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1937年春天,北平依旧是寒风料峭,冰封大地,尤其是那漫天的黄沙,裹在狂风里铺天盖地而来,没完没了的,使行人睁不开眼.有的只好龟缩在家里,关紧门窗,任凭风沙在街上、院里狂啸和飞旋.一天中午,一个陌生的人顶着狂暴的飞沙拜访了我的家.他和刘骥在小客厅里低声密谈了很久,然后便匆匆忙忙告辞.

  • 标签: 吗啡 日本 陇海铁路 起居室 商品检验局 貂皮大衣
  • 简介:患者男,66岁,因胆囊癌并胰头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于2001年2月27日入院.因病情已失去手术时机,故入院后予清开灵及中药疏肝利胆活血祛瘀治疗.后因患者腹痛较重,予吗啡止痛,第1次吗啡10mg,im后约20min,患者觉周身皮肤瘙痒,并且下肢出现散在红色粟粒样丘疹、约5h后丘疹及瘙痒逐渐消失.因吗啡肌注后疼痛逐渐减轻,故继续给予吗啡镇痛.第2次肌注吗啡后同样出现丘疹和瘙痒,程度较第1次略重,丘疹主要分布在下肢及胸腹部,怀疑是药物过敏,予扑尔敏8mg口服后逐渐缓解.为验证确属吗啡过敏,除外其他因素,翌日予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口服,结果同样出现丘疹和瘙痒.

  • 标签: 吗啡 镇痛药 过敏反应 癌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吗啡注射液对于癌痛病人止痛的使用。方法对150例中晚期癌痛病人肌肉注射吗啡,观察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150例患者疼痛都能得到缓解。结论合理使用吗啡注射液,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痛 吗啡注射液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硬膜外注入吗啡预先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和手术结束前经硬膜外管注入吗啡2mg。术后评估镇痛效果并观察吗啡的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完全无痛率高、术后镇痛时间长,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硬膜外预先注入吗啡具有一定的预先镇痛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硬膜外注射 吗啡 预先镇痛 临床研究 妇科手术
  • 简介:新近发现阿片类药物的长期应用必然导致胶质细胞的激活,而伴随激活所释放的细胞因子能放大神经元对谷氨酸盐的反应,继而造成阿片类耐受及戒断性痛敏的发生。2005年NATURE的一篇文章证明,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头孢曲松),能抑制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传递,推迟ALS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存活率。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吗啡依赖的动物模型中,脊髓及部分脑区谷氨酸转运体GLT-1的表达下凋。提示,吗啡慢性处理可能抑制GLT-1的蛋白合成。而β-内酰胺如是谷氨酸转运体的激动剂,促进谷氨酸的清除,将为预防吗啡耐受及缓解神经源性痛的新药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目的:考察β内酰胺类药物对吗啡耐受模型的影响。方法:用小鼠热板法和大鼠热辐射甩尾法测痛,实验分组(n=6)分别为盐水对照组、吗啡对照组、吗啡+药物不同剂量组,皮下给药,每天三次,比较给药前后动物痛阈的变化。

  • 标签: 阿片类耐受 戒断性痛敏 吗啡 耐受形成 β内酰胺类药物 缓解作用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临床上普遍重视术后疼痛或癌痛的治疗,阿片类药物椎管内镇痛的应用已见普及,并认为吗啡是最有效的镇痛药物,但存在对呼吸抑制的顾虑。罗福荣等川报道1868例硬膜外腔注射吗氟合剂施行术后镇痛,其中13例发生明显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0.7%,看来还是比较高的。本文拟对椎管内吗啡的临床呼吸抑制问题进行综述与探讨。

  • 标签: 吗啡 呼吸抑制 术后镇痛 阿片类药物 椎管内镇痛 镇痛药物
  • 简介:术后硬膜外腔一次性吗啡镇痛的效果确切,经济方便,但镇痛时效有限,副作用较多。为增强吗啡的镇痛时效,我们在小剂量吗啡中加入地塞米松,作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射以施行术后镇痛,同期取单纯吗啡硬膜外腔注射组病人进行比较,以验证吗啡加用地塞米松是否具有强化效果问题。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地塞米松 术后 硬膜外腔镇痛 吗啡镇痛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内吗啡肽-1(EM-1)水溶液最稳定pH值及预测EM-1水溶液室温贮存期.方法采用HPLC法作为测定方法,利用恒温加速实验研究EM-1水溶液的稳定性.结果绘制出pH=速率图,恒温加速实验得到Arrehnius方程及动力学参数.结论EM-1水溶液最稳定pH值为4.5~4.8,预测EM-1室温(25℃)的t1/2为45天.

