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出生缺陷以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有哪些方法:20191月至201912月接受婚前保健的100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标做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名女性,不对其进行孕前保健知识的宣讲,观察组女性50名,对其进行专门的孕前保健措施宣讲。并跟随这100名女性的后续怀孕、产检和分娩情况,获得相应资料,分别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预防措施以及优生认知率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由于通过了孕前保健,所以其预防措施和优生认知率都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高,新生儿的缺陷率也更低,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保健对出生缺陷及其他不良的妊娠结局具有十分积极的改善作用,能够通过提高孕妇的自身保健意识,同时间接的提高母婴分娩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孕前保健 出生缺陷 不良妊娠结局 新生儿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产双胎儿出生体重不一致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出生的4 011对双胎活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双胎中以出生体重分为出生体重大者和出生体重小者,按出生体重差异[∆BW,∆BW=(大出生体重-小出生体重)/大出生体重×100%]水平分为≤15%组、>15%~20%组、>20%~25%组和>25%组,比较各组母亲妊娠期及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结局差异并分析∆BW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联性。结果4 011对双胎活产儿中男4 315名(53.8%),∆BW为9(4,16)%,出生胎龄为(35.3±2.7)周,其中∆BW≤15%组2 908对(72.5%)、>15%~20%组481对(12.0%)、>20%~25%组281对(7.0%),>25%组341对(8.5%)。以∆BW 20%为诊断界值时,出生体重不一致的发生率为15.5%(622/4 011)。∆BW≤15%组自然出生比例较∆BW>15%~20%组高[10.5%(288/2 740)比6.3%(29/463),P<0.008 3];∆BW>25%组新生儿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最高[25.5%(87/341)比16.7%(47/281)比17.3%(83/480)比13.8%(400/2 899),均P<0.008 3]。∆BW>25%组出生胎龄更低,早产率更高(均P<0.05)。4组双胎中出生体重小者的极低出生体重(ELBW)或超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和转入新生儿科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校正了母亲年龄、出生年份、出生方式、性别同异性、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出生胎龄等因素后,较高的∆BW与出生体重小者ELBW、小于胎龄和转入新生儿科的高风险均有关(均P<0.05),线性趋势检验显示呈低至中度正相关关系(r=0.22、0.53、0.21,均P<0.001)。ROC曲线显示∆BW临界值12%~17%能较好地预测上述出生结局风险,具有较好的灵敏度(0.53~0.78)和特异度(0.72~0.79)。结论出生体重不一致影响着部分活产双胎儿。其对出生体重小者的出生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包括ELBW、小于胎龄、转入新生儿科诊治等,且随着不一致程度增加呈线性相关趋势。

  • 标签: 双胎疾病 出生体重不一致 发生情况 出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预防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336对夫妻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未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53对夫妻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所生产的新生儿中存在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89%,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3%和7.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有效预防出生缺陷,而且也能够显著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不良妊娠结局 预防效果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对单胎妊娠子代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基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生殖医学管理系统,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的辅助生殖治疗数据,主要包括孕妇年龄、体重指数、不孕类型和原因、辅助生殖治疗指标(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水平)、子代不良出生结局[小于胎龄儿(SGA)、早产和低出生体重(LBW)]等信息。共纳入2 060名单胎妊娠孕妇(2 061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与子代出生结局的关联。结果2 060名孕妇年龄为(29.63±3.92)岁,体重指数为(22.29±2.86)kg/m2;子代SGA、早产和LBW的发生率分别为9.8%(201/2 061)、6.9%(143/2 061)和3.5%(73/2 061)。调整混杂因素后,与HCG注射日雌二醇<1 500 pg/ml者相比,4 000~4 499 pg/ml者LBW发病风险较高[OR(95%CI)值为4.42(1.13~17.24)];雌二醇≥4 500 pg/ml者早产发病风险较低[OR(95%CI)值为0.50(0.25~0.97)]。结论HCG注射日血清高水平雌二醇可影响子代的不良出生结局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雌二醇 队列研究 不良出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与孕妇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发生风险的关系,为改进孕妇接种新冠疫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covid-19 vaccines”“covid19”“covid 19”“vaccin*”“neonatal outcomes”“perinatal outcomes”“pregnancy outcomes”“premature birth”“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妊娠并发症”“出生结局”“围产期结局”为主要检索词,采用主题词+自由词的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27日。使用Stata16.0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后的效应值,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检索到482篇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2篇英文文献,有88 682名孕妇在妊娠期接种疫苗。meta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在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增加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儿和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7的发生风险,合并后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95%置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分别为0.97(0.91~1.05)、1.01(0.83~1.23)、0.92(0.77~1.10)、0.97(0.90~1.04)和0.93(0.87~1.00)。孕妇是否接种新冠疫苗两组间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后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95% CI为-18.26(-40.39~3.87) g。但结果显示孕妇在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合并后的RR(95% CI)为1.14(1.03~1.26)。此外,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可靠性较好, 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结果均表明纳入文献之间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基于国外7个国家的研究提供的证据不支持孕妇在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会增加常见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风险,但仍需更多国内的研究为孕妇接种新冠疫苗提供安全性证据。

