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部称作《法规》的法律文献从其原书名称来看,似乎为全体封建主们制定的,其实是由土谢图汗部的封建主们制定的局部性的法规,因此,又称之为《三旗大法规》。虽然如此,众所周知其对各部都有影响。

  • 标签: 喀尔喀法规 序言 法律文献 封建主 局部性
  • 简介:蒙古人民共和国学者c.扎兰阿扎布于1958年所著《(法规)是蒙古早期法律文献》一书,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研究《法规》的专著,该书利用了《法规》以外大库伦沙毕衙门其他档案资料,如《乌兰哈齐特》、《衙门规则》等,在研究蒙古法律方面至今仍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作者在书中对清朝与外蒙古关系的看法是蒙古国学者的观点,与中国学者的观点不同。将清朝称作“满洲”,与国内学术界的用语也不相同,请读者在阅读时留意其不同的观点和提法。

  • 标签: 喀尔喀法规 法律文献 蒙古国 早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学者
  • 简介:史诗,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卫拉特史诗相比,史诗搜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只有几篇研究文章面世。符拉基米尔佐夫院士对蒙古英雄史诗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在其著作(蒙古卫拉特英雄史诗)中写道:“人也许忘了史诗的遗产或遗迹。总之,可以有充分信心地说,已经或多或少地销声匿迹了。”这一结论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的关注。不得不说,它不仅提出了有关人是否拥有史诗的问题,还引发了一场搜集研究史诗的热潮。比如,仁钦院士于1964年出版了他在1928—1930年间从宝力干省艺人登德布记录的史诗《155岁的呼格欣录莫日根汗》,约14000行。还有人从科学院语言文

  • 标签: 喀尔喀 蒙古英雄史诗 蟒古斯 卫拉特史诗 氏族首领 氏族部落
  • 简介:乾隆帝对的政策及的反应(日)冈洋树前言本文以在“青衮札布之乱”被平息后,由清廷派往库伦的亲清派王公桑斋多济的活动和与此相应的王公的抵抗为中心,探讨乾隆帝对政策的性质。桑斋多济虽然是王公,但作为亲清派,他发挥了推行乾隆...

  • 标签: 桑斋多尔济 喀尔喀 乾隆帝 商卓特巴 哲布尊丹巴 乾隆二十二年
  • 简介:<正>清代喀尔喀蒙古大王们制定、颁布的法律汇集被称为“律令”(Qalq-a(?)),它与清朝政府为统治蒙古所颁行的“蒙古律例”曾并存于地区。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从1728年到1789年大约60年间,法制史上存在一个很大的空白点,而该空白点正是“律令”的诸法令向清朝蒙古律例转化时期,但是,对这

  • 标签: 蒙古律例 喀尔喀 理藩院 法律条文 清朝政府 律令
  • 简介:一、序言这部《六旗法规》的前几页在其原主人手中时就已被撕坏和丢失,所剩的残破页面也有严重的污损。认真观察我们所得到的法规抄件前部分破裂损坏的页面,可知此破损书页外表在长期使用中被磨的光亮,原来为写字打的格子和字迹依稀可辨。

  • 标签: 法律文献 喀尔喀 选译 法规 页面 序言
  • 简介:<正>前言本文根据第一代库伦办事大臣(18世纪中期以后驻大库伦,满蒙各一人)的任命,对这一时期清朝统治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的桑斋多济进行检讨,以探讨当时清朝统治的特点。以往尚无关于此人的专论,一般只是评价他为清朝的有才干的官僚。但也有一部分论著认为他曾对清朝的统治表示过反抗,对他本人的立场人们至今也还持有疑问。他在乾隆中期处在清朝统治的关键地位,所以阐明其作用乃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 标签: 桑斋多尔济 喀尔喀 清朝 库伦 俄罗斯 土谢图汗部
  • 简介:在蒙古法律研究方面,外国学者和研究者对大蒙古国及其后来的法律文献研究多年,出版了大量论著,这些成果目前已被学术界所熟知。他们虽然都依据众所周知的资料进行了对勘和比较研究,但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进行深入研究者屈指可数。

