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印尼姜黄为原料,研究微波条件下水法提取姜黄,分析微波功率、作用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 标签: 印尼姜黄色素 微波 水提取法
  • 简介:协会领导出席河北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天然色素项目奠基仪式本刊石家庄讯:11月1日,由河北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投资的天然色素项目在河北省行唐工业园隆重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将分期投入,总投资10.8亿元,主要产品是姜黄及副产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姜黄生产线。项目得到了河北省的高度重视,省发改委领导和行唐县的党政主要领导出席了奠基仪式。

  • 标签: 姜黄色素 河北省 生产线 食品添加剂 天然色素 总投资
  • 简介:以GA-zein-cur分散体系的纳米粒子粒径和zeta电位及分散体系吸光度和色差的变化为指标,探讨光照、pH、温度、离子强度、防腐剂、甜味剂和贮藏时间等条件对GA-zein-cur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姜黄被GA-zein纳米粒子包埋后,光稳定性得到很大地提高,经过8h的阳光直射,体系中姜黄的保留率由原来的25.5%提升到33.9%,半衰期也增长到317.9min。分散体系经不同的pH和温度或加入蔗糖处理都对分散体系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此外,GA-zein-cur分散系对0~8mmol/LNaCl和0~1g/L苯甲酸钠有一定的耐受力,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和色泽都没发生明显地变化。Fe3+与分散体系中的姜黄络合成红棕色沉淀,应避免分散体系与铁容器等接触。在贮藏过程中,温度、光照都加速GA-zein-cur分散体系中姜黄的降解,造成分散体系颜色的损失,说明GA-zein-cur分散体系应该在低温、避光的环境下保存。本研究旨在考察GAzein-cur分散体系在应用和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能,为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GA-zein-cur分散体系 稳定性 色差 粒径 ZETA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红花黄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红花黄色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对红花黄色提取率的影响,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红花黄色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红花加水量为12倍,提取2次,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min。

  • 标签: 红花 黄色素 提取工艺
  • 简介:对红花黄色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花黄色对酸、热、氧化剂。一些食品添加剂。几种金属离子较稳定,但对强光,还原剂不太稳定,红花黄色在食品工业中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 标签: 红花 黄色素 稳定性 食品工业 食品添加剂 还原剂
  • 简介:1、病情摘要

  • 标签:
  • 简介: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为菊科植物干燥的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红花中明确的化学成分有200多种,主要含色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脂肪酸、挥发油、多炔及其他成分。色素主要包括红色素黄色,红花黄色是其主要的水溶性成分,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

  • 标签: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分离纯化 含量测定 剂型 药动学 药理作用
  • 简介:1、病情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黄色桔皮天然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实验表明以含水量35%、颗粒大小60目、40倍桔皮的乙醇为溶剂,在10min的微波萃取作用下所得桔皮色素收率最高。

  • 标签: 桔皮黄色素 天然色素 萃取
  • 简介: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的金莲花黄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金莲花黄色具有较强的耐酸、耐氧化性,高温对色素有降解作用,但60℃以下稳定性良好;还原剂和光照对色素有明显影响,而常用食品添加剂食盐、蔗糖等对其无影响。

  • 标签: 金莲花 黄色素 稳定性
  • 简介:以龙眼壳为原料提取黄色,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色素最佳提取T艺为:提取剂为乙酸乙酯,浸提料液比为1:30,温度为40℃,时间为3h.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对光、热和还原剂的稳定性良好.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较小,其中柠檬酸,山梨酸钾对色素有增色效应,因此其用量不宜过多;Fe^3+、Zn^2+、Al^3+对色素影响较大.该色素耐酸、不耐碱,在pH值接近10时,色素明显变色且有少量的沉淀物.

  • 标签: 龙眼壳 黄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花黄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并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红花黄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65.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NIHSS评分为(8.33±2.45)分,与对照组患者的(13.28±3.06)分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红花黄色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红花黄色素 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作者: 刘涛 张天资1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29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0年1期
  • 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028007
  • 简介:摘要 药用红花是一种临床应用史悠久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作为中药材使用,距今已有大约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在这悠久的时光里,药用红花主要通过汤剂煎服等方式使用,临床疗效卓越。在这样的使用过程中,药用红花发挥作用的成分主要都是其水溶性成分。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药用红花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药用红花中的各种有效成分也逐渐被单独提取出来,其中羟基红花黄色A是药用红花中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之一。而且羟基红花黄色A是一种水溶性化合物[1]。根据多次动物、临床实验,目前已经可以说羟基红花黄色A是药用红花中最有效的成分。羟基红花黄色A具有多种多样的药理作用,因此临床应用广泛,比如在心脑血管疾病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但是除了在心脑血管疾病上羟基红花黄色A可以起到降低血脂、调节代谢等作用以外,羟基红花黄色A在眼科领域也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羟基红花黄色A在眼科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A(HSYA)对大鼠随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SYA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的McFarlane皮瓣模型,于大鼠背部正中切取3 cm×12 cm矩形随意型皮瓣并原位缝合,皮瓣自尾端向头侧平均分为4等份,依次标记为Ⅰ~Ⅳ区。HSYA组将注射用HSYA以0.9%氯化钠溶液溶解后立即于大鼠腹腔注射(20 mg/kg),NS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14 d。术后第14天,对大鼠皮瓣进行拍照用于评估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同时,在大鼠皮瓣Ⅲ区进行取材,用于组织学分析(HE染色分析真皮下层直径>0.1 mm的血管数目,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真皮下层微血管密度),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 mRNA的表达]。数据以±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HSYA组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NS组(70.4%±7.0% vs. 55.4%±7.7%,P<0.01)。(2)HSYA组直径>0.1 mm血管的数目明显多于NS组[(31.5±5.0)条vs. (15.3±3.4)条,P<0.01]。(3)HSYA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NS组[(82.8±14.0)条/mm2 vs. (43.0±4.6)条/mm2,P<0.01]。(4)HSYA组的eNOS和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S组(3.0±0.9 vs. 1.2±0.8;14.2±7.7 vs. 1.1±0.6;均P<0.05)。结论HSYA可能通过上调eNOS和VEGFR2的基因表达,促进随意型皮瓣内的血管扩张和微血管生成,从而增加随意型皮瓣的成活面积。

  • 标签: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随意型皮瓣 血管扩张 血管生成
  • 简介: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方式提取栀子黄色.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浸提栀子黄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提参数是:溶剂浓度为50%、浸提温度为40°C、料液比为1:6、浸提时间为50min.此条件下栀子黄色的浸提率达到99.69%,OD值为1.76.

  • 标签: 栀子黄色素 超声波辅助 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花黄色联合关节松动治疗肩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室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肩周炎致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完成既定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自我疼痛感觉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三个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比较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尤以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联合关节松动治疗肩关节活动障碍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关节活动障碍 关节松动术 红花黄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