  • 标签: 新冠疫苗 妊娠并发症 Meta分析 围产期 出生结局
  • 简介:摘要尿酸是人体代谢的产物,正常人体内尿酸产生及排出速度基本恒定,体内尿酸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代谢、免疫等的情况。而妊娠妇女体内一些代谢产物水平会发生波动,其中包括血尿酸升高。研究发现,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妊娠期并发症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增多有一定的关系。并且,血尿酸水平增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胎儿及孕妇产后的身体状况,导致早产、巨大儿、先天性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但高尿酸影响妊娠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妊娠期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穿孔围手术期死亡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结果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中,2例行穿刺引流,11例单纯修补,18例姑息切除,14例根治切除.围手术期死亡率24.4%(11/45).围手术期死亡和存活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8.2±5.5)岁、(53.5±9.0)岁,平均穿孔时间分别为(19.4±5.3)h、(10.9±5.4)h,平均BMI分别为(15.1±1.3)kg/m2、(18.3±2.1)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合并术前休克、内科疾病及远处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围手术期存活患者(P<0.01).围手术期死亡多见于穿刺引流、单纯修补,姑息切除少见死亡,根治切除无死亡.穿刺引流、单纯修补、姑息切除、根治切除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患者年龄、穿孔时间、BMI以及是否合并术前休克、内科疾病、远处转移相关(P<0.01).单纯修补、姑息切除、根治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5、29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急性穿孔围手术期死亡与患者一般情况、腹膜炎程度、肿瘤进展情况有关,对其综合、正确判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可使部分患者获得根治机会,生存获益.

  • 标签: 胃恶性肿瘤 穿孔 手术 围手术期死亡
  • 简介:【摘要】叶酸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长期依赖和运用的极其重要的营养物质类型,叶酸物质的缺乏和代谢生理机制的异常,与类型多样的出生缺陷事件和不良孕产事件的发生具备直接相关性。在人体内部出现叶酸物质缺乏问题或者是叶酸物质代谢生理机制异常问题条件下,通常需要医生尽早制定和运用适当方案为患者展开治疗干预,本文围绕 叶酸代谢基因与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的关系论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阐释。

  • 标签: 叶酸代谢基因 出生缺陷 不良妊娠 关系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叶酸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长期依赖和运用的极其重要的营养物质类型,叶酸物质的缺乏和代谢生理机制的异常,与类型多样的出生缺陷事件和不良孕产事件的发生具备直接相关性。在人体内部出现叶酸物质缺乏问题或者是叶酸物质代谢生理机制异常问题条件下,通常需要医生尽早制定和运用适当方案为患者展开治疗干预,本文围绕叶酸代谢基因与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的关系论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阐释。

