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酮类药物是临床医学常用抗生素之一,新型酮药物抗菌谱广,常被用于治疗胃肠道、呼吸道、肾脏、肝脏以及尿道细菌感染。本文以酮类药物中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芦沙星为例,总结其合成工艺。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酮类抗菌应用情况调查及合理用药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 酮类抗菌治疗的 138 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用药途径、给药方式、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138 例患者的给药方式为,联合用药( 29.71% ) < 单独用药( 70.29% );用药途径 : 外用( 7.25% ) < 口服( 15.94% ) < 静脉注射( 76.81%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比例: 皮肤系统 、 消化系统 、 全身性系统 、 神经系统 、 循环系统 、 呼吸系统 、 泌尿系统 ,分别 占比 50.72% 、 20.29% 、 15.94% 、 7.97% 、 2.17% 、 1.45% 、 1.45% 。 结论: 在对患者实施酮类抗菌治疗时,应根据药物的禁忌症和适应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和给途径,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升治疗效果 。

  • 标签: 氟喹诺酮 抗菌药 合理用药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酮类抗菌的不良反应,并研究临床合理用药策略。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期间 服用酮类抗菌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 84 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使用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等,总结合理用药对策。结果: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依沙星最低;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以及累及神经、呼吸、消化系统等。结论:需加大对酮类抗菌使用的监管力度,合理应用,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喹诺酮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酮属于酮类,又称吡啶酮酸类,属化学合成抗菌。临床用于治疗尿路、肠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软组织、腹腔、骨关节等感染,取得良好疗效。酮类药物因其药物成分中都具备酮结构而得名,是临床运用于急、慢性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随着药物研发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洛美沙星、罗沙星等新型药物,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了酮类药物的种类,对相关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概述,以便全面了解其优势,拓展其应用前景。

  • 标签: 氟喹诺酮 诺氟沙星 培氟沙星 依诺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酮类抗菌物合理应用中药学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19年8月,取本院收治的行酮类抗菌物治疗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以是否开展药学干预为分组依据,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不行药学干预,实验组开展药学干预,对比合理用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合理用药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在酮类抗菌物合理应用中,配合药学干预,既能提高合理用药率,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合理用药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肠道外分离气单胞菌对酮类抗菌物的耐药现状,及其主要耐药机制。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0株肠道外气单胞菌菌株进行酮类药物敏感性测试,用PCR扩增酮类耐药基因gyrA、parC、qnrA、qnrB、qnrS、qepA和aac(6')-Ib-cr,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该地区g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肠道外气单胞菌对酮类抗菌物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关联性。结果绍兴地区肠道外气单胞菌对萘啶酸(NA)的耐药率已高达82.0%(41/50),对环丙沙星(CIP)和左氧氟沙星(LVX)的耐药率都在50.0%左右。27株(54.0%)菌株对两种以上酮类药物耐药。qnrS和aac(6')-Ib-cr的阳性率分别为52.0%和18.0%。qnrS基因阳性菌株对NA、CIP、LXV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阴性菌株(P<0.05);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对CIP和LVX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菌株(P<0.05),但对萘啶酸耐药性无明显差异。未检测出qnrA、qnrB和qepA基因。gyrA中主要存在Ser83→Ile,parC中主要存在Ser80→Ile变异。结论绍兴地区分离的肠道外气单胞菌对酮类药物表现高耐药性,染色体介导的靶位基因突变为其主要耐药机制,目前突变较单一。

