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注射吲哚青绿(ICG)进行荧光近红外(NIR)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检测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荧光腹腔镜下盆腔前哨淋巴活检术,以注射用吲哚著绿作为示踪剂,于宫颈2、4、8、10点注射。先浅、后深分别缓慢推注示踪剂,通过荧光摄像头腹腔镜显影,超声刀打开阔韧带后叶间隙,显露输尿管、筋血管及韧带,紧贴盆壁处理圆韧带,同法处理对侧;对显影淋巴进行确认,即认定为SLN。并记录前哨淋巴相关信息,淋巴分开单独送病理检查行染色。结果: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35例成功定位出前哨淋巴。结论:注射吲哚青绿(ICG)进行荧光近红外(NIR)成像作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的示踪剂具有可行性,对于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吲哚菁绿 子宫内膜癌 前哨淋巴结
  • 简介:摘要: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导致肠系膜淋巴肿大。其症状主要包括腹痛、发热和呕吐。此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本研究旨在分析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小儿 肠系膜 淋巴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浅表淋巴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浅表淋巴病变患者。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超声指标。结果:在超声指标方面,发现良性病变结节的长径(L)和短径(S)与恶性病变结节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在血流参数上,良性病变结节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以及阻力指数(RI)均显著低于恶性病变结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浅表淋巴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浅表淋巴结 超声诊断 良恶性鉴别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颈淋巴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颈淋巴结核的临床诊断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拟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医院收治的颈淋巴肿大患者50例作为研究主体对象,患者分别接受高频超声检测和手术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探讨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此研究纳入的50例受检患者中,有36例经高频超声机检测发现了颈淋巴结核,其中的34例患者在同一时间做了病理学检测确诊为颈部淋巴结核;高频超声波对颈淋巴结核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较高。结论:在颈淋巴结核的临床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准确的判断。

  • 标签: 颈部淋巴结结合诊断 超声诊断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吲哚菁绿(ICG)示踪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活检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了2019年8月至2023年3月间,在医院接受ICG示踪SLNB的20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在手术前均在宫颈3点及9点位置接受ICG注射。术中,利用ICG荧光显影技术识别并切除前哨淋巴(SLN)。根据中国妇产科癌症治疗指南,进行子宫切除及相邻淋巴清扫。对SLN及非前哨淋巴(NSLN)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此来评价SLN的检出率、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假阴性率,并对患者进行了分组,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SLN的总检出率为92%。通过细分治疗组别,我们发现ICG示踪技术在识别SLN、确定敏感度、计算阴性预测值以及降低假阴性率方面均具有高效能。SLN的阴性预测值为98%,敏感度达到92%,而假阴性率被有效降低至8%。值得注意的是,SLN主要定位于髂外淋巴和闭孔淋巴,与脉管侵犯的存在呈显著相关性。结论:ICG荧光显影技术在中国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SLNB中显示出高度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有效降低了假阴性率。本研究结果强调了ICG示踪SLNB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淋巴评估策略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重要应用。进一步研究应致力于探索更为优化的示踪技术和手术方法,以提高临床效益,并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吲哚菁绿示踪 荧光显影技术 淋巴结状态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推拿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炎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门诊15例肠系膜淋巴炎患儿(2022.12-2023.12)予以研究,全部接受推拿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15/15),均治疗成功。与治疗前相比,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于儿童肠系膜淋巴炎,给予推拿治疗的效果较好,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炎 推拿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部浅表淋巴良恶性患者,以超声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诊100例患者,以患者淋巴性质作为分组标准,良性组55例,恶性组45例,均进行超声鉴别诊断,以病理学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鉴别诊断良性准确率(96.36%)、恶性诊断准确率(100.00%)比较病理学诊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良恶性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鉴别患者淋巴性质,操作简单、便捷,能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颈部浅表淋巴结 超声鉴别诊断 良/恶性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病理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颈部淋巴病理穿刺活检的160例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符合穿刺活检适应症。自行选择7、9号穿刺针进行检查,对比取材例数及满意度,以及病理结果。结果 160例患者中7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102例,满意度为97.06%(99/102),160例患者中9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58例,满意度为96.55%(56/5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诊断确诊率为98.13%(157/160),与病理结果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病理穿刺活检的取材率及满意度、检出率较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之中,其发病率较高的是子宫内膜癌,其发病机制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临床研究的加深,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之一是淋巴转移。近年来,临床上对淋巴清扫术仍旧存在一定的争议,临床大量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淋巴清扫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风险水平进行选择。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 转移 高危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部淋巴结核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淋巴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淋巴结核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无淋巴结核患者),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EDV、PSV、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无差异(P>0.05),观察组最大血流速度较低,而L/S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评估淋巴的血流情况,如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通过这些血流参数可以判断淋巴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或肿瘤,因此,在诊断颈部淋巴结核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淋巴结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区域淋巴转移的病理情况,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采取肝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淋巴转移分组,24例患者为未转移组,6例患者为转移组,评估患者淋巴转移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预后情况。结果:未转移组组织学分化程度中低分化20例、高分化4例;甲胎蛋白水平479.65±12.62μg/L。转移组组织学分化程度中低分化5例、高分化1例;甲胎蛋白水平345.32±12.23μg/L。转移组最大肿瘤直径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50%;未转移组复发率2例、复发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期间,需结合病理因素分析,消除淋巴转移因素,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分布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88例甲状腺癌患者均进行术前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出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与淋巴的分布情况。结果:88例甲状腺癌患者,经病理诊断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为41例,占比46.59%(41/88),未转移者47例,占比53.41%(47/88)。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是97.56%(40/41)、95.74%(45/47)、96.59%(85/88)。中央区淋巴转移的超声诊断阳性率低于侧颈部淋巴转移的超声诊断阳性率(P<0.05)。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过程中,可体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而清扫时要重点关注颈部的中央区的淋巴