  • 标签: 内吗啡肽-1 药物稳定性 PH值 室温贮存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急性左心衰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治疗上需争分夺秒.吗啡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因其有明显的抑制呼吸等副作用,故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我院应用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吗啡静注 小剂量吗啡 左心衰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Dex)对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选择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进行观察,所有病人术后均采用硬膜外吗啡镇痛.Dex组患者(n=30)在手术结束后硬膜外镇痛前静注Dex8mg,对照组患者(n=30)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注.结果:在手术后24h内,Dex组患者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70%(P<0.01).结论:术后预防性单次静注Dex是减少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地塞米松 吗啡 镇痛 恶心 呕吐 副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硬膜外腔注入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其给药时机与镇痛效果的关系。方法120例剖宫产病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在切皮前注入吗啡2mg和氟哌利多1.25mg的5mL生理盐水溶液。B组于关闭腹膜前及C组于手术结束后即刻,分别注入A组同样量的吗啡和氟哌利多生理盐水溶液。结果三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优于C组(P〈0.05);且A组、B组的镇痛时间长于C组、局麻药用量少于C组,A组用量最少;但未增加并发症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论术前、术中预先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和氟哌利多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较术毕注入吗啡镇痛更有临床使用价值。本方法尤其适合无PCA镇痛装置的基层医院和经济条件差的患者。

  • 标签: 硬膜外 吗啡 氟哌利多 超前镇痛时机
  • 简介:目的制备吗啡及琥珀酰吗啡的全抗原,评价二种抗原诱导小鼠产生抗体效价的差异及其对吗啡致依赖的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酸酐法制备琥珀酰吗啡,将吗啡及琥珀酰吗啡与BlueCarrier(BC)蛋白交联,与福氏佐剂等比例混合免疫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滴度;竞争性抑制实验检测抗体与吗啡的体外结合能力;观察免疫小鼠对吗啡的依赖能力.结果二种交联物免疫小鼠第9周血清中平均抗吗啡抗体滴度均超过1∶8000,其中M-6-S-BC组效价强度较M-BC组高,且效价维持时间较久;M-BC组及M-6-S-BC组与吗啡依赖组比较15min内体重减轻、跳跃次数及潜伏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二组抗体对吗啡的抑制率能达50%以上.结论二种载体蛋白交联物都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吗啡抗体,并使免疫小鼠对吗啡的成瘾性降低.

  • 标签: 吗啡 抗原 制备 免疫效果 药物依赖
  • 简介:  我科从1991年8月至今对6280例接受硬膜外阻滞的术后病人分别在手术结束前5分钟向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液,获得了满意的术后止痛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观察 吗啡用于 术镇痛
  • 简介:本文报告褪黑素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治疗效果。小鼠按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4.5d,共给药九次;用纳洛酮催促成瘾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MT治疗,结果表明,小鼠实验中MT剂量为100mg/kg最佳对抗跳跃反应的作用(与吗啡对照组比较P<0.001),MT剂量为50,200mg/kg时次之(P<0.05)。

  • 标签: 褪黑素 戒断症状 吗啡依赖 动物实验 激素 药理
  • 简介: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控制癌痛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是肿瘤晚期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WHO在倡导三阶梯止痛法的同时,强调服用方便的口服镇痛药品是处理癌性疼痛的主要方法。对于中、重度慢性癌痛患行,多使用以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为代表的吗啡制剂。我院在使用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控制癌痛的380例患者中,发生1例呼吸中枢抑制病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吗啡控释片 控制癌痛 姑息治疗 呼吸抑制 三阶梯止痛法 呼吸中枢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