCA低浓度含量的测定。

  • 标签: 二硫化碳 2-硫代噻唑烷-4-羧酸 尿 色谱法,高效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尿中肌酐(Cre)和2-硫代噻唑-4-羧酸(TTC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于2020年10月,取监测对象班末尿样,离心制备滤液,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18色谱柱分离后,以乙腈和0.2%乙酸水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源温度500 ℃,气帘气流量31.4 L/min,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Cre和TTCA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Cre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0 μg/L,线性方程为y=947.3x-1 605.6,相关系数0.999 4,检出限为0.3 μg/L,定量限为1.0 μg/L;当添加浓度为50.0、150.0、450.0 μg/L时,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2.8%~ 94.6%,批内精密度为3.6%~5.7%,批间精密度为3.4%~5.4%。TTCA的线性范围为0.1~200.0 μg/L,线性方程为y=1 164.7x-2 243.9,相关系数0.999 1,检出限为0.03 μg/L,定量限为0.1 μg/L;当添加浓度为10.0、40.0、160.0 μg/L时,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0.8%~93.6%,批内精密度为4.6%~7.4%,批间精密度为4.4%~6.9%。结论尿中Cre和TTC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在相同色谱条件仅通过切换质谱参数即可实现尿中Cre、TTCA的连续测定,准确高效,方法各性能指标均符合测定要求。

  • 标签: 尿 肌酐 2-硫代噻唑烷-4-羧酸 二硫化碳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简介:摘要:本文比较了GB/T 11139《馏分燃料十六指数计算法》和SH/T 0694《中间馏分燃料十六指数计算法》两种计算十六指数方法的差异,并分析了十六指数与实测十六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GB/T 11139相比,采用SH/T 0694计算出的十六指数普遍较高。实测十六值与十六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在数值上能够保持一致,因此在生产工艺不变的条件下,可根据十六指数估算柴油的十六值。

  • 标签: 十六烷指数 十六烷值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的术后恢复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不同的麻醉方式可能会对患者恢复造成不同影响。吸入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七氟和地氟是两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者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因此可能会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对七氟和地氟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恶心呕吐(PONV)、喉咙痛、苏醒等相关性进行综述。

  • 标签: 七氟烷 地氟烷 并发症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呼吸系统并发症 术后恶心呕吐 喉咙痛 苏醒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地氟和七氟对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差异。方法 筛选2019年12月-2020年11月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开展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以七氟麻醉,观察组术中以地氟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

  • 标签: 老年患者 手术麻醉 地氟烷 七氟烷
  • 简介:摘要:杂环染料具有较强的结构性能,能够替代蒽醌型材料成为化工染料行业的重要产品之一,随着染色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染色产品不断推成出新,为更好的发挥芳胺苯并噻唑杂环染料的价值,本文主要分析芳胺苯并噻唑杂环染料的合成路线、反应机理,以及合成方法,为优化芳胺苯并噻唑杂环染料工业合成提供参考。

  • 标签: 苯并噻唑 染料 合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在小儿全麻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0例,均为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院行全麻操作的患儿,按照随机抓阄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30例予以潮气量呼吸法,为观察组,余下30例予以肺活量呼吸法,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得到较好的改善效果,且观察组患儿6.67%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七氟烷 小儿 全麻
  • 简介:摘要:七氟已在临床上用于吸入麻醉20多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众多研究中得到充分证实,已确定其对不同患者人群和器官系统的影响。最近的研究报告了七氟用于麻醉维持后的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特征。广泛的研究表明七氟在心脏手术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还可能对其他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另一个话题是吸入麻醉可能对行为结果的潜在影响,例如儿科、成人和老年患者可能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 和术后谵妄(POD )[1]。本文将对七氟吸入麻醉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阐述。

  • 标签: 七氟烷 吸入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硝基芳香爆炸物对安全、环境和健康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如何快速高效、有选择地检测含硝基化合物对爆炸物的检测意义重大。本项目合成了一系列金属配合物,实现了对2,4,6-三硝基苯酚选择性地荧光检测,并阐明了配合物的结构与识别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硝基芳香类爆炸物质的分离鉴定与成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拓展了现有的检测体系。

  • 标签: 三苯并噻唑基苯 硝基芳香化合物 爆炸物检测 荧光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吡咯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PDTC)能否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NF-κB)活化改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33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PDTC+LPS组(n=12)和LPS组(n=15)。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存活大鼠心功能;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及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IHC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及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IL-6、TNF-α、NF-κB p65及其磷酸化(p-NF-κB p65)水平。结果实验雄性SD大鼠造模7 h后,对照组、LPS组、LPS+PDTC组分别存活6只、8只、9只。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P<0.01),IL-6、TNF-α的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心肌细胞核上NF-κB p65阳性表达增加(P<0.01),血清中IL-6、TNF-α、cTnI的水平增加(均P<0.01);心率、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减少(均P<0.05);心肌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甚至心肌纤维断裂等。与LPS组相比,PDTC+LPS组心肌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IL-6、TNF-α的蛋白表达减少(均P<0.01),心肌细胞核上NF-κB p65阳性表达减少(P<0.01),血清中IL-6、TNF-α、cTnI的水平减低(均P<0.01);每搏输出量、心率、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增加(均P<0.05);心肌组织的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及心肌纤维断裂改善。结论PDTC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减轻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与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NF-κB可能成为脓毒症治疗中新的靶点,为降低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率及病死率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核转录因子-κB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肺结核患者在治疗中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50例,任意选择样本中24例,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剩下25例,以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患者治疗过程中整体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属于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一种药物,其是一种蛋白稳定剂,常被用于肿瘤患者中,如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部分头颈部肿瘤等中,而且经实践证实,此药物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自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出现以来,其已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热点。但实践表明,虽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但其水溶性相对较差,影响了临床应用效果。故本文主要针对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展综述,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诱导麻醉中应用七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00例需要进行诱导麻醉的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研究组采用七氟,对比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麻醉用时指标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小儿诱导麻醉 七氟烷 麻醉时间指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 要:2,4-喹啉酮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中的杂环骨架。本文基于可见光促进氰基参与的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发展了一种无金属条件下合成三氟甲基化2,4-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 标签: 2 4-喹啉二酮 可见光促进 三氟甲基 氰基
  • 作者: 徐叶叶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12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处方;采用药学干预,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没有实施药学干预的12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对比,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利用指数、用药频率。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处方中患者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当中,开展药学干预,可以提升临床护理用药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学;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通过详细论述醛酮类化合物的定义、来源、危害和规范标准,从醛酮的基本化学特性入手,对比分析监测醛酮类化合物方法的优缺共性,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检测效率和分离度、精准定量不饱和醛酮的相关方法。

  • 标签: 环境监测 醛酮类 标准规范 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