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能解除疼痛及适当调整双下肢长度等,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手术。其疗效除与技术的优劣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相关。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30例髋关节疾患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护理,从而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全髋置换 围手术期 康复护理
  • 简介:背景:髋关节与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身体条件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对关节置换方式的选择是临床需慎重考虑的方面。目的:对比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75例,置换组38例,平均年龄(68.4±5.3)岁:半置换组37例,平均年龄(72.5±6.2)岁,对两组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和Merled—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分级,置换中出血量及置换时间,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结论:75例患者均获8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关节置换后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及髋关节行走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置换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平均置换时间长于半置换组,置换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半置换组(P〈0.05)。提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半置换,操作时间短,置换中出血少,且置换后疗效与置换相当。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半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以我院对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为例,研究患者康复情况和产生的问题。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8例患者对比观察,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科的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数据,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86%,而对照组仅为78.57%。结论对骨科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对患者的锻炼和康复有巨大帮助,能够保证术后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1。

  • 标签: 骨科置换术 全面护理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工髋关节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是20世纪最成功的外科治疗手段之一,它极大程度改善了严重髋关节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第1例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不断增加,在美国每年约有250000例患者行髋关节手术,而THA大约为髋关节手术量的17.5%。近年来THA在我国发展迅速,每年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有50000例左右,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多孔金属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髋臼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临床实践,观察高龄患者人工置换术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进行人工置换术的82例高龄患者,将其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有1例,发生率为2.4%;对照组有5例,发生率为12.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JOA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上,观察组为(12.5±2.1)分,对照组为(8.3±1.6)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73.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人工置换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情谊。

  • 标签: 高龄患者 人工全髋置换术 基础护理 综合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人工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应用人工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21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头骨折3例、粗隆部骨折3例。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21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10~64个月),臼及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未出现假体松动和下沉,也未出现截骨处骨不愈合。Harris评分平均由手术前的35.30分增加至术后82.30分。结论人工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是安全有效的,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股骨骨折 近侧 老年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41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vs53.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股骨颈骨折,虽创伤大、手术时间长,但优良率高,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共178例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的6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患者围手术期通过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和随访等,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期的恢复情况均比较理想。结论对于接受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索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D—dimer,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degradationproduct,FDP)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和各自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行人工关节置换(totalhipartbroplastic,THA)的16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天进行血浆DD、FIB、FDP的检测;术前和术后第3、7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检测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形成。按照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DVT阳性组和DVT阴性组,分析DD、FIB、FDP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诊断价值和各自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术后32例患者发生DVT,占19.1%。在检测的3个指标中,DD、FD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分别为81.8%(P=0.002)和68.4%(P=0.009oFIB曲线下的面积仅为56.3%(P=0.31o结论DD和FDP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中有诊断意义。FIB对于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中的诊断意义较低。术后及时检测DD和FDP可以及时发现DVT,避免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vthromboembolism,PTE)的发生。

  • 标签: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诊断 低分子肝素
  • 简介:背景:高位脱位的臼发育不良患者的骨性和软组织畸形严重,常规的髋关节置换风险高,并发症多,而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的髋关节置换可以简化置换方法。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治疗高位脱位臼发育不良患者17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1月到2011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治疗臼发育不良的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获得至少2年以上随访,共21髋关节,对置换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改善以及髋关节部位影像学改变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患者平均随访(48.0±20.5)个月。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高于置换前(P〈0.05)。患者主要症状为双下肢不等长,下蹲后站起困难、下肢力量不足及下肢软组织紧张。1发生大转子骨折以钢爪固定;4置换中股骨距裂纹骨折以钢丝捆绑。1例患者置换后出现股神经损伤表现,获得部分恢复。所有患者无感染、脱位和假体松动出现。结果说明,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短缩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但仍需要一定的置换技术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其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转子下截骨 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脱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将我科自2009年~2013年对198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包括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位指导、病情观察、伤口引流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论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出院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术前进行有效的心里护理,生理评估,做好基础护理,术前应对技能训练,早期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做好术后常规护理,严格预防感染的各个环节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减轻术后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5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年龄57-77岁均为外伤性股骨颈骨折,经手术治疗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配合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可大大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前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解除病人髋部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是近年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髋关节、骨关节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康复护理的目的指导患者如何在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后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有计划的、系统的康复指导,使患者术后近期内效果良好,下地行走后术前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及活动明显改善。结果术后2周至3周出院,术后2周评定,按Harrisi评分标准,疼痛30至44分,跛行5至11分,活动度术前平均30º至140º,术后平均95º至215º。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有计划的、系统的术前康复指导及术后早期功能训练,不仅有效预防了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并分析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病人的护理形式。方法把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期间进行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70例病人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和研究。结果70例病人通过护士细心的护理,在住院期间都没有出现过肺部、泌尿道及切口的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70例病人全部顺利恢复,获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对进行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护理 康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