  • 标签: 叶酸代谢基因 出生缺陷 不良妊娠 关系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1例77岁男性患者因心律不齐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2次/d)治疗,服用15个月后患者出现纳差、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服用胺碘酮22个月,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3.5×109/L,中性粒细胞0.78,C反应蛋白117.4 mg/L,红细胞沉降率32 mm/1 h;丙氨酸转氨酶(ALT)28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15 U/L,碱性磷酸酶(ALP)107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45 U/L,总胆红素(TBil)14.8 μmol/L,直接胆红素9.3 μmol/L,白蛋白30 g/L。给予抗感染、保肝、补充白蛋白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继续应用胺碘酮。服药40个月后,患者ALT 87 U/L,AST 106 U/L,ALP 308 U/L,γ-GT 1 242 U/L,TBil 11.2 μmol/L;肝穿刺活检结果怀疑酒精性肝纤维化。排除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肿瘤等因素,考虑患者的肝损伤与长期服用胺碘酮相关。停用胺碘酮3个月后患者因肝衰竭死亡。

  • 标签: 胺碘酮 药物性肝损伤 不良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别对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临床结局的影响及ELBWI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ELBWI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性别分为男婴组和女婴组,比较两组患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和死亡率;根据两组患儿结局再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二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ELBWI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37例ELBWI,男婴组311例,存活率57.9%(180/311);女婴组326例,存活率57.4%(187/326)。男婴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和重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高于女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LBWI存活率呈逐年增加趋势(P<0.01);两组存活率、积极救治死亡率和放弃救治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弃治疗(P<0.01)和肺出血(P<0.05)导致两组ELBWI死亡风险增加。结论男性ELBWI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重度脑室内出血的风险高于女性ELBWI;放弃治疗和肺出血是导致所有ELBWI死亡的共同危险因素。

  • 标签: 性别因素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并发症 存活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不同生长状态对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临床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病例资料进行非干预性前瞻性研究,根据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分为A组(出生胎龄<28周且出生体重<1 000 g)、B组(出生胎龄<28周但出生体重≥1 000 g)和C组(出生胎龄≥28周但出生体重<1 000 g),比较3组患儿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2 392例患儿纳入分析,出生胎龄(27.7±1.9)周(22~36周),出生体重(919±158) g(300 ~1 750 g);其中A组948例(39.6%),B组571例(23.9%),C组873例(36.5%)。A组存活率[49.5%(469/948)]低于B组[68.0%(388/571)]和C组[67.4%(588/873)](P<0.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高于B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低于B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高于C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低于C组;B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生长状态影响EPI和ELBWI的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对存活率的影响具有同等重要性,而出生胎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的影响较出生体重更大。

  • 标签: 婴儿,早产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超未成熟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梅毒母婴传播干预后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梅毒的女性孕妇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妊娠梅毒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一系列的干预,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梅毒阳性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梅毒阳性率为4.92%,而对照组患者的妊娠梅毒阳性率为13.11%;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24.59%,而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42.62%;观察组患者在妊娠梅毒阳性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妊娠梅毒的女性孕妇患者针对性的干预能够降低妊娠梅毒阳性率,并且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梅毒 母婴传播干预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普外科手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其术后不良结局主要集中在一部分高危患者。风险评估工具可以识别出这部分高危患者,为后续的临床干预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目前存在多种评估工具,且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充分了解这些工具是临床应用的前提。通过回顾目前一般常用评估工具、针对急诊普外患者的评估工具和机器学习方法在评估工具上的应用,阐明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普外科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65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植入孕产妇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9.6%(258/6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产前阴道出血次数、终止妊娠孕周、胎盘植入类型、未规律产前检查、合并内科疾病和合并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OR=2.248,95%CI:1.590~3.177,P=0.000)、合并内科疾病(OR=1.604,95%CI:1.080~2.384,P=0.019)和合并前置胎盘(OR=1.877,95%CI:1.204~2.925,P=0.005)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次数、合并内科疾病及前置胎盘。

