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家长并非是改革参与者的他者,也不是改革的局外人。相反,家长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教育改革,甚至在行动上阻抗改革。家长对《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反映是阻抗,家长阻抗的方式是“增负”。从实践理性来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家长存在以不变应万变、期望实现阶层跃迁、以消费规避责任等心理。要消除家长对减负的阻抗心理,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打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维逻辑,消除群体凝聚力的根本;修正儿童教育价值观,改善情境以消除家长阻力;从顺从走向觉醒,降低家长的自我卷入水平。

  • 标签: 减负 家长 阻力
  • 简介:1原文摘要BackgroundUmbilicalarteryDopplervelocimetryisaroutinemethodforfetalsurveillanceinhigh-riskpregnancy.UterinearteryDopplerseemstogivecomparableinformation,butitcanbedifficulttointerpretastherearetwoarteries,whichmightshownotchingand/orincreasedpulsatilityindex(PI)assignsofincreasedvascularimpedance.Combiningtheinformationonvascularre-

  • 标签: 血管阻力 comparable ROUTINE FETAL surveillance ARTERIES
  • 简介:政策不断加码,让中国医改大计在2014年再迎重要时刻。然而,在“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原始问题上,医改遭遇多重阻力,推进缓慢,究竟顽疾何在?“公立医院长期以来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补偿机制,正是改革各方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需要深层次改革来破解的问题。”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不久前重申,机制缺失极大地助长了公立医院无序扩张,从而加剧医疗资源错配。一方面是说了许久却进展缓慢的公立医院改革,另一面则是猛然放开而模式尚未清晰的社会办医。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相关文件提出,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的目标。如何落实这一目标,有待进一步探索。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院?记者已就此话题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讨论,也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但面对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办医模式不清晰、民营医院规模尚小等三大顽疾,还需要业界专家进一步探索。

  • 标签: 医改 顽疾 阻力 多重 医疗资源配置 公立医院
  • 简介:介绍了一种实船阻力快速预报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形状因子(1+k)以及兴波阻力系数,结合实船试航积累的模型-实船相关系数,快速预报船舶的阻力性能。对两型不同类型的船舶应用该方法预报其设计工况附近的阻力性能,预报结果得到实船试航结果的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值得期待的工程应用前景。

  • 标签: 船舶阻力 数值预报 结果验证
  • 简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存在两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政府的责任落实不到位,施行新政策的同时,相应的补偿措施却无法及时到位,使政策往往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编制制度对人才的限制过大,医院无法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自主优化各级各类人员配置,也使其改革陷入利益纠葛的泥沼。

  • 标签: 医院改革 阻力 公立 县级 人员配置
  • 简介: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是在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化传热管型,在空调、电站间接空冷系统等的传热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运行工况变化对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化试验研究,获得了在进口水温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试件进口风温的升高,传热系数和空气侧流动阻力均减小的规律;在进口风温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进口水温的升高,对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而空气侧流动阻力随之增大。

  • 标签: 运行工况 双向开缝翅片 进口风温 进口水温 传热系数 空气侧流动阻力
  • 简介:如今,关于安全的呼声越来越响,安全检查越来越多,但特、重大安全事故却仍每每发生,屡防不止。究其原因,是安全工作如同当今中国的改革一样,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所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文章就交通工程安全工作中所遇到的阻力问题,作一讨论。

  • 标签: 交通安全 工作阻力 分析
  • 简介:对于我国来说,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市场化,中小企业数量也与日俱增。其原有的体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环境,所以中小企业的变革已是形式所迫。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的限制以及外部环境体制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暴露出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近年来,其对于这些企业企业管理变革和组织变革等阻力,不只是业界人士讨论的热门,也是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中小企业变革存在的问题予以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中小企业 变革 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吸气量(IC)检测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万托林气雾剂吸入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深吸气量(I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肺总量(TLC)等指标检测,并通过(MMRC)分级,分析吸入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对IC与6MWD及MMRC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后FEV1和FEV1/FVC等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IC、IC/TLC、6MWD及MMRC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变化(P<0.05);回归分析显示吸入治疗前后IC与6MWD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MMR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于稳定期(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进行深吸气量测定敏感度高,能更好的对疗效做出评价。

  • 标签: 稳定期 COPD 深吸气量检测 价值
  • 简介:桩侧负摩阻力对桩基产生下拽力,对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均不利,对受负摩阻力桩基进行设计时,需要正确估计桩基负摩阻力的大小及中性点的位置。开发颗粒流程序来模拟单桩负摩阻力的工作性状,验证中性点的位置并对桩侧土体细观特性进行分析。

  • 标签: 负摩阻力 中性点 离散元 颗粒流
  • 简介:改革是社会调整运动,产生改革阻力具有必然性。当前旧体制和旧利益格局带来的改革阻力、改革着力面和着力点产生的阻力、传统社会惯性转化而来的改革阻力和改革自身难度引发的阻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改革的进程,而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三大势力"和"三个层面"。改革阻力对改革影响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改革采取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拖延搁置等办法,迟滞、延缓、阻碍改革进程;另一种是故意曲解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对其加以改变、扭曲、增减而抵制改革。解决这两种影响作用方式的力度越大,效果就越好。

  • 标签: 深化改革 改革阻力 影响作用 破解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阻力指数(RI)的变化规律。方法搜集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50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50例颈部动脉超声表现正常的患者的声像图及彩色血流频谱图做对照分析研究。结果阳性病例中,RI>0.75的患者有35例,其中10例R≥I0.80,0.80>RI>0.75的25例,RI≤0.75的患者有15例,5例表现颈内动脉狭窄;阴性病例中,0.80>RI>0.75的有5例,RI≤0.75的45例。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阻力指数偏高,颈动脉RI在评价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测 颈动脉粥样硬化 阻力指数(RI)
  • 简介:目的观测在右侧卧位下,吸气峰压联合PETCO2的变化预判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110例行胸科手术患者插入Mallinckrodt右DLT,在侧卧位后发生导管过深移位共25例。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正位双肺通气(s1)、右侧过深单肺通气(s2)及右侧正位单肺通气(s,)三个阶段,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S2的Ppeak比s1增加75.5%,S,比s1仅增加44.1%;S2的PETC02比s1下降17.5%,S3比S1仅减少8%。以单肺通气时的Ppeak≥S1Ppeak的1.6倍,PETC02值比s1下降10%,结合OLV时的Ppeak达到24cmH2O作为判定管端错位的截止值,特异性和预测阳性率分别达到85.7%和90%。结论侧卧位下,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联合运用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ETCO: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

  • 标签: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吸气峰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但若有足够动力则能克服阻力,持续推进。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同样如此。岳阳市君山区在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五力"齐发形成了强大的改革动力,消解了改革的阻力,确保了改革的有效推进,完善了改革的成果。

  • 标签: 现状 阻力 主导力 牵引力 内驱力 支撑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对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有2389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73例,孕妇在妊娠晚期胎儿出生前7天之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记录脐动脉血流数据,计算PI、RI和S/D比值。根据围产儿结局分组统计各组胎儿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结果HDCP组三种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S/D≥3.00,均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组新生儿发生早产、新生儿窒息和低出生体重不良出生结局相比,HDCP组不良出生结局发生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不良出生结局围产儿的PI、RI、S/D三种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均显著高于无不良出生结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组PI、RI、S/D均低于HDCP组;与正常组新生儿发生早产、新生儿窒息和低出生体重不良出生结局相比,HDCP组不良出生结局发生更明显;有不良出生结局围产儿的PI、RI、S/D三种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均显著高于无不良出生结局者。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疾病 不良出生结局 脐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