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是指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急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并且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引起患者在发病早期死亡)。中本身并不是一个诊断,而是一个有多种病因的综合征;主要包括:

  • 标签: 卒中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神经功能 体格检查 病因学
  • 简介:由于1型糖尿较急,而且几乎所有病例均能很快就诊,所以对新发病病例的登记相对较为容易,这样,新发病病例可以被核查,根据这些数据,结合人口资料就可以得到按年龄、性别划分的发病率:

  • 标签: 糖尿病 流行病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急性代谢紊乱 病患者
  • 简介:1型糖尿1型糖尿的急性发作和几乎所有病例都能迅速引起医师注意的事实意味着建立新病例登记可能相对容易。如果可被证实,这些数据可与人群平均数据相结合,给出特定年龄和特定性别的发病率。

  • 标签: 1型糖尿病 流行病学 病例登记 急性发作 意味着 平均数
  • 简介:眼外伤是一重要的、致残性的健康问题,可导致眼部重要结构和功能的持久性改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眼外伤的发生都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了解眼外伤的流行状况,对于眼外伤的防治非常重要.在国际眼外伤登记(WorldEyeInjuryRegistry,WEIR)尚未报道标准化的国际眼外伤流行资料之前,现将部分国家分别进行的眼外伤流行调查资料作一概述,同时强调预防儿童眼外伤的重要性.

  • 标签: 眼外伤 流行病学资料 致残 眼部 改变 健康问题
  • 简介:Objectives:TorealizethedynamicstatusoftheepidemiologicalsituationoftuberculosisinthecountryandevaluatetheefficacyofcontrolmeasuresaswellastoprovidethescientificbasisforthepreparationofTheNationalTuberculosisControlProgram(2001-2010).

  • 标签: 中国结核病 结核病流行病学
  • 简介:为了探索我国北方城市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降低呼吸道疾病患病率,提高健康水平,课题对承德市实施集中供热前后室内外空气进行了历时十五年的卫生监测,就污染对健康影响开展了多项指标的综合研究。研究采用了燃煤与集中供热对比、同一居民区实现供热前后、同组人群冬季取暖前后对比的方法,比较了污染水平和健康水平于不同时空的差异性。实验分析了空气中CO浓度与血液COHb含量的关系,对居民肺功能和呼吸道疾病进行现况和前瞻性调查,对全市居民死因变化进行了分析,应用个体接触量评价了污染负荷,并结合毒理实验等讨论了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通过环境质量评价、疾病和死亡分析,以及社会卫生经济效益估算,课题论证了集中供热措施的环境干预作用。

  • 标签: 空气污染 健康 环境干预
  • 简介:目前对汞污染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金属汞(Hg)和总汞(包括无机汞和甲基汞等)对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的破坏及对人体健康危害上(WHO,Geneva.1991;MonamyBuckell,1993;GuanMing,1994).80年代末、90年代初,瑞典、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学者研究证实,全球目前汞污染主要来自冶炼黄金、燃煤、水库坝区建设、氯碱工业及医药等方面,而炼金用汞造成的污染是最为严重且带有全球性.为此,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CommitteeonProblemofEnvironment,SCOPE)等组织和机构,自90年代初便组织有关国家及学者,进行专题研究(Hg-Project)(SCOPE,1994),我国也参加了研究.

  • 标签: 汞污染 流行病学调查 汞浓度 接触组 发汞 职业接触
  • 简介:提要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两个影响因素(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 标签: 传染病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防制
  • 简介:自1983年从人胃粘膜标本中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HP以其很高的人群感染率及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高度相关性,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近来HP与胃癌的关系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对HP感染行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仅对HP感染的流行作一概述。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流行病学 传播方式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 简介:公共健康的重要性。作为性健康及HIV防治国家健康策略部的重点项目,性传播感染是公共健康的焦点问题。患者原发病治疗和护理及相关并发症(包括盆腔炎、不育、异位妊娠和宫颈癌)的处理,直接或间接地给医疗卫生资源造成巨大负担。20世纪以来英国性传播感染的流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性行为方式、新的诊断技术、以及社会、经济、人口的变化。

  • 标签: 流行病学 感染 传播 英国 公共健康 医疗卫生资源
  • 简介:莱姆是以啮齿动物为主,以蜱为媒介的自然疫源地人畜共患疾病,吉林省存在疫源地.为了解松原、白城市的情况于2000~2001年对上述两市进行了人群、动物、媒介蜱的流行、血清调查和实验室培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 病学调查
  • 简介: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yzeer首先于1907年在实验小鼠胃肠道内发现的一种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的单细胞寄生原虫.直到1976年Nime和Meisel分别各报告一例人体隐孢子虫,才首次证实隐孢子虫也可感染人体.文献报道的隐孢子虫共有20多种[1],目前公认的只有6个虫种[2],它们分别是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小鼠隐孢子虫(C.munris)、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贝利隐孢子虫(C.baileyi)、蛇隐孢子虫(C.serpentis)及鱼隐孢子虫(C.nasorum).其中感染人类的是微小隐孢子虫,它引起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osis).目前隐孢子虫被确定为世界最常见的6种腹泻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于1986年将隐孢子虫列为艾滋(AIDS)的怀疑指标之一[3],并将隐孢子虫作为艾滋的常规检查项目.因此,隐孢子虫及由该虫引起的人体隐孢子虫在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日趋增多.本文就人体隐孢子虫流行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 标签: 人体隐孢子虫病 流行病学研究 微小隐孢子虫 寄生原虫 脊椎动物 胃肠道内
  • 简介:上海市自1978年报告第1例淋病病人以来,性病发病率遂年上升,1999年上海市性病发病率居全国首位。但近年来淋病上升势头有所缓和,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13.6%,而梅毒发病率明显上升,还出现了胎传梅毒,对HIV流行和优生优育都带来严重威胁。本文旨在通过对1999年梅毒疫情的流行分析,并结合现场流行调查,揭示本市梅毒的流行特征,提出相应的防制对策。

  • 标签: 梅毒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上海 性病 淋病
  • 简介:<正>对80例SARS患者进行流行凋查分析。结果:72例患者(90%)有明确的SARS患者接触史,接触时间最短仅20min,潜伏期2-20天,平均为(7.6±4.3)天。80例患者中医务人员占66.3%(53/80),非医务人员为33.7%(27/80);两组中有接触史的例数分别为49例(92.5%)和23例(85.2%),两者

  • 标签: 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接触史 接触时间 家庭聚集性 隔离措施 防护措施
  • 简介: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CAV—I亦称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稽留、贫血、黄疸、出血性素质、白细胞显著减少和康复犬角膜混浊(蓝眼病)。狐狸主要表现为脑炎症状。为探讨犬目前国内传染性肝炎的

  • 标签: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主要表现 犬细小病毒病 出血性素质 犬瘟热 白细胞
  • 简介:本文作者对丹东口岸地区1990年度报告的性传播疾病患者的506例进行流行调查分析.丹东口岸地区(1990)STD报告发病率为33.14/10万,男性多于女性。患病年龄最大者为63岁,最小为4天,发病种类有3种,淋病占95.85%,尖锐湿疣占3.76%,淋菌性结膜炎占0.4%.按不同传播途径分类,因有不洁性交感染的占83.79%,公共场所内感染的占1.98%,经密切接触感染的占0.6%,其中淋菌性结膜炎2例为产道和产后感染。

  • 标签: STD 流行病学 调查 性传播疾病 丹东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