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术中微创后外侧小切口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全髋置换术中微创后外侧小切口的应用探析

陈善萍

陈善萍

(湖北襄阳市保康县中医院骨伤科441600)

【摘要】目的:探析全髋置换术中微创后外侧小切口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需全髋置换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全髋置换术。要求患者随访,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引流量等方面的差异。结论: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个月-20个月不等,平均11个月。治疗组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损伤小、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临床合理使用该术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临床效果;微创外科

外科治疗严重髋关节病变主要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它是恢复关节功能的有效术式。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是其主要适应症。随着微创理念被引入外科学中,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青睐,它具有损伤小、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1]。现结合笔者工作单位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需全髋置换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析全髋置换术中微创后外侧小切口应用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选用该术式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需全髋置换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47-65岁,平均(62.34±4.67)岁。其中16例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2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2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髋置换术。治疗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侧卧位。大粗隆顶点为切口的标记点,大转子近端占1/3,远端占2/3,逐层切开,钝性分离臀大肌与扩筋膜张肌时需沿臀大肌纤维方向,扩筋膜张肌和臀大肌分别被拉向前侧和后侧,在股骨附着处用电刀贴附于骨质将旋后肌群切断,暴露髋关节后侧关节囊,行“十”字形切开至髋臼边缘。用摆锯在小转子上方约1.0cm处切断股骨颈,随后用取头器或将股骨头碎成几块后取出。股骨颈骨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摆锯切断股骨颈或直接将头取出,股骨颈断端需要修整至合适长度。修整髋臼并用髋臼锉对髋臼负重面进行磨削,要彻底清除软骨面和骨皮质,直到磨削面均匀渗血为止。选用合适的人工髋臼假体植入髋臼,臼杯外展45°,前倾角15-25°,使用2枚螺钉固定髋臼假体与髋臼,复位髋关节,适当调整,使其稳定性、活动性和下肢长度都达到满意的效果后,植入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和股骨头假体。修复后方关节囊,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创口[2]。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临床记录的数据,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x±s表示计量资料,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个月-20个月不等,平均11个月。治疗组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指标的详细数据比较参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指标的数据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术后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d)

术后Harris评分

术后引流量(ml)

30

71.52±19.76

145.54±46.72

7.4±1.4

3.2±0.7

87.3±7.1

298±150

30

80.64±21.98

394.47±59.74

16.2±1.7

7.0±0.9

86.7±8.2

542±159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如下优点:(1)损伤小、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本研究中治疗组的切口长度为(7.4±1.4)cm,与对照组(16.2±1.7)cm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的切口小。在手术过程中仅对少量的局部软组织采取了剥离,使过度牵拉及损伤软组织的情况发生率得到降低[3]。需要全髋置换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老年人,这部分群体存在各身体器官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而且大部分患者合并器质性疾病,对手术的承受性差,如果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可诱发加重本身就有的疾病,不利于患者的治疗[4]。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2)关节功能恢复快。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快。(3)降低了疼痛,美化了切口。小切口的创疤小,疼苦小。(4)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能缩短住院时间,病人的经济负担得到减轻[5]。

参考文献

[1]何继斌,蒋萍.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比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2):142-145

[2]黄恪,梁晟伟.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1):199-200

[3]施伟业.全髋置换术中微创后外侧小切口的应用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03):199-203

[4]仇春涛,苏永宾,王宇春.外侧小切口微创全髋置换术疗效分析[J].中医正骨.2008,20(01):31-32

[5]刘国辉,杨述华,杜靖远等.微创小切口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08):634-635