  • 标签: 法律文献 喀尔喀 大蒙古国 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 法律研究
  • 简介:桑斋多济在驻库伦办事期间,倚靠皇帝的扶持,通过家族势力和姻亲关系,长期掌握库伦僧俗大权,对清廷统治及在与沙俄交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桑斋多济的仕途及背后的姻亲关系,可以看到清朝皇帝培植、委用姻戚以控御蒙古的具体细节。

  • 标签: 桑斋多尔济 沙克杜尔 扎木巴勒多尔济
  • 简介:土豆的大白风筝落到了蓝婆的屋顶上,弦儿麦子她们几个都说不要了吧,土豆犹豫了一会儿,沮丧地往家走。此时太阳恰巧坠到山后面,似乎发出了“咣当”一声响,晒谷坪没入了幽暗中。

  • 标签: 儿童文学 文学作品 小学生 文学创作
  • 简介:烈日下的沙漠里,走来一队身看迷彩服的亚裔士兵,他们冷峻的面容令人不寒而栗,腰间的阔头弯刀闪着寒光,杀气逼人。头戴蓝色贝雷帽的维和部队中,他们的身影依然存在。闪光灯下明星登场,他们环绕四周,小心谨慎地保护明星的安全。这群神秘的士兵就是来自喜马拉雅的勇士——廊军团。

  • 标签: 廓尔喀人 喜马拉雅 英军 尼泊尔 战斗 士兵
  • 简介:1688年噶尔丹入侵后的诸台吉与俄国〔日〕柳泽明前言1688年,卫拉特部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侵略,攻破左翼土谢图汗以后,诸台吉的大部分逃往内蒙古,寻求清政府的庇护。对于此事,宫胁淳子在对各种史料进行认真研究后,明确地否定了以往的观...

  • 标签: 喀尔喀 噶尔丹 俄国 土谢图汗 尼布楚条约 阿勒坦汗
  • 简介:本文探讨了1640年-卫拉特两部会盟的召集人、地点和目的等问题,指出《1640年-卫拉特法典》的序文、《咱雅班第达传》和清代档案史籍提供的信息证明,部扎萨克图汗召集了这次会盟,是在其领地内举行的,会盟的主要目的是抵御来自清朝的军事威胁。

  • 标签: 喀尔喀 会盟 地点 卫拉特法典 清代档案 军事威胁
  • 简介:在南美洲玻利维亚与秘鲁交界线上,有一个世界闻名的淡水湖——的的湖,它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据古代神话传说,的的湖是太阳神的眼泪汇集而成的:太阳神的儿子独自在湖畔游玩,被山神豢养的一群豹子吃掉了,太阳神痛哭儿子,泪流满湖。后来,太阳神在此湖中的岛上创造了一男一女,男的叫芒科·卡帕克,女的名叫玛玛·奥柳,二人结为夫妻,繁衍子孙,成为印加族,属于安第斯山区克丘亚族的一支。印加族人崇拜太阳神,痛恨吃掉太阳神之子的豹子,人们杀掉豹子作为太阳神的供品。以后就把一块大

  • 标签: 太阳神 安第斯山 印加人 神话传说 南美洲 玻利维亚
  • 简介:摘要:2020年第三季度对阿克苏市拉塔勒镇尤克阿勒迪村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深入农户家中,加强了与村干部的沟通,并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尤克阿勒迪村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环境进行了综合了解。

  • 标签: 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 尤喀克阿勒迪尔村 调研报告
  • 简介:本文以四盟报灾案为中心,分析清代蒙古亲王车林多济其人其事.四盟报灾案系清光绪时期由土谢图汗盟盟长、亲王车林多济主导,联合其余三盟盟长、副将军,以减撤蒙丁差使为主要目的,向清廷报灾之案件.前库伦办事大臣喜昌借此参奏车林多济“串通各盟,虚报灾苦”.本文认为,四盟遭遇灾害并深陷窘境,确属实情,但车林多济确有把持地区政治,并掣肘库伦办事大臣行使权力之嫌.

  • 标签: 车林多尔济 喀尔喀蒙古 差役 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