  • 标签: 气单胞菌属 喹诺酮类 耐药性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酮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 。方法:本次将选择我院收治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采用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我院100例采取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50例患者用药不合理,占比50.00%。比较管理前后两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管理前用药不合理情况总发生率为60.00%;管理后不合理情况总发生率为1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加强对酮类药物服用的管理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的护理性。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肺 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 收 治的 60 例 复治肺 结核患者, 选取的时间段为 2019 年 1 月至 20 19 年 06 月,按照 随机分组的原则 ,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n=30 )与观察组( n=30 ),对照组采用 2HRZEAm/6HRE 治疗方案,观察组 用 酮类药物代替硫酸阿米卡星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等相关情况 。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 80.00% ,观察组为 93.33% ,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 P< 0.05) 。结论: 采用 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肺 结核患者,能 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提高临床治愈率, 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复治肺 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酮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8.7~2019.12我院收治的 6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探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数的方式分组研究组(单数, 31例,酮类药物)、对照组(双数, 31例,常规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采用酮类药物,可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氟喹诺酮 下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酮类药物从最初的无氟酮(NFQs)到C-6位引入原子的酮(FQs),其药理学特性显著改善,疗效得到很大提升,被认为是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今FQs耐药性快速增加和近年陆续报告的严重毒副反应,导致临床使用受到限制。药物化学研究发现,6-基并非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所必需,通过结构修饰,新的NFQs如奈沙星和加雷沙星等开发和成功应用于临床,展现的优点包括抗菌谱拓展(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某些酮靶位突变耐药菌株依然具有较高活性,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尚未发现FQs常见的心血管、肝脏和糖代谢方面的毒副反应,成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本文就构效关系、NFQs的临床研究和发展、NFQs的医学与生态学意义进行讨论。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
  • 作者: 孙琳 徐保平 申阿东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出于安全性的考虑,酮类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比较谨慎。目前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儿童不应禁用酮类药物。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在充分评估风险和获益的情况下,针对重症感染、耐多病原菌感染等可酌情使用。因此,现就酮类抗菌物在儿科重症、耐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对关节和软骨的损害及安全性分析、代动力学研究、在儿童中的耐药情况进行阐述,以期为儿童重症和耐药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氟喹诺酮 儿科 呼吸感染性疾病 安全性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酮类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分析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观察,共100例接受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50例,对比组患者50例。研究组在患者服用酮类药物治疗时进行药学干预,对比组在患者服用酮类药物时不进行任何干预。收治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耐药率、不合理用药率以及不良反应调查。结果:研究组服用酮类药物的患者在进行药学干预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药学干预 临床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酮类药物的作用和临床价值,分析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 2018年 7月到 2019年 7月收治的 202例结核病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酮类药物配合常规治疗的方式治疗观察组,观察不良反应比例和实际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观察组实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出现比例,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结核病病人,实施酮类药物治疗的方式,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着一定的安全性,而且不良反应比例较少,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结核病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酮类药物用于结核病治疗的疗效。方法:实施随机纳入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这段期间接受了治疗的部分 患者,再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而患者的总数为96例,作为临床试验中主要的研究对象。 对照组中对于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是抗结核药物治疗,而实验组中患者则在常规治疗方式之上,同时采取酮类药物治疗的方法,在临床试验调研结束之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治疗后的治疗整体的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在治疗之后,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相关结果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可以发现,酮类药物用于治疗结核病过程中,效果也要比单一的用抗结核病药物治疗结果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结核病治疗 疗效 应用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酮类药物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依据入院顺序将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74例肺结核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异烟肼展开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内容基础上,应用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进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酮类药物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水平及治疗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喹诺酮 肺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结核治疗中采用酮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间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为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联合吡嗪酰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酮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效率为79.48%,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43%,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等特点,加速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肺结核治疗 喹诺酮类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治疗中酮类药物的使用作用。方法:将2019年03月 ~2020年04月来我院就医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57例研究组肺结核患者和57例对照组患者,并将上述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数据作为此次研究的对比分析参考依据,研究组采用酮类药物与常规疗法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止咳、护肝、化疗等常规性疗法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具体疗效和病灶吸收率,分析肺结核治疗中酮类药物的作用。结果:57例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3%比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要高(P<0.05);研究组病灶吸收率为88%与吸收率82%的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 选择 2018 年 9 月到 2019 年 10 月期间到我院开具的 3000 张酮类药物的处方单,分析其中开出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3000 张处方中共有不合理处方 75 张,不合理处方占比 2.5% ,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主要问题有药品选择错误、过度和过少用药、处方使用时间不合理、用药规格不合理,用药禁忌不合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 304 张,占比 10.13% ,其中包括了神经系统反应、消化道反应、肾毒性反应、肝毒性反应、皮肤反应和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等。 结论 : 酮类药物 处 方 的不合理用药,本质上来说还是开 处方 的医生存在问题,因此要解决 不合理情况 ,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 为了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配药的药师要严格审核 处方 再拿药,避免不合理用药 处方造成对 患者的损害,提高 处方的 水平。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处方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胆道感染治疗中,替考拉宁、酮类药物疗效差异 。方法 选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 64 例胆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行酮类药物治疗、替拉考宁治疗,比较组间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 < 0.05 ) 。结论 在胆道感染治疗中,与酮类药物相比,替拉考宁疗效显著,且安全性理想。

  • 标签: 胆道感染 喹诺酮类药物 替拉考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