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进行围手术时期,采取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患者髋关节的恢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所治疗的86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个小组。每分别是43例患者,在护理时,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获得的优良率为97.7%,对照组为93.0%,同时患者髋关节活动能力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做到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髋关节活动能力,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应在临床护理时加以推广。

  • 标签: 髋关节 全髋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置换术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小切口人工置换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小切口人工置换术,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人工置换术,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并发症和手术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6周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置换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人工置换术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小,并能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微创小切口 常规切口 人工全髋置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完成时间,并观察患者术后一年中并发症情况以及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髋关节或者半髋关节置换疗法前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合理进行手术。

  • 标签: 全髋关节 半髋关节 置换 老年 股骨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通过置换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老年股骨头坏死实施置换术患者资料9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手术之前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疾病护理,手术之后观察患者病情发展,实施康复锻炼,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9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结论由于置换术手术方式比较复杂,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多,所以围手术期护理非常关键,属于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增强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全髋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生物型金属-聚乙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臼杯螺钉固定与镶嵌固定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本组收治的需行生物型金属-聚乙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经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入路,实验组安装人工臼杯时直接打压镶嵌固定,而对照组安装人工臼杯时打压后再钻孔拧入2至3枚螺钉固定。详细记录患者术后5年随访时人工关节稳定的情况,并通过对髋关节功能评分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术后人工髋关节恢复情况良好,人工髋关节中期稳定性良好,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生物型金属-聚乙稀人工髋关节置换进行安装人工臼杯时,直接打压镶嵌固定和普通打压后再钻孔拧入2至3枚螺钉对比,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均良好,中期稳定性良好,固定牢固;但直接打压镶嵌固定术式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较少,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半髋关节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髋关节术进行治疗,1年后回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更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颈不稳定型骨折的老年患者,41例行半髋关节,45例行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及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均匹配。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低于髋关节置换组,而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低于髋关节置换组。结论髋关节置的治疗效果优于半髋关节置,但对患者创伤较大,临床上应综合评估患者来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半髋关节置换 Harris 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终末期骨关节炎臼和Harris窝的解剖学特征,探讨复原Harris窝和确定臼中心的方法,以准确安装臼假体,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1年2月,对42例(48)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终末期骨关节炎施行人工置换术(THA),其中男6例6,女36例42。年龄27~62岁(平均45岁);术前拍摄标准骨盆平片确定Crowe分型,其中CroweⅠ型6,Ⅱ型11,Ⅲ型20,Ⅳ型11。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臼,观察臼和Harris窝的解剖学特征,清除覆盖于Harris窝表面的骨赘,复原出Harris窝和臼切迹,并以此为标志确定臼中心,磨削臼,安装臼假体。术后拍摄骨盆平片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评价旋转中心恢复效果。结果48例成人DDH臼呈浅杯形、浅盘形、贝壳形、三角形四种基本病理类型,Harris窝根据骨赘覆盖程度不同呈现出裂隙状、三角状、封闭状、浅平状四种病理类型;根据复原Harris窝及臼切迹,确定臼中心并安装臼假体,手术前后骨盆前后X线片对比髋关节旋转中心: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距离术前(37.8±5.2)mm,术后(13.7±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距离术前(41.6±6.3)mm,术后(24.4±4.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DDH终末期骨关节炎臼和Harris窝因脱位程度和骨赘增生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病理类型,清除覆盖于Harris窝表面的骨赘可以复原出Harris窝和臼切迹,以复原后的Harris窝和臼切迹为标志确定臼中心,安装臼假体,可以准确地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

  • 标签: 髋关节 髋脱位 先天性 髋臼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模式,并观察多模式镇痛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因股骨头缺血坏死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120例,按是否联合使用止痛药物分为两组单一止痛组及多模式止痛组。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术前、手术当天、术后第1、2、3、7、14天时的VAS评分,EQ-5D评分量表等来评价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78例患者(65%)接受术后多模式镇痛。疼痛VAS评分,多模式镇痛组在术后第14天要明显低于单一模式镇痛组(P<0.05);所有患者的EQ-5D的五个维度的评分在术后2周及3个月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方差分析)。术后2周时,日常活动能力、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抑郁在多模式镇痛组优于单一模式组;术后3个月时,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抑郁在多模式镇痛组优于单一模式组;EQ-VAS评分术后2周时,多模式镇痛组EQ-VAS评分优于单一模式组;术后3个月时,两组EQ-VAS评分无差别。结论围手术期多模式疼痛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有着较好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能较好的减少术后疼痛。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疼痛管理 多模式止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该院医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50例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治疗后使用Matta评分和Harri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前Harris评分结果显示平均为(46.1±1.5)分,术后为(86.5±1.6)分;治疗前后Matta功评分结果表明,经治疗后治愈程度较好,优良率为92.0%,相比治疗前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显示,在50例病例中,总有效率为90.0%,其中19例为痊愈,26例为有效,5例为无效。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愈率为会更有效果。

  • 标签: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关节成形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全麻喉罩置管在老年人置换手术中的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行老年人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丙泊酚气管插管组(A组)、丙泊酚喉罩组(B组)、依托咪酯气管插管组(C组)、依托咪酯喉罩组(D),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药物输注结束时(T1)、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2)、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3)4个时点的SBP、DBP、HR。记录停药至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或喉罩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A、B、C、D四组在T0时点各组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时点,A、B两组SBP、DBP、HR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C组和D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A、B两组SBP、DBP、HR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组SBP、DBP、HR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或P<0.01),D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A组和C组SBP、DBP、H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B组和D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D组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拔管(罩)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全麻喉罩置管应用于老年人置换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但清醒时间延长。

  • 标签: 依托咪酯 喉罩 全麻 全髋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置换术中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46例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在手术前分别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分析两组病患的麻醉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麻醉身体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为均小于对比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置换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其安全性较高,稳定性较强,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全髋置换术中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术后麻醉恢复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人工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髋关节置换术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功。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路微创与常规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采用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0.0±11.5),低于对照组的(130.4±1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疗效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不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毫不影响假肢体位与置换后早期功能活动的锻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前路微创 全髋关节 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