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于卵子质量差的患者治疗是当今辅助生殖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移植(ooplasmic transfer, OT)的应用旨在为卵子质量差导致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提高胚胎发育潜能。该技术通过移植少量的有益供体,纠正受体卵母细胞的缺陷,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发育能力。本文对OT过程中,重构胚的线粒体功能、线粒体DNA异质性、细胞凋亡的调节、细胞分裂、表观遗传修饰、内容、mRNA等因素产生变化的机制进行综述,并对OT技术在辅助生育应用中的优势及弊端进行总结。

  • 标签: 卵胞质移植 线粒体 卵胞质内容物 凋亡 表观遗传修饰 辅助生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因男方因素行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探讨DFI与临床助孕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因男方因素进行ICSI助孕的38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所有周期均为首次进行ICSI助孕,选用拮抗剂灵活方案促排卵。根据精子DFI的检测结果将所有周期分成3组,A组:精子核DNA完整性良好(DFI≤15%,167个周期),B组:精子核DNA完整性中等(15%<DFI<30%,145个周期),C组:精子核DNA完整性差(DFI≥30%,75个周期)。分别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和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和单次取周期的累积活产率。结果3组间女方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及基础窦卵泡数(AF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男方年龄[(32.56±5.70)岁]高于A组[(30.27±4.04)岁,P=0.002]和B组[(30.22±4.81)岁,P=0.003]。A组ICSI的正常受精率(86.7%)和可移植胚胎率(88.3%)均显著高于B组(83.8%,P=0.024 5;84.9%,P=0.012 1)和C组(82.1%,P=0.005 6;84.4%,P=0.022 7),但优质胚胎率和流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累积活产率(74.7%)较A组和B组下降(82.0%、7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男方年龄增高可能会导致DFI升高。精子DNA损伤可能会影响胚胎发育及辅助生殖的结局,DFI≥30%可能降低ICSI周期的累积活产率,但还需更大样本的研究。

  • 标签: 精子DNA碎片指数 累积活产率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精子DNA完整性 受精率 可移植胚胎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a2+载体A23187对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失败或受精低下患者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因前次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双原核(2PN)受精率≤30%],再次行ICSI助孕时采用Ca2+载体A23187激活的43名患者资料。根据前次受精情况将患者分为受精失败和受精低下组、射出精子组和睾丸精子组,激活周期与既往ICSI周期自身对照。结果受精失败、受精低下、睾丸精子和射出精子各组激活周期的2PN受精率显著高于既往ICSI周期(分别为41.9%比0,P<0.001;44.3%比16.5%,P<0.001;36.5%比13.5%,P=0.004;43.1%比11.1%,P<0.001);受精低下组和射出精子组激活周期每周期可移植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较既往周期提高(P均<0.05);激活周期最终获得9例健康活产婴儿。结论Ca2+载体A23187辅助激活能够提高既往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的受精率,并能改善使用射出精子ICSI患者的胚胎情况及临床结局。

  • 标签: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Ca2+载体A23187 卵母细胞激活 受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个能够对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卵子受精失败进行早期判断进而实施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的技术体系,并探讨其激活效率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150个采用时差胚胎动态监测系统(Time-lapse)系统培养的ICSI周期第二极体(Pb2)释放时间分布及其与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的关系,探讨Pb2释放作为ICSI受精失败早期判断指标的可行性。其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93个ICSI助孕周期的225个受精失败卵子,根据人工激活方式不同分为未激活组(NAOA组)、早期激活组(RAOA组)、晚期激活组(LAOA组),同时将其余ICSI注射卵子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精及胚胎发育参数,探讨ICSI受精失败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的效率和应用价值。结果Time-lapse监测ICSI注射后卵子有Pb2释放组的受精率(99.91%)、双原核(2PN)受精率(97.76%)显著高于无Pb2释放组(0.03%、0.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ICSI注射后卵子Pb2释放时间为(3.04±1.45) h,Pb2释放时间分布及占比分别为0~3 h(58.58%)、3~5 h(36.29%)、5~8 h(3.92%)、>8 h(1.21%);NAOA组Pb2释放率、受精率、2PN受精率均为0%,LAOA组2PN受精率(36.00%)、第3日(D3)优质胚胎率(8.00%)、第5日(D5)囊胚转化率(0%)、D5优质囊胚转化率(0%)均显著低于RAOA组(60.00%、44.19%、51.16%、25.5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2,P<0.001,P=0.005),同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7.63%、48.62%、63.23%、37.9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AOA组Pb2释放率(84.00%)、受精率(81.33%)、2PN受精率(60.00%)、2PN卵裂率(95.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0%、99.68%、97.63%、99.51%)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P=0.04),但D3优质胚胎率、D5囊胚转化率、D5优质囊胚转化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ime-lapse监测Pb2释放可以作为早期判断ICSI卵子受精失败的指标,在ICSI注射后5 h对受精失败卵子进行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可以获得正常受精和理想的胚胎发育结局。

