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手术治疗越来越普及[1],桡动脉在临床使用日渐增多,然而压迫导致腕部皮肤损伤情况不断出现,严重者术后一周皮肤破损尚未愈合,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因此,我科在2014年开始对加用透明贴预防桡动脉所致皮肤损伤进行了相关的对照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透明贴 桡动脉压迫器 皮肤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锥-基底动脉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锥-基底动脉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椎动脉直接压迫9例,基底动脉直接压迫5例;同时伴其他小血管压迫,包括小脑上动脉8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和静脉3例。压迫点位于三叉神经脑池段9例,位于入髓区(rootentryzone,REZ)5例。结果术后症状即刻完全缓解11例,明显缓解3例。随访3~32个月,仅1例病人术后出现面部麻木,其他未见复发和严重并发症。结论遵循恰当的手术策略,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所致三叉神经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椎-基底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64排螺旋CT评价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与肠系膜上动脉性病变及腹部脂肪分布相关性。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法通过64排螺旋CT观察175例正常检查者(对照组)和25例肠系膜上动脉性病变患者(实验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大小以及腹部脂肪体积百分率。结果175例正常检查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为47.68度±26.48度,腹部脂肪体积百分率为(33.58±8.53)%。25例肠系膜上动脉性病变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为16.27度±5.39度,腹部脂肪百分率为(20.89±10.8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我们可以通过64排多层螺旋CT清楚看到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该夹角小于25度时易发生肠系膜上动脉性病变,腹部脂肪体积百分率越大,该夹角的大小越大。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 腹部脂肪分布 64排螺旋CT
  • 简介:<正>非血栓性髂静脉压性病变(nonthromboticiliacvenouscompressionsyndrome,NIVCL)是指髂静脉受到前方髂动脉及后方腰椎压迫而导致髂静脉病理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临床一系列症状群的总称。1957年,May和Thurner尸检研究提出:右髂总动脉横跨在左髂总静脉前方,长期反复搏动对髂静脉管壁造成慢性刺激,进而引起静脉腔内结构改变,静脉壁内膜增厚并继发静脉阻塞[1]。既往人

  • 标签: 髂静脉 压迫性 血栓性 左髂总静脉 髂动脉 慢性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迫在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192例冠脉造影及24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使用压迫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置入术后使用压迫的患者舒适度增加,便于观察穿刺部位,并发症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减少。结论压迫止血使患者在接受冠脉造影或冠脉支架置入术后舒适性增加,且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动脉止血压迫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内实施有创动脉检测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24小时无创动脉监测,间隔时间5min,监测动脉结果作为对照组;无创动脉监测完成后间隔1h进行有创动脉监测,获取动脉指标作为观察组,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并比较两组数据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内危重症患者实施有创动脉监测可掌握患者实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脉压指数与股浅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心内科132例住院患者,对入选对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股浅动脉内中膜厚度,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并计算出冠心病患者脉压指数,对冠心病患者脉压指数与股浅动脉中膜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脉压指数高的患者股浅动脉中膜厚度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r=0.55,P=0.002);排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的影响,偏相关分析显示脉压指数、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与股浅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55,P=0.0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nter法)显示脉压指数、收缩压与股浅动脉内中膜厚度正相关。结论股浅动脉中膜厚度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增高,脉压指数是影响股浅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股浅动脉 脉压指数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假性动脉瘤的加压治疗方法和加压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32例采用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治疗的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18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在48~80岁,平均年龄为(54±3.6)岁.依据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以股动脉和假性动脉瘤之间的漏口为中心,以持续手法加压假性动脉瘤,直至正常状态下无血流通过,对患者进行局部加压包扎.结果93.75%(30/32)患者加压治疗10~30min后,平均(18.3±2.8)min,加压治疗后假性动脉瘤闭合.剩余2名患者30min加压治疗无效,继续进行加压治疗,总用时分别50min、53min后,假性动脉瘤闭合.治疗后3周内复查所有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治疗假性动脉瘤,按以往经验加压时间一般在30min内,患者能治愈,否则即改为其他治疗方法.但是我们的治疗结果显示,对30min内未能治愈的患者采用更长时间的压迫治疗仍有很好疗效.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易操作、经济、安全,并且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关键词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体外压迫中图分类号R65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5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压迫联合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封堵术的治疗方法和加压位置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200例确诊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封堵方法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封堵术,实验组采用体外压迫联合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封堵术,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成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一次成功率(98%)高于对照组(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90.7%)低于对照组(8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压迫联合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封堵术能提高假性动脉瘤一次治愈率,此法易操作、经济、安全,并且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具有临床意义.关键词体外压迫;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中图分类号R65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63-01

  • 标签:
  • 简介: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贵阳550002基金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G字20127047号)摘要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力的变化规律.方法65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VSD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力,并于介入术前当日、术后3天、1、3、6月分别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力并进行对比.结果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显著正相关.①正常肺动脉力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及随访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封堵即刻后无明显变化,6月时与封堵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AMP在封堵即刻后升高,术后1月及6月与封堵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③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术后3天及随访中与封堵前比较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月较封堵后降低(P<0.05).结论1.导管测压与超声测压呈正相关性.2.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力,近、中期疗效确切.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肺动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89例重度及以上COPD患者,参照FEV%值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8例)和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41例);通过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各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检测血浆中NT-proBNP水平,1周后复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重度及以上COPD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及血浆NT-proBNP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创机械通气 肺动脉压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 简介:在当今世界,要想理解和反抗种族压迫,需要分析和澄清以下问题:首先,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压迫而言,各种种族压迫的形式之间有何区别?其次,在当今世界,种族压迫之下潜在的经济剥削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过程是什么?第三,在长久存在于不同社会之中的种族压迫下,谁是受益者,谁又是受害者?最后,应该了解和避免反种族主义者有时会掉入的陷阱,因为反种族主义者没有将阶级关系和阶级发展过程考虑在内,所以会陷入一种心理决定论并导致他们得出错误的结论,将那些受压迫较轻以及在某些方面占据优势的群体从根本上视为压迫者。他们没有意识到,随着社会阶级关系和阶级划分的发展,尤其是在今天,资本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与种族压迫问题紧密相连的。要消灭种族压迫,既要正视个体的权力,也要直面制度的权力,同时还必须将使种族压迫得以巩固的阶级关系问题考虑在内。

  • 标签: 种族主义 资本主义剥削 压迫 白人特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特征.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脉压参数.结果24h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5).日间平均压(dABP)老年3组低于老年1组和老年2组(P<0.05).24小时动态脉压(24h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APP呈现增高趋势.24hAPP远大于正常脉压.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pulsepressureinthe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TianLu,XuXinxian,YaoWuwei,ZhouJing,DouJuan,PanYi,YuZhaGoping,HanGengen(Departmentofgeratology,theChongqingNo.5People,sHospital,Chongqing400062,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haracteristicofthepulsepressureinthe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Method346patientsweredividedintothreegroupsaccordingtotheiragesGroup1(agedfrom60to69,n=77),Group2(agedfrom70to79,n=109),Group3(aged≥80,n=160).Theparametersofpressurewereanalysedinthethreegroups.Results24-houraveragediastolicpressure(24hDBP)waslowerintheGroup3andGroup2thaninGroup1(P<0.05).Davtimeaveragebloodpressure(dABP)waslowerintheGroup3thaninGroup1andGroup2(P<0.05).The24hAPPwaslowerintheGroup1thaninGroup2andGroup3(P<0.05).Conclusion24hAPPisincreasedtrendin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withtheincreaseage.24hAPPraisedobviouslythanthenormalpulsepressure.KeywordsElderly;Hypertension;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9-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