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发现,殷墟卜骨中,除了大部分为牛肩胛骨外,也有象胛骨.作者曾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一片卜骨,骨质特厚,据分析很可能也属于象胛骨.

  • 标签: 卜骨 殷墟 卜辞 发现
  • 简介:甲骨文中的“菔”字是象形宇,典型字例可参看《甲骨文合集》中的320、473。《说文》云:“菔,弩矢菔也。从竹,服声。《周礼》仲秋献矢菔。”卜辞中的“菔”字用为祭名,又是一种用牲方法,读为“副”。《说文》云:“副,析也。”《山海经·中山经》云:“其祠泰逢。勋池、武罗,皆一牡羊,副。”郭注云:“副,谓破羊骨磔之以祭也。”又,《说文》云:“磔,辜也。”《史记·李斯列传》云:“十公主砘死于社。”《索隐》云:“磔,谓裂其肢体而杀之。”……

  • 标签: 殷墟卜辞 甲骨文合集 《周礼》 象形字 典型
  • 简介:本文考察殷墟卜辞施受句式,通过对施受关系的语义分析,辨明其施受成分的语序位次,以了解殷墟卜辞与传世典籍的施受句式之同异点.殷墟卜辞比照传世典籍,就施受句式的结构法则看,基本句型经相沿而因循,转换形式由多样而规范,明晰地透示了在历史沿革中汉语句法的继承发展之一般状态,从中可看到施受句式之沿袭现象、施受句式之消失现象、施受句式之变异现象、施受句式之生发现象,显现了汉语句法历史嬗变的一定轨迹.

  • 标签: 殷墟卜辞 施受句式 施受关系 施受成分 语义分析 语序位次
  • 简介:甲骨卜辞的断代和历组卜辞的研究是甲骨文研究中两个相当重要的的问题,本文是针对这两个问题所作的学术评述.

  • 标签: 甲骨卜辞 断代 历组卜辞 综论
  • 简介:河北平山王(?)墓墓室西库出土玉器三百五十件,其中有一玉片,上有墨书文字九,今摹如下:这一玉片见于张守中同志的《中山王(?)器文字编》(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5月)。全文尚未有译释。张守中同志所摹为8字。据河北省文物管理处中山国墓葬发掘负责人刘来成同志说,此片尚有一字漏摹,即在“子”和“吉”字之间有一“匽”字,则此片实为9字。

  • 标签: 中山国 中山王 张守中 出土玉器 墓葬发掘 中华书局出版
  • 简介:<正>“治学之道,赖乎新资;考古之道,材料为尚。”这是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在音乐史学界,每当涉及商代音乐的研究,学人均常叹史籍难征——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礼乐大师孔子,就已经发出了“难征殷夏礼典”的。喟叹。随着甲骨学蔚成大国,殷墟卜辞中所记载的乐舞资料,很快被音乐学家所采用:如“濩”,如“雩”,如“乐”,如“舞”,均成为商代音乐研究的有力佐证。但是,商代的音律到底是怎样,以前只能依靠考古发掘

  • 标签: 殷墟卜辞 商代音乐 音律 音乐史学 甲骨学 治学之道
  • 简介:<正>最近,我馆在整理文物仓库时,对库藏一百九十片甲骨卜辞进行了拓片和释文。今选择其中的一百片,发表于后,供研究之用。这批卜辞,是解放以来,陆续收集的。尽管它们的出土时间和具体地点不可详考,但都出于殷墟小屯村一带,当不会有疑。这次选录的一百片卜辞,包括有龟甲六十九片,兽骨三十一片。其中:属于甲骨断代第一期,相当于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期的,有龟甲二十四片,兽骨九片,共三十三片。属于甲骨断代第二期,相当于祖庚、祖甲时期的,有龟甲十二片,兽骨十一