  • 标签: 延时成像 受精 极体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人工激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行人工辅助激活技术对受精低下或受精失败的患者再次行单精子卵细胞内注射(ICSI)助孕时,患者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及胚胎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助孕治疗的患者11例,均因上1个周期行ICSI受精失败或者受精低下(受精率<30%)而再次行ICSI助孕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进行激活处理的11例患者的122枚成熟卵母细胞作为激活组,将11例入选患者于上1个周期按照常规ICSI操作处理的108枚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使用钙离子载体对卵母细胞激活后的受精率、卵裂率及出生子代的一般情况。结果激活组受精率及卵裂率分别为36.9%(45/122)、88.9%(40/45),对照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12.5%(21/108)、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活组中可利用胚胎数[(3.42±2.69)枚]及优质胚胎数量[(1.67±1.24)个]较对照组[(1.51±0.53)枚、(0.76±0.54)个]均显著提高(P<0.05)。11例患者中,卵母细胞激活处理后5例患者获得临床妊娠。结论使用钙离子载体A23187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人工辅助激活,可以改善ICSI受精失败或受精低下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率。

  • 标签: 卵母细胞 钙离子载体 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 受精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erm flagella,MMAF)患者的精子非整倍体率与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临床结局关系。方法本研究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共收集到来自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的5例MMAF患者及10例精液参数正常的可育对照,通过巴氏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患者精子的形态及超微结构特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患者精子非整倍体率,最后对患者行ICSI助孕并观察其临床结局。结果患者精液中存在大量缺失的、短的、弯的、卷曲的和不规则的精子鞭毛,且鞭毛轴丝中央微管缺失;患者精子非整倍体率与正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MMAF患者夫妇经过7个ICSI周期,均实现临床妊娠,其中活产3例,自然流产2例。结论MMAF患者精子鞭毛存在严重形态和超微结构异常,但患者较低的精子非整倍体率提示MMAF患者进行ICSI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结局。

  • 标签: 男性不育 精子非整倍体率 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应用黄体期促排卵(LPS)方案行体外受精/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应用LPS方案行IVF/ICSI助孕的134例POR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实验室数据及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4例患者共行142个LPS促排卵周期,其中未取周期8个,占5.63%(8/142);未获周期11个,占7.75%(11/142);无冷冻胚胎周期占比37.32%(53/142),总周期取消率50.70%(72/142)。尿促性腺激素(hMG)使用时间是(10.04±3.51) d,用量(2 330.00±890.48) IU。有24.64%(35/142)周期在扳机日孕酮降至1 μg/L以下。获数为(3.13±2.60)枚,获率为76.04%(419/551);MII数为(2.98±2.25)枚,MII率为86.63%(363/419);双原核(2PN)数为(2.17±1.69)枚,2PN率为69.97%(254/363);可利用胚胎数为(2.04±1.53)枚,可利用胚胎率为91.34%(232/254);优质胚胎数为1(0.2)枚,优质胚胎率为46.06%(117/254)。2016年6月前优质胚胎冷冻后,非优质胚胎进行培养,囊胚形成率为15.22%(7/46),2016年6月后可利用胚胎全部培养,囊胚形成率为41.98%(55/131)。50例患者共行60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1.67%(25/60),流产率为44.00%(11/25),活产率为23.33%(14/60)。结论POR患者行LPS周期取消率较高,如有冷冻胚胎进行复苏移植可获得较满意临床妊娠率,但流产率较高。

