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观察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碎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结石结石病人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应用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病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其中分析组病人接受体外冲击碎石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人接受输尿管镜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分析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较分析组相比更低,同时对照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分析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果,差异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0.05)。结论:行体外冲击碎石治疗能够提高病人的临床疗效,同时安全性更高,治疗成本更低,可在基层医院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尿路结石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观察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泌尿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观察组 患者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结石,对照组患者采用净石灵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结论 :对泌尿结石患者应用 体外冲击碎石治疗,疗效可靠,方法简便。

  • 标签: 尿路结石 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体外冲击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5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 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体外冲击碎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 60%、有效率为 30%、无效率为 10%,对照组痊愈率为 77.50%、有效率为 10%、无效率为 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低于对照组的 32.50%,复发率为 2.50%,低于对照组的 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治疗肾结石可考虑首选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此方式创伤性小,并发症低,治疗费用低,应用价值大。

  • 标签: 肾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临床疗效安全性
  • 简介:[ 摘要 ]MJ 体外冲击碎石机 是 国内 医院 治疗 结石 患者常用到 的一种医疗 设备 , 为了 提升碎石机的使用 率及 其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就必须重视 对碎石机的 日常维护 。本文主要 通过笔者实际工作中处理修复过的案例, 介绍 了 MJ 碎石机的常见 故障维修及 日常 保养。

  • 标签: [ ] 医疗设备 碎石机 故障维修 日常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医院自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期间收治的4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计算机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将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中患者各 24例,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于超声定位体外冲击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结石全部排尽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部分排出率、未排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显著,排石效果理想,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保守治疗 超声定位 体外冲击波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体外冲击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输尿管平滑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肾结石模型并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治疗,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照20、40、80 mg/kg腹腔注射给予黄芪多糖,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给予大鼠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测定各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毒蕈碱型3(M3)受体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收缩力[(0.39±0.11)、(0.46±0.14)、(0.57±0.16) g]及收缩频率[(14.21±2.62)、(16.73±1.47)、(17.49±2.14)次/分]、SOD活性[(40.35±3.82)、(53.59±3.17)、(66.80±4.15) U/mg蛋白]、M3受体mRNA水平(1.03±0.24、1.73±0.48、2.46±0.35)、bcl-2水平(0.83±0.08、1.17±0.15、1.44±0.19)明显高于模型组[(0.18±0.07) g、(11.31±2.85)次/分、(21.46±2.71) U/mg蛋白、0.65±0.14、0.61±0.12],MDA水平[(1.77±0.14)、(1.21±0.27)、(0.71±0.11) nmol/mg蛋白]及bax水平(1.13±0.10、0.86±0.14、0.71±0.09)明显低于模型组[(3.27±0.07) nmol/mg蛋白、1.58±0.23],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81、16.461、131.831、44.872、25.504、169.905、26.883,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体外冲击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SOD活性、M3受体mRNA水平及bcl-2水平,降低输尿管平滑肌MDA水平及bax水平,进而发挥对输尿管平滑肌的修复作用。

  • 标签: 黄芪多糖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平滑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下尿路结石患者共 12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6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体外冲击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实施和住院时间、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实施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提高疗效。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下尿路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进行观察。通过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体外冲击碎石术研究分析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的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比参照组高,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下尿路结石患者共 12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6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体外冲击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实施和住院时间、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实施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提高疗效。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下尿路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45例泌尿系结石案例为对象,所有案例采取的是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治疗之后对数据资料分析和对比。结果:45例患者中35例治疗显效,7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是42/45=93.3%。对人选的所有案例进行不良反应率的分析,不良反应的例数是3例,发生几率是6.7%,数据资料分析得知,不良反应比较低。结论:针对泌尿系结石的患者采取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整体的可行性比较高,合理治疗之后,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其恢复。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泌尿系结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到 2018年 10月,接受治疗的 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 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 A组和 B 组,每组各 50例患者, A组的患者,使用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 B组的患者,使用经体外冲击碎石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和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情况。 结果:A组患者,结石一次性清除率、结石一次性排净率、二次手术率,都要高于 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比 B组患者的短, (P<0.05)。 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 B组的患者, (P<0.05)。 结论:使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 镜气压 弹道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碎石术(ESWL)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20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0例。参照组病人选择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是选择体外冲击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在患者结石直径<1.00cm的输尿管下段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但是在输尿管上段则显著差于参照组(P<0.05)。在直径≥1.00cm时后实验组患者在输尿管上段与参照组组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输尿管下段则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碎石术在不同情况下呈现不同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使用中需要依据患者的情况酌情选取治疗方式。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体位冲击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体位冲击碎石术进行治疗的 34例设为参照组,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的 34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手术时间上看,实验组结石直径小于 1cm者以及 1cm及以上者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从结石排净率上看,实验组结石直径为 1cm及以上者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但两组结石直径小于 1cm者结石排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上看,实验组高于参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结石直径在 1cm及以上者可选择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其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效果较好。