  • 标签: 博物馆 甲骨卜辞 龟甲 兽骨 馆藏 断代
  • 简介:殷商是一个以神为本、神权统治的时代。《礼记·表记》所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正好为殷墟卜辞所证实:殷人十分崇拜上帝祖先鬼神和自然鬼神,天天祭祀,日日占卜,事无大小,十分认真。而在卜辞中商人舞雩祈雨、焚巫祈雨中,都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崇拜上帝鬼神和自然鬼神的时代特征。

  • 标签: 文化意蕴 祈雨 巫术 殷墟卜辞 时代特征 文史知识
  • 简介:殷墟出土的历组二类卜辞的主要内容是商王的祭祀活动,本文在引证和分析了大量有关卜辞的基础上,认为商代对自然神的祭祀是为了拜年祈雨,对祖先神的祭祀则主要是岁、伐、御、拜四种祀典,并对祭祀的内容、对象、择日及祭品等进行了研究考订.

  • 标签: 历组二类 卜辞 商代祭祀 殷墟
  • 简介:古代巫医不分,由于人类将疾病致因视为鬼魂作用,故以巫者充当人鬼间的中介,寄希望于巫术行医、安抚死神从而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正因基于此观念,医与巫、医疗与巫术、药物心理与巫术心理取得了自然的结合,求药及求巫两者皆统一于医疗活动之中.商代的医疗知识仍然处于中国医学的萌芽状态,具有迷信性质,常与巫教信仰交织在一起.即使如此,此时的巫医也开拓壮大了医学的先河.除利用药材之外,商人亦知运用针刺方法以治病,此种针砭医疗器具,在各地遗址时有发现.在医疗方面的巫术的具体活动,则主要包括二种:一为医疗巫术,二为逐疫除凶.

  • 标签: 甲骨文 巫术 巫医 医疗巫术 逐疫除凶
  • 简介:论股墟卜辞命辞的语气问题张玉金卜辞命辞的语气如何?这在目前是一个有较大争议的问题。有些学者仍从旧说,认为卜辞的命辞都是疑问语气;而有些学者,特别是一些外国学者,则提出新说,认为卜辞的命辞不是或者不全是问句。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呢?一、即使是那些提出和...

  • 标签: 假设复句 是非问句 疑问句 命辞 句尾语气词 殷墟卜辞
  • 简介:<正>在殷代的甲骨卜辞中,有些“唯”字出现于句首或句中,它的意义不实在。还有一个“惠”字也常出现于句首或句中,其含义也比较空虚。关于这种“唯”与“惠”字,前人说法很多,唐兰先生认为这种“唯”与“惠”字都是语气词(唐兰《天壤阁甲骨文考释》三○至三四)。唐先生这种说法,已经被语言学界所承认。

  • 标签: 语气词 甲骨文 甲骨卜辞 使用场合 主体活动 卜问
  • 简介:对于卜辞中“抑”和“执”的词性,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是名词,有些学者认为是句末语气词。本文考察了“抑”和“执”前的动词及其后的名词,并分析了删掉两者后对句义的影响,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标签: 卜辞 句末语气词
  • 简介:<正>殷墟甲骨文中的“率”字是上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然而,这个虚词至今还没有被认识。本文就此问题试作论证,并附带讨论“率”字在《诗》《书》等早期文献书面语中的同类用法。甲骨文中的“率”字(见字表1),是本世纪初由孙诒让和罗振玉所释的,这已成为确凿无疑的定论,但“率”字在卜辞中的用法,却至今未有确诂。叶玉森认为卜辞“率”字用为祭名或地名。于省吾起初把卜辞的“率”读为“膟”,说“契文言‘率’谓血脂之祭,其言

  • 标签: 卜辞 范围副词 字表 论诗 “相率” 用法
  • 简介:古器中虎食人造型并不罕见,已有学者对这一造型(主要是商器上的)的意蕴进行了探索,但尚未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根据笔者研究,古器中虎食人造型便是《山海经》记载的穷奇的形象。再结合其他文献对穷奇的记载,我们便有可能对虎食人造型的意蕴

  • 标签: 穷奇 造型 卜辞 山海经 纹饰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