  • 标签: 卵巢低反应 黄体期促排卵 冻融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降调节方案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IVF)/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中的应用及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1日至2018年4月1日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新鲜胚胎移植的卵巢功能正常且合并子宫腺肌病的307例IVF/ICSI治疗周期,根据不同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分为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A组)、改良长方案组(B组)和超长方案组(C组)。比较各组的基本特征数据、IVF/ICSI治疗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 [(2 644.3±863.3) IU]、Gn使用时间[(9.75±2.26) d]、获数[(8.5±5.4)枚]、可利用胚胎数[(2.5±2.0)枚]均显著低于B组[(3 008.4±1 047.3) IU,P=0.044;(10.74±2.45) d,P=0.018;(10.9±6.6)枚,P=0.025;(3.6±2.7)枚,P=0.021]和C组[(3 029.6±1 174.5) IU,P=0.046;(11.04±2.79) d,P=0.003;(11.2±7.2)枚,P=0.020;(4.0±3.4)枚,P=0.002],B、C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种植率C组(52.50%)高于A组(37.89%)和B组(39.6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的到达活产时间[(316.6±9.9) d,(346.3±9.6) d,(381.9±22.2) d]逐渐增加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及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可能是获数(r=0.123,P=0.031)及胚胎种植(OR=1.599,95% CI=1.078~1.616,P=0.041)的保护因素。结论GnRH-a降调节2个周期的改良长方案可能给子宫腺肌病患者IVF/ICSI助孕周期带来最大效益。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不孕症 降调节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到达活产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次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不受精/低受精的射出精子、重度少弱畸精子症患者的射出精子,以及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精子,3种不同来源精子行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前次常规IVF周期不受精/低受精患者(A组,n=45)和重度少弱畸精子症患者(B组,n=345)采用射出精子获取精子,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C组,n=110)采用睾丸穿刺抽吸术(TESA)获取精子,比较ICSI后的受精率、妊娠率和种植率等。结果A组女方年龄及不孕年限显著高于B、C组(均P<0.05)。C组的受精率和卵裂率显著低于A、B组(均P<0.05);3组间2PN(2 pronucleus)受精率(72.11%、73.85%、6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B组的2PN受精率最高。3组间优质胚胎率(61.50%、66.09%、67.96%)和可利用囊胚率(25.77%、26.27%、27.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临床妊娠率(68.42%、71.97%、69.89%)、胚胎种植率(49.30%、50.17%、45.78%)、分娩率(55.26%、60.83%、53.76%)、单胎率(42.86%、52.36%、68.00%)、多胎率(57.14%、47.64%、32.00%)、异位妊娠率(0.00%、0.88%、1.54%)、流产率(7.69%、8.41%、12.31%)及早产率(33.33%、28.80%、26.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来源的精子行ICSI,对卵母细胞受精率有影响,其中B组患者正常受精率最高,C组患者的受精率和卵裂率最低,提示睾丸精子对受精率和早期胚胎发育有负面影响,但3组均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畸形精子症 睾丸 妊娠
  • 简介:以辣椒H97643分离世代中的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通过测交、回交进行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雄性不育的转育.在测交中发现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有较强的雄性不育保持性,通过单株选择、连续回交转育,选育出了4个园艺性状接近96-140YBM、稳定的辣椒雄性不育系96-140YBMA-n和相应的4个保持系96-140YBMB-n,并对不育系、保持系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测.