  • 标签: 胎盘植入 严重不良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13例高龄产妇及 113例非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结果 在合并症方面,观察组妊娠合并症 57例,占比 40.70%,对照组合并症 42例,占比 37.1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弃置胎盘方面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围生儿结局方面,观察组在胎儿窘迫、死胎方面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0.05),在体重、畸形、出生一分钟后 Apgar评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前置、胎儿窘迫、贫血等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对存在高危因素的高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高龄产妇 不良妊娠结局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23年01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评估结果是否异常分为两组,超声评估脐带异常者根据异常类型进一步细分。记录各组孕产妇的超声指标、产时情况、胎儿情况等资料,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脐带异常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200例,其中正常组800例,异常组400例。异常组中,脐带缠绕者160例,脐带打结者40例,脐带附着异常者80例,单一脐动脉者80例,其他异常者40例。与正常组相比,异常组的羊水过多、胎心减速、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新生儿低Apgar评分率、新生儿重症转入率均明显增高(P<0.05)。脐带异常类型与上述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32,P<0.01)。 结论:脐带异常是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脐带异常孕产妇的产前监护和产时处理,以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 标签: [] 脐带 超声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幅增加,有关其长期影响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研究旨在调查极低出生体重对社会经济结果的长期影响。方法纳入1980年至1982年在丹麦瑞斯医院出生的1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为研究对象,在2岁、4岁和18岁时进行随访,并与低出生体重儿、正常出生体重儿(NBW)及国家人群参考队列进行比较。同时从丹麦国家登记册中获得关于教育水平、经济独立和居住安排相关数据。此外,还使用了之前已发表的三个队列研究结果。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在4岁和18岁时,智力水平较低,出现严重学习困难的风险较高。与NBW人群相比,VLBW人群在30~36岁时受教育水平更低OR:1.7,95%CI:0.8~3.9;经济不独立OR:1.5,95%CI:0.6~3.7;独居OR:2.0,95%CI:1.0~3.8;三种结局的合并率更高OR:3.2,95%CI:0.7~15.8。结论研究发现极低出生体重儿在青年期有不良社会经济结局的趋势,但与儿童期比较,相对劣势变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出生队列是研究生命早期暴露对健康结局影响的重要工具,但目前缺乏有力支撑孕前暴露特别是父系暴露对生殖健康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的大型队列平台。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研究是起始于孕前阶段,同等关注男女双方的环境、心理、行为等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计划招募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夫妇20 800人。通过随访,调查志愿者2年内是否自然受孕。对进入妊娠期的女性志愿者,在孕早、中、晚期进一步随访,并对分娩的子代随访至2岁,监测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神经功能发育障碍等结局发生情况。各阶段分别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和生物样本,包括精液、外周血、尿液、胎盘、脐带、脐带血、口腔拭子等。截至2022年1月,已纳入志愿者8 698人,分布于重庆市所有38个区/县。本队列建设目标是成为涵盖父母双方的前瞻性大样本孕前出生队列,将以独特的设计和更加全面的视角阐明全生育周期特别是孕前期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及机制。

  • 标签: 出生队列 暴露组学 自然妊娠 孕前因素 精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以及新生儿出生结局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抽取本次研究的孕产妇患者共计100例,100例患者中均存在胎儿窘迫。通过对胎儿窘迫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对所有孕妇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在孕产妇入院后进行静脉血定期采集,并在血常规、凝血检查等分析,做好实验室指标比较,分析高危因素。结果:通过对宫内窘迫分娩时胎儿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羊水污染中新生儿无窒息、轻度窒息人数、重度窒息所占比例分别为27.78%、55.56%、16.67%,足月低重儿中新生儿无窒息、轻度窒息人数、重度窒息所占比例分别为57.14%、35.71%、7.14%。早产儿所占比例分别为50.00%、37.50%、12.5%,巨大儿新生儿所占比例分别为57.14%、28.57%、14.28%,胎心异常所占比例为60.00%、20.00%、20.00%。结论:应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尽早的进行妊高症的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出血以及不良情况,以此来降低宫内窘迫的发生,提升预后效果。

  • 标签: 宫内窘迫 母婴结局 出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