  • 标签: 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 颈部淋巴结转移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系膜淋巴炎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肠系膜淋巴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症状改善时间更短,中医证候评分与淋巴大小均显著更小,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系膜淋巴炎能够快速患者的症状,帮助患儿获得更加理想的疗效。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肠系膜淋巴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中存在较多的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方式,其中核磁共振影像学方式是当下医生常用的一种方式,本文将对该种方式的作用予以如下分析。方法:近年来到我院接受诊疗的宫颈癌患者数量较多,其中有诸多患者均出现宫颈癌淋巴转移情况,在完全了解研究要求后,需要从前来就诊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60例实施研究分析,可将病例的就诊时间分布在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所选案例接受手术治疗前,由临床医生对其实施核磁共振检查,通过检查图像对其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情况实施判断,之后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的病理诊断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核磁共振检查的分期总体符合率显著高于临床分期总体符合率,P<0.05;核磁共振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80.00%、96.00%、93.33%。结论:核磁共振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存在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过手术证实的66例甲状腺瘤患者,根据是否出现颈部淋巴转移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出现淋巴转移,共21例,对照组为没有出现淋巴转移,共45例,对比两组术前超声检查情况。结果:出现颈部淋巴转移的患者超声检查的时候,肿瘤边界清晰概率、肿瘤直径≤2cm概率、淋巴门部回声均匀概率明显低于没有出现转移的患者,同时淋巴门消失概率、淋巴内部钙化概率明显高于没有出现转移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很好的诊断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出现淋巴转移,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龄及其他常见临床病理参数与宫颈癌病例盆腔淋巴转移的相关性并建立宫颈癌盆腔淋巴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住院手术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宫颈癌患者838例,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年龄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盆腔淋巴转移的预测模型,采用C指数,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及准确性。结果:本研究纳入的838名患者中,盆腔淋巴转移阳性患者共153例,总盆腔淋巴转移率18.3%。浸润深度,肿块大小,LVSI是盆腔淋巴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的列线图的C指数为0.701,校准曲线实际曲线与理想曲线的拟合度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1。结论:肿块大小、浸润深度、LVSI是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转移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和准确性的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转移预测列线图。

  • 标签: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超声诊断在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的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和96.0%。结论:超声诊断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临床中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