  • 标签: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植物学性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单精子奖内注射的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收治疗80例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患者和8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状况,从妊娠、早期流产、早产等三个方面上来看,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从异位妊娠率和多胎率上来看,IVF组高于ICSI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探讨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单精子浆内注射辅助生殖技术均具有明显性疗效,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方式的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要高于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方式。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妊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低体质量指数(BMI)和移植胚胎数与体外受精/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的9630例妇女的临床资料,按BMI大小分为2组:A组为低BMI组(BMI<18.5 kg/m2,2333例),B组为正常BMI组(BMI=18.5~23.9 kg/m2,7297例);A组根据移植胚胎数又分为A1亚组:选择性移植1枚胚胎[包括1枚第3日(D3)胚胎或1枚囊胚],414例,A2亚组:移植2枚胚胎,1919例;B组均移植2枚胚胎。比较A2亚组和B组及A1亚组和A2亚组的妊娠结局。结果①A2亚组和B组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如高血压、前置胎盘、糖尿病、子痫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亚组的临床妊娠率(64.77%)、种植率(46.43%)均低于B组(68.73%,49.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多胎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亚组早产率(24.56%)更高,活产率(55.8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 773.7±631.0) g]更低,与B组[21.47%,58.65%,(2 825.2±628.1) 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22,P=0.002),两组分娩孕周、行双胎减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1亚组和A2亚组的比较,A1亚组患者年龄[(29.80±4.87)岁]、临床妊娠率(55.31%)、多胎率(2.62%)、活产率(45.17%)、早产率(6.9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0.40%)均显著低于A2亚组[(30.43±5.05)岁,P=0.014;64.77%,P<0.001;4.81%,P<0.001;55.81%,P<0.001;24.56%,P<0.001;2.74%,P=0.036],种植率(55.31%)高于A2亚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流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1亚组总的流产率(16.59%)更高,分娩孕周[(38.35±1.51)周]更大,和A2亚组[11.02%,(37.52±2.3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1)。③A组和B组双胎出生结局比较,A组出生体质量[(2 379.7±478.6) g]更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例更高(61.79%),跟B组[(2 473.7±490.1) g,52.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BMI患者选择性移植1枚胚胎能显著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早产率和多胎率,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利于从源头上保障母婴安全,改善新生儿结局。

  • 标签: 体质量指数 受精,体外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年龄、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和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对符合波塞冬分类标准“预期低预后人群”的促排卵体外受精/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早期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满足波塞冬标准预期低预后患者的IVF/ICSI周期资料。按年龄、AMH及AFC分为A组(年龄<35岁、AFC<5且AMH<1.2 μg/L)、B组(年龄≥35岁、AFC<5且AMH<1.2 μg/L)、C组(AFC<5且AMH≥1.2 μg/L)、D组(年龄<35岁、AFC≥5且AMH<1.2 μg/L)和E组(年龄≥35岁、AFC≥5且AMH<1.2 μg/L),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促排卵结局及妊娠结局。结果共计纳入6745个满足波塞冬标准预期低预后患者的IVF/ICSI周期。A、B组患者选用微刺激方案及自然周期取比例[A组15.8%(158/1000)、6.4%(64/1000);B组28.1%(659/2342)、17.7%(414/2342)]显著高于C、D、E组[C组6.4%(54/845)、1.1%(9/845);D组5.8%(63/1077)、0.8%(9/1077);E组11.0%(163/1481)、0.9%(14/1481),P<0.001]。A、B组患者获数[4(2,6)枚,3(2,5)枚]显著低于D、E组[7(4,10)枚,6(3,8)枚](P均<0.001)。新鲜移植周期中,年轻患者(A组、D组)的临床妊娠率[39.2%(200/510)、37.2%(272/731)]、着床率[28.4%(251/883)、26.7%(355/1332)]、活产率[24.9%(127/510)、22.3%(163/731)]显著高于高龄患者[B组:21.5%(238/1109)、14.9%(266/1787)、10.4%(115/1109);E组:23.5%(212/903)、15.4%(243/1581)、11.8%(107/903)](P均<0.001)。A、B组患者移植周期取消率[49.0%(490/1000)、52.6%(1233/2342)]显著高于其他三组[C组34.1%(288/845)、D组32.1%(346/1077)、E组39.0%(578/1481),P<0.001],且因为无可移植胚胎、未获而取消移植周期的比例达3/4。结论波塞冬标准对于预期低预后的人群,有较好的预测作用。AMH作为一个客观指标,对于临床妊娠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而AFC较多的患者,预示较高的获数。低卵巢储备的年轻患者(即波塞冬3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尚可,但因未获、无可移植胚胎取消周期比例较高,每取周期活产率仍较低。