  • 标签: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镇痛药物在体外冲击碎石术(ESWL)中的止痛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索有关ESWL术中镇痛药物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文献纳入标准:对门诊行ESWL的≥18岁上尿路结石患者,使用单一用药或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用药,伴或不伴术中疼痛追加镇痛用药,对照组采取安慰剂或其他药物镇痛;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局部浸润或表面涂抹;结局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排除标准:研究对象有药物滥用史或<18岁;数据不完整或无法提取数据的研究。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和WinBugs 1.43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比较ESWL术中使用不同镇痛药物患者的VAS。结果最终纳入17篇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1 427例患者。17篇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级,漏斗图评估结果显示均无发表偏移。网状Meta分析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强效阿片类、非甾体类、局麻类、弱效阿片类、安慰剂之间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均不包含0)。网状Meta分析镇痛效果排序由强至弱依次为强效阿片类、非甾体类、局麻类、弱效阿片类,排序概率分别为0.7719、0.7657、0.4141、0.4059、0.1425。结论在ESWL术中,强效阿片类、非甾体类、局麻类、弱效阿片类药物与安慰剂比较,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镇痛效果由强至弱依次为强效阿片类、非甾体类、局麻类、弱效阿片类。

  • 标签: 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镇痛 网状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碎石术(ESWL)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TU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交城分院治疗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ESWL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TU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手术指标及术后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76.67%(4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P<0.05)。观察组术后肾绞痛、血尿、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但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P<0.05);且观察组术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更高,血清肌酐水平更低(P<0.05)。结论ESWL及TUL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及肾损伤,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碎石对不同部位肾结石非靶区的临床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河源市和平县中医院收治的 200 例肾结石患者,根据结石不同部位分为肾上盏结石组、肾中盏结石组和肾下盏结石组,并将上述 3 组患者按体外冲击能量差异分为( E < 9 ) kV 组、( 9≤E < 11 ) kV 组和( E≥11 ) kV 组。 对比不同部位肾结石非靶区的肾脏CT灌注图像参数、排石成功率及并发症率差异。 结果: 结石患者体外冲击碎石术术后对肾结石非靶区均有损伤,在 11kV 以上能量时会加速肾损伤程度。 E≥11kV 、 9-11kV 能量碎石排石成功率比 E < 9 能量碎石高( P < 0.05 )。 E≥11kV 能量碎石并发症发生率比 9-11kV 、 E < 9kV 能量碎石高( P < 0.05 )。 结论: 9-11kV 能量的体外冲击碎石,对非靶区损伤较小,排石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中更为合适。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肾结石 非靶区 临床影响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患者,将 8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每组 42例。将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生活质量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膀胱结石 前列腺增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200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参照单双号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 100例。治疗组治疗所用的是体外冲击碎石术,对照组治疗所用的是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评比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进行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相比于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方案,体外冲击在泌尿结石治疗中优势突出,值得借鉴和选择。

  • 标签: 泌尿结石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 体外冲击波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 2017年 7月 -2019年 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患者,将 8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每组 42例。将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生活质量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膀胱结石; 前列腺增生; 体外冲击碎石术; 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 in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calculi with prostatic hyperplasia.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patients with bladder stones and BPH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9. 84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reatment methods, 42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ESWL wer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erioperative indexes, clinical effect, complication r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out of bed activity time and in-hospital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ess,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bett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can achieve ideal curative effec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ladder stones and BPH.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