  • 标签: 受精,体外 卵巢储备 排卵诱导 卵巢,低反应 标准,波塞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冻融诊断性微量精子行浆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疗效及临床结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因男方无精子症采用睾丸切开显微取精术(microTESE)、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获得的精子行ICSI治疗的736个周期,其中诊断性微量精子冻融组199个周期(包括microTESE 47个周期,PESA 75个周期,TESA 77个周期),新鲜精子对照组537个周期(包括microTESE 23个周期,PESA 111个周期,TESA 403个周期)。比较诊断性微量精子冻融组和新鲜精子组以及冻融和新鲜组间(包括microTESE组、PESA组和TESA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ICSI的受精率、优胚率、早期卵裂率和D5、D6囊胚形成率等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结局。结果PESA冻融组复苏率显著低于TESA冻融组复苏率(89.3% 比98.7%),P<0.05;新鲜精子组2原核(PN)率显著高于冻融组(75.5% 比71.3%),P<0.05;新鲜microTESE组2PN率显著高于冻融组(74.2% 比64.6%),新鲜PESA组显著高于冻融组(78.5% 比72.4%),均P<0.05;新鲜精子组D5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显著低于冻融组(26.9% 比32.9%和15.1% 比18.0%),均P<0.05;新鲜microTESE组早卵裂率和D5囊胚形成率均显著低于冻融microTESE组(55.1% 比68.3%和27.3% 比39.3%),均P<0.05;新鲜TESA组早卵裂率、8细胞胚胎率和D5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冻融TESA组(分别为49.6% 比56.7%、41.3% 比46.0%和26.5% 比32.4%),均P<0.05;冻融组和新鲜精子组以及冻融和新鲜组间(microTESE组、PESA组和TESA组)妊娠率和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冻融组流产率显著高于新鲜组(12.0% 比4.0%),P<0.05,冻融PESA组流产率显著高于新鲜PESA组(18.0% 比1.7%),P<0.05。新鲜组和冻融组出生婴儿性别、体重、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冻融组出生2例畸形婴儿。结论冻融诊断性微量精子行ICSI是治疗无精症的一种可行方法,其妊娠率和种植率与新鲜精子组相似;但冻融组流产率偏高,对子代的影响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无精子症 冻融诊断性微量精子 卵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 妊娠结局
  • 作者: 田新平 赵丽珂 姜振宇 王燕 黄慈波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春 13002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石河子 832000,深圳大学华南医院风湿免疫科,深圳 518111
  • 简介:摘要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是一组以血清中能检测到ANCA为最突出特点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经典AAV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我国AAV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AAV的诊断与疾病活动度评估,对患者的治疗策略予以建议。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利用材料与不育系测交,F1代不育则材料的基因型为N(msms);F1代全恢复则材料的基因型为N(MsMs)或S(MsMs),为进一步判断,分别以其为母本与基因型为N(msms)的材料杂交,F2代分离出不育株的则其基因型为S(MsMs);F1代一半不育,自交后分离,后代出现1/4不育株则材料的基因型为S(Msms),否则为N(Msms)。

  • 标签: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型 鉴定
  • 简介:为快速筛选具有恢复基因的材料,为后续基因型的鉴定和组合配制提供参考,利用BSA法对2套不同的辣(甜)椒细胞雄性不育(CMS)三系材料恢复标记进行筛选,结果从6对标记引物中获得引物对BAC13T7SCAR6适宜检测甜椒恢复基因,扩增大小为500~700bp;其准确性还在进一步验证中。

  • 标签: 甜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 分子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针对眼眶内容剜除术患者临床护理的意义与效果方法取本院20194~20204月期间收治的眼眶内容剜除术患者160例,根据优质护理技术使用前后划分对照、观察组各8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生命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探讨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在护理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指数方面,观察组全面占优(P0.05)。针对眼眶内容剜除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表现,降低护患矛盾冲突,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建议在临床推广并使用该技术。

  • 标签: 眼眶内容